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迎」媽祖哪會變做「迓」媽祖?

看板TW-language作者 (MASARU)時間12年前 (2012/05/13 00:28), 編輯推噓19(19068)
留言87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goddora (念力魔人)》之銘言: : 我倒覺得寫"迓"反倒有助推廣台語 : 寫"迎媽祖"大多數人會直接用華語唸 : 就像路上的華語招牌 : 會有多人看到會用台語唸或思考呢? 其實文字跟語言的關係完全是看使用者的習慣 照字唸並非是唯一的方式。 比如說台灣人看到「T恤」 有多少台灣人會照字面唸ㄊㄧ ㄒㄩˋ? 有多少人會唸外來語ㄊㄧ ㄒㄩㄜˇ? 比如說日本人看到「TV」 有多少會照字面唸ti vi? 有多少會唸外來語the re bi? 比如說台灣人看到「卡娃依」 有多少人會照字面唸ㄎㄚˇ ㄨㄚˊ ㄧ? 有多少人會唸外來語ㄎㄚˇ ㄨㄚ ㄧˇ? 所以這是觀眾的判斷。 比如說看到發粿 一個只會普通話的人就會唸fa kuo 直覺這是台語的人就會唸huat kue 直覺這是客語的人就會唸fat pan 所以迎媽祖 有的人直覺用普通話唸當然會唸成ying ma tsu 有的人直覺這是台語當然會唸ngia ma tso。 所以不要認為所有的人看到漢字都會去唸普通話漢字音 我看到滷肉飯、肉羹麵都是唸loo bah peng、bah kenn mi。 : 曾經在路上看過一些用台語發音的招牌 : 往往會讓人會心一笑 : 反而會不自覺唸出台語 : 例如: 凍甲店 , 鐵頭店 , 呷飯ㄟ好所在... : 當然這些都不是所謂正確的台語漢字 : 但如果把這些店換成正確台語漢字 : 會不會反而變成用華語唸 : 或是一般人根本唸不出來呢? 當然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辭彙連台語使用者都唸不出來 但問題不是這些字不正確 而是人不認識這些正確的字。 如果有本字,何需創字? 面對台語文盲,我們要做的是教育還是遷就? 一如過去中國文盲多 中國政府把人民不識字的原因歸咎到漢字太難 於是就改造漢字,創造出一堆形聲字。 簡體字將「運」改成「运」 云唸yun,反倒軍唸chun 所以「运」比「運」更能讓使用者唸出正確的音,你認同嗎? 你認為應該要教育將「運」唸成chun的人 還是要遷就他們將運改成「运」比較合適? 文字不同於語言,變化速度沒有那麼快 但是基於教育理由我們必須要將文字標準化 比如說英語的Chicago 小朋友在學習文字的時候可能會認為應該唸做chikago 或是在不知道拼法的時候拼成shikago 那大人是否要糾正? 我們可能會說Chicago唸做shikago叫做約定俗成 但這個約定俗成可能是透過教育的標準化 進行糾正過後的結果。 而目前閩南語漢字因為沒有像普通話那樣進行標準化、訂正的動作 就變成誰說的都好,流行就是約定俗成 那火星文基本上都是被允許的。 當然把火星文當做是一種語言當然ok 但是幾於約定俗成把火星文當作中文的一部分是否ok? 而至於已經約定俗成的部分該不該列入標準化 比如說日常日語常常出現どーも這種表記(標準為どうも) 而且就發音來說,前述的表記更符合發音,但是沒有列入標準。 而將老母(lau bu)寫作老木老實說根本稱不上約定俗成 拿去給各年齡層的人看 基本上也只有我們這個世代或網路使用者知道這個是什麼 而且有人用老木有人用老目 只是使用者隨意拿同音字去假借 毫無標準可言。 至於像呷這種可以說是真正約定俗成的用法(台語使用者幾乎都通) 該不該標準化? 一如普通話中的一些錯誤用法或是造字標準化 我也認為可以,但標準化的決定權在於教育部。 法國要把ei改成oi也是政府的事 不把oi改成wa也是政府的決定; 日本要把おほ改成おお也是政府的事 不把おう改成おお也是政府的決定。 要正視標準化就不該輕率的看待正字問題。 : 推廣台語漢字 : 當然正字很重要 : 但偶爾適時貼近一些約定俗成的慣例 : 例如: 好呷 (這真是最棒的約定俗成台語文) : 只要不要太離譜的諧音字 : 反而有助於推廣 說到推廣,老實說這種方式效果太低了。 文字是為了記述語言而用的 也就是說台語文是用來表記台語。 本有其字的辭彙,有無必要為了迎合其他語言的發音來創新字? 舉個例子來說,美國人有無必要因為日本人發不出ti的音 而將team拼法改成cheam來推廣英語? 法國人有無必要因為美國人不了解法語字尾子音 而將paris拼法改成pari(pahi)來推廣法語? 西班牙人有無必要因為美國人將西語h唸出 而將Hernandez改成Ernandez(Ernandeth)來推廣西語? 那台語是否有必要因為非台語族群不知道食念chiah 而將食改成呷來推廣台語? 先姑且不論這種修改妥當與否 會有人因為這樣去學台語的嗎? 我們會因為日本人不將林志玲音讀唸做リンシレイ(rin shi rei) 而擬原音念做リンチーリン(rin chii rin)而去學習日語嗎? 還是比起一般的日語 馬自達的錯誤但不懂日語的台灣人也能看懂得日語具有推廣效果? 這種推廣效果非常有限 一如喜歡阿凡達的人很多,但為了阿凡達學英語的人有限 喜歡多拉A夢的人也很多,但為了多拉A夢學日語的人有限。 所以這種推廣法得到的效果是 大家不懂英語,但是知道Avatar是阿凡達 大家不懂日語,但是唸的出Doraemon。 而套用這個模式 所謂的推廣效果可能就是不懂台語的人可能知道呷飯是吃飯,唸得出ㄐㄧㄚˇ 但為了這個去學台語?個人認為可能性很低。 另外像假借普通話漢字音的例子效果更低 先不談推廣效果,光是要求發音正確就很難了。 不相信你拿老木給那些不會台語的人看 他們會唸lau mu還是lau bu? 不要說都是雙唇音很接近,這在台語中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音 本有其字,卻假借一個無法引導說話者發出正確音的字 更失去了假借的意義。 回到最初的「迓媽祖」話題。 看到「迓媽祖」會念ngia ma tso的人大多是懂台語的人 他們不需要台語的推廣,需要的是台語正字的推廣。 至於不會台語的人是否可以用「迓媽祖」等新字來推廣台語? 基本上別說迓,他們連媽祖都唸ma tsu非ma tso 迓媽祖他們可能會念ia ma tsu 凍甲他們可能唸tong chia 肉員他們可能唸rou yuan 米粉炒他們可能唸mi fen chhau 面對只會普通話漢字音的人 用這種方式怎麼推廣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26.60.147

