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 米塔哈吉貝11/25

看板TY_Research作者 (困難不應退)時間16年前 (2007/11/25 18:32), 編輯推噓32(3205)
留言37則, 2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目前的西北太平洋可真熱鬧 哈吉貝 米塔 94w 一字排開 如果說哈吉貝不這麼快減弱為TD 94w再發展快一點的話 或許有機會造成三颱鼎立的現象XD 而上一次十一月份有三颱鼎立必須往回推到1991年了 當年11/7在西北太平洋上有24 25 26號颱風(席斯 賽洛馬 佛恩)三颱鼎立 不過當時的三颱距離並沒有像現在這麼近 最強的席斯在關島西北方 而剛生成的佛恩在關島東方 另一個步入晚年的賽洛馬已經在越南沿海氣喘吁吁了 再往前推的話要到1968年有妮娜 婀拉 Mamie在11/22~24間三颱鼎立 不過已無衛星可看XD 三颱的相對位置分別在菲律賓南部 關島西方 以及東經160多度的低緯度 還是沒有這次距離這麼近 (當然前題是這次成功的話) 回到正題 米塔這位大小姐 終於在今天早上之後 逐漸要加速離開她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的"閨房" 往呂宋島前進了..Orz.. 正如卡特蘭大大早上所說 原本副高引導米塔昨天往西北的力量 因94w快速接近而再度破功 到今天北方冷高壓出海變性 加上深槽尚未到達的空檔 終於讓米塔再次獲得引導力量 往西北西到西北加速移動了 只可惜這個現象不會維持太久XD 在西風槽逐漸往東移出的狀況下 預估明天米塔到達呂宋島上空之後 速度將再次放慢下來 至於哈吉貝的部份 在米塔的裙擺下 和赤道高壓以及南支槽拉扯 加上附近海域發展條件不佳 已經從昨天開始哭哭... 從原本帥氣的模樣變成一個在死亡邊緣掙扎的狀況@@ 未來將會追隨米塔的裙襬往東移去 JTWC這次的預報也慘遭嚴重挫敗XD 不過由於米塔也將遭遇西風和冷空氣惡魔聯手摧殘 還有菲律賓陸地的破壞 應該不至於被吃掉才對 再回到米塔颱風 預估在登陸呂宋之後 速度再度放慢下來 估計明天午後到後天這段時間 將在呂宋北端到巴士海峽像遊魂一樣緩慢移動 並可能會慢慢被往東拖出去 至於會不會有海上警報? 目前看來可能在發布和不發布的邊緣 (按照氣象局自己預估的路徑) 不過或許會因為豪雨的威脅存在 而考慮讓氣象局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時間點應該就是今晚了 至於最需要注意的共伴環流狀況 這次是勢必會發生 但大家也不必太過緊張 因為不是每次共伴都會嚴重到讓北部東半部釀災 今天由於米塔先前的速度較預期為慢 外圍雲系進入台灣的時間也有所延遲 但首先發難的蘭陽地區依然已經下了最大100mm的雨量 這也讓蘇澳氣象站這個月雨量順利破千 此外迎東北風著名的幾個地點 包括基隆河中上游的雙溪 瑞芳和陽明山鞍部等地 也已經累積40~70mm之間的雨量 而花東和恆春半島今天下午過後也逐漸有雨勢了 不過北部平地今天白天天氣倒還不錯 然而北方冷鋒還並未真正南下 從衛星和天氣圖來判斷 目前冷暖空氣的交界已經到達黃河下游到江淮這一帶 冷鋒正式抵達台灣的時間應該是在今天深夜到明天清晨這段時間 當鋒面到達之後 也是米塔正式和北方冷空氣宣戰之時 因此北台灣平地的天氣在深夜到明天白天之間會陸續轉差 而雨勢真正明顯的時刻估計是明天白天到後天白天這段時間 尤其在陽明山區 基隆河中上游 北海岸 蘭陽地區和花蓮的部分山區 會有蠻大的累積雨量出現 因此氣象局在今天下午也發布了超大豪雨特報 至於在台東和恆春半島在颱風環流影響下 同樣會有豪雨到大豪雨出現的機會 西部苗栗以南地區受到地形屏障雨勢就小的多了 (屏東還會受到環流波及雨勢稍大一點) 但在強烈的氣壓梯度下 全省尤其在沿海的風勢可是會相當強勁 西部沿海 尤其是新竹到台南這段 在海峽地形作用下 會颳起蠻明顯的陣風 其中梧棲陣風可能達到12級以上 至於共伴到底會有多強呢? 目前就個人的猜測 由於米塔和冷鋒交手的地點可能是直接在台灣正南方 (呂宋島北端到巴士海峽南部) 根據過去共伴的經驗 這不是最危險的呂宋西北方近海(對西行共伴颱風而言) 也不是台灣東南方近海(對北上型颱風而言) 再加上米塔先撞上呂宋島陸地 隨後又遇上強冷空氣和西風拉扯 減弱程度或許會蠻快的 如此一來共伴雖然仍強 但可能還不至於嚴重到釀災(如幾個有名的歷史共伴颱)的程度 不過這只是猜測而已 還是提醒北部東半部的朋友多加留意 基本上若是今晚到明天白天米塔速度越快 並走到呂宋西北方近海 對上述地方威脅可能會越大 而若是路徑稍偏東一點 威脅也就可能減輕些 而在後天白天過後 預估西風槽將逐漸將這波鋒面往東帶走 雨勢也將逐漸緩和下來 不過94w若將米塔托住無法向東遠離 雨可能還有機會下到28日(但應已緩和許多) 再往後就是這些颱風幫助冷空氣大舉南下 溫度顯著下降了 CWB目前估計29日後的北部低溫在14度附近 提醒大家颱風過後要注意保暖囉 -- http://blog.webs-tv.net/weathertw 用天氣寫日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0.107.193 ※ 編輯: zonslan 來自: 203.70.107.193 (11/25 18:34)

