Re: 請教ㄧ下寒流..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荒漠貓)時間16年前 (2008/02/04 11:08), 編輯推噓0(1116)
留言18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香港 16.1 : 湛江 15.8 (雷州半島北邊) : 海口 17.2 (已經是海南島北部) : : 至於上面所說的元江地區 一月平均溫16.8 (澧江鎮) : 西雙版納還要更低一點 : : 台灣方面呢? : : 列出南部地區一些氣候平均值 : : 台南 17.3 高雄 18.8 恆春 20.6 大武 20.1 台東 19.2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40.109.169.36 : 推 biostar:台灣真的是比同緯度的大部分地區要溫暖 ^_^ 02/04 10:33 大陸對華南(兩廣)、西南劃分是否歸屬於熱帶是有區別的。 這是因為華南地區可能會受到非常強大的寒流影響,可能產生比較低的極端低溫 制約熱帶經濟作物的種植 但對西南,則平均溫度要求低很多。 這是因為當地積溫雖然比較低,但"有效成分多" 雲南南部河谷地區不存在熱帶作物「死冬」現象,熱帶作物可以十分安全也十分旺盛的 生長 因此在那裡 可以種植橡膠、山竹、紅毛丹、可可等熱帶作物 (那裡一般只有輻射降溫) 寒流難以翻越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 (類型地形緣故使得四川盆地南部四季溫暖如春 也出產種類繁多的熱帶水果 荔枝龍眼有數千年的種植歷史 全世界最北面的芒果產地 也是世界十分罕見的無霜區 要知道,同緯度地方冬季可是冰天雪地 ) 那裡的全年 有效積溫也不如華南 主要原因是那裡夏季溫度也不高,而華南夏季溫度則十分高 台灣南部平均溫度比華南高,更比雲南南部河谷地區高 但還是存在比較低的「極端低溫」 所以不能很好地種植溫度需求很高的熱帶作物,也不能推廣 (極端低溫是制約熱帶作物生長的十分重要的因子) 這是劃分依據的不同 順便提提海南 海口位於海南島最北端 海南北部也會受到寒流影響 因此一月平均氣溫只有18度左右 但是海南中部橫亙一條五指山 使得海南整個南部最冷月均溫很高 多年平均23.1°C左右 所有熱帶作物都可以生長 那裡出產榴蓮、山竹等所有熱帶水果 東南亞油料作物油棕櫚產量也比較高 ※ 編輯: ahamin 來自: 218.94.9.58 (02/04 11:11) ※ 編輯: ahamin 來自: 218.94.9.58 (02/04 11:18)

02/04 12:41, , 1F
我想已經有些氣象統計資料就夠明白了
02/04 12:41, 1F

02/04 12:42, , 2F
至於作物, '經濟'作物的話, 又是另一種考量了
02/04 12:42, 2F

02/04 12:45, , 3F
至於大陸西南河谷,印度洋系統才是主角吧.....
02/04 12:45, 3F

02/04 12:57, , 4F
是的,西南河谷那裡屬於印度洋氣候區,但那裡溫差比較大
02/04 12:57, 4F

02/04 13:09, , 5F
拿廣東的雷州半島與西雙版納相比
02/04 13:09, 5F

02/04 13:10, , 6F
雷州半島橡膠、腰果等每個幾年都會受到寒害
02/04 13:10, 6F

02/04 13:10, , 7F
但西雙版納卻成為主產區
02/04 13:10, 7F

02/04 21:14, , 8F
對比大溫差本來就會較大 很正常 雷州半島的日均溫有多冷
02/04 21:14, 8F

02/04 21:16, , 9F
恐怕不是景洪可比擬
02/04 21:16, 9F

02/04 21:20, , 10F
景洪只有晨間瞬時歷史低溫,12月1.9度,1月2.7度,2月4.2度
02/04 21:20, 10F

02/04 21:21, , 11F
但大部分冬天最低溫几乎都在10度以上
02/04 21:21, 11F

02/04 21:26, , 12F
來看湛江, 2月2日整天只有攝氏5-8度
02/04 21:26, 12F

02/04 21:26, , 13F
1980年的2月上旬平均旬溫只有8.6度 能不寒害嗎?
02/04 21:26, 13F

02/06 12:16, , 14F
中國好 中國棒 中國呱呱叫 台灣都不好 都比不上
02/06 12:16, 14F

02/06 15:04, , 15F
請HCC大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辭 謝謝
02/06 15:04, 15F

02/07 22:21, , 16F
經查景洪在1973~1976,其中有2次低溫小於3度,40%橡膠葛屁
02/07 22:21, 16F

02/07 22:24, , 17F
不過湛江的歷史極端低溫還略高於景洪一點點
02/07 22:24, 17F

08/08 18:38, , 18F
08/08 18:38, 18F
文章代碼(AID): #17fe6-J2 (TY_Research)
文章代碼(AID): #17fe6-J2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