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李家同:在倫敦發現南投的梅子醬?

看板TWproducts作者 (EllaElla)時間17年前 (2007/05/18 06:26), 編輯推噓2(2010)
留言12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8 (看更多)
(前文略) 所有上賣場的商品,都要上架費,通常是能負擔行銷成本廠商的產品的天下 (便利商店、超市、量飯店......都是) 不然,這些貨架上爲什麼要擺這些東西讓生產者、銷售者賺錢? 所以,換個角度想,臺灣自產自銷的農產品爲什麼很難上這些地方? 1.上架費 <= 農產品銷售利潤已不多,再加上這些費用,還不是都轉嫁給消費者       消費者看到的是產地價格200元 但是擺到台北市某賣場變成280元時還買不買? 2.銷售業績不佳 <= 賣場也會希望銷售"好賣"產品,賣得快、賺得多 如果不是時令蔬果(因為不能久放),最好讓廠商進貨的方法就是 自己打電話或是寫顧客意見單給賣場,明白告訴他們想要買到什麼產品 (有沒有用?有時候不錯用,因為我用過) 但是如果貨進來了,但是賣得不好,很快也會被下架 之前這個問題我就思考過了,現在的農民也慢慢出現了高素質農民 e化的時代,就用e化的方式來銷售並沒有不好(口號好像是:新農業運動?) (大家不是痛恨中間商賺走農產品爆利嗎?舉例:  產地一斤1元的香蕉,可是消費者在賣場上幾乎買不到一斤10元以下的香蕉  生產者賺不到錢,消費者被剝削,錢都掉到誰的口袋了?) 用網路銷售,獲利直接給農民,省去中間的層層剝削,轉嫁給消費者 所以現在有很多的網路銷售,除了網拍最為方便之外 另外還有農民自建或是農會整合行銷的網頁,既然是行銷難免要被附加行銷費用 不同於產品購買產地價格,最消費者享受便利之餘,負擔一點費用也算合理 (雖然有些農會做得不好,但是也有農會非常積極  除了給噓聲之外,也應該獲得一些掌聲) 參考 臺北縣農會真情食品館 http://www.ubox.org.tw/ 聯合農產品網路商城 http://www.efarm.org.tw/ (隨便抓幾個,其實還很多,請問一下google大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81.193 ※ 編輯: EllaElla 來自: 218.160.181.193 (05/18 06:27)

05/18 11:32, , 1F
也就是說花時間買錢 花錢則買的是時間
05/18 11:32, 1F

05/18 11:33, , 2F
雖然上網買比較便宜 但要時間等 如果家裡附近有農會就好囉
05/18 11:33, 2F

05/19 00:18, , 3F
上網買不會比較便宜,因為一開始就得付150元的生鮮宅配
05/19 00:18, 3F

05/19 00:19, , 4F
你要買到幾斤才能cover掉生鮮宅配的錢?
05/19 00:19, 4F

05/19 01:02, , 5F
如果說大中盤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那小額網購就是完全轉嫁
05/19 01:02, 5F

05/19 01:08, , 6F
從小額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大中盤的存在讓消費者省錢
05/19 01:08, 6F

05/19 01:37, , 7F
因為大盤的大量運輸會把運輸成本攤平掉
05/19 01:37, 7F

05/19 08:25, , 8F
以小額消費者消費來看,香蕉產地價1元,市場賣15元
05/19 08:25, 8F

05/19 08:26, , 9F
如果直接跟蕉農買1斤10元,100斤就免運費了,我再找其他
05/19 08:26, 9F

05/19 08:28, , 10F
人一起合買,蕉農直接收到現金,大家吃新鮮又便宜的香蕉
05/19 08:28, 10F

05/19 08:29, , 11F
所以現在階段是兩種銷售方式並存,懂門道的直接找生產者
05/19 08:29, 11F

05/19 08:29, , 12F
只求便利省時的消費者就近向附近商家、賣場購買
05/19 08:29, 12F
文章代碼(AID): #16JDQ1px (TWproduc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8 篇):
文章代碼(AID): #16JDQ1px (TW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