11/25 18:40, , 1F
推 好文一篇
11/25 18:40, 1F

11/25 18:41, , 2F
11/25 18:41, 2F

11/25 19:15, , 3F
宜蘭南澳124mm 花蓮秀林83mm 台北雙溪 79mm
11/25 19:15, 3F

11/25 19:18, , 4F
推一個
11/25 19:18, 4F

11/25 19:20, , 5F
好詳細 推
11/25 19:20, 5F

11/25 19:23, , 6F
南澳大風大雨中~
11/25 19:23, 6F

11/25 19:31, , 7F
推推推~~~
11/25 19:31, 7F

11/25 19:31, , 8F
分享今天下午的彩虹,將近180度喔 http://0rz.tw/083mI
11/25 19:31, 8F

11/25 19:44, , 9F
11/25 19:44, 9F

11/25 19:44, , 10F
變成狂風暴雨了~orz
11/25 19:44, 10F

11/25 20:23, , 11F
推~~~台北還是斯文的小雨
11/25 20:23, 11F

11/25 20:24, , 12F
11/25 20:24, 12F

11/25 20:33, , 13F
我差點把三颱鼎立看成三立颱風XD
11/25 20:33, 13F

11/25 21:29, , 14F
11/25 21:29, 14F

11/25 21:36, , 15F
11/25 21:36, 15F

11/25 21:53, , 16F
台北21點陣風八級囉
11/25 21:53, 16F

11/25 21:57, , 17F
花蓮雨勢累積蠻快速的...XD
11/25 21:57, 17F

11/25 22:29, , 18F
花蓮都要被淹沒了 明天希望可以放假
11/25 22:29, 18F

11/25 22:29, , 19F
宜蘭南澳161.5mm 花蓮秀林156mm 台北雙溪103.5mm
11/25 22:29, 19F

11/25 22:30, , 20F
花蓮有後來居上的趨勢 台北要加點油了
11/25 22:30, 20F

11/25 22:34, , 21F
雖然這悠關P幣,但我寧願台北不要加油:P
11/25 22:34, 21F

11/25 22:36, , 22F
JTWC 12z的強度預測怎麼回事 ...Orz 2700Z達80kts.....
11/25 22:36, 22F

11/25 22:38, , 23F
有說到什麼因素會讓她稍稍增強嗎 剛看到也有點傻眼0.0
11/25 22:38, 23F

11/25 22:41, , 24F
哈吉貝強度調到40kts @@"
11/25 22:41, 24F

11/25 22:46, , 25F
根據CIMSS資料 米塔北方巴士海峽風切變減弱中
11/25 22:46, 25F

11/25 22:47, , 26F
衣服還沒乾啊
11/25 22:47, 26F

11/25 22:47, , 27F
最新一報路徑 僅從呂宋島東北方陸地擦過
11/25 22:47, 27F

11/25 22:53, , 28F
JTWC這次對這兩颱風預測還蠻.....
11/25 22:53, 28F

11/25 22:54, , 29F
Prognostic Reasoning 還是03z尚未更新 等等再看看
11/25 22:54, 29F

11/25 23:17, , 30F
我壓北北基 但是我不要P幣 我希望不要下了= =
11/25 23:17, 30F

11/25 23:24, , 31F
我這邊一整天都沒下雨= = (台北三重)
11/25 23:24, 31F

11/25 23:30, , 32F
論明天放假的可能性= =
11/25 23:30, 32F

11/25 23:35, , 33F
台北0%
11/25 23:35, 33F

11/25 23:42, , 34F
宜蘭5%
11/25 23:42, 34F

11/25 23:46, , 35F
乖乖睡覺 準備上班上課比較實在~
11/25 23:46, 35F

11/26 00:20, , 36F
蘇澳不只大雨,也達到強風標準
11/26 00:20, 36F

06/23 15:06, , 37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Now.to/1l1
06/23 15:06, 37F
文章代碼(AID): #17IKzGVA (TY_Research)
文章代碼(AID): #17IKzGVA (TY_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