05/13 03:19, , 1F
說出我的想法 推
05/13 03:19, 1F

05/13 04:01, , 2F
+1!
05/13 04:01, 2F

05/13 21:52, , 3F
日文明明有 Te+促音= ti 為何他們不這樣拼ti-mu
05/13 21:52, 3F
是te+小i啦。ティ。 但這是近代才用的。以前只有50音、濁音、拗音、促音。 所以以前的人不會念D,都念de 這也是idea為何不念aidia而念aidea的原因,因為以前的人不會念di 外國語傳入後才針對日語中原本沒有的音另創表記。 針對v創了ヴ行 針對ti、di創了ティ、デ 針對f創了ファ行 但有些表記創出後他們還是少用 或是念過去的音。 比如說雖然有了ヴ(vu) 但是他們還是習慣念ブ(bu) 像violin還是常用バイオリン(baiorin) native就算寫成ネーティブ(neetivu)還是會念成neetibu。 已經創了フォ(fo)的音 smart phone的縮寫非スマフォ(sumafo)還是スマホ(sumaho)。 而這些將ti念做chi的詞彙 有可能是進來的早 也有可能是習慣的延續。

05/14 03:04, , 4F
我猜是進入日語的時間 像是koohii也沒寫成koofii
05/14 03:04, 4F
這個又不太一樣。 日語的ハ(h)行經過很多次的發音變化。 在江戶之前他們是念接近f的音 當時的ハ、ヒ、フ、ヘ、ホ發音是現在的ファ、フィ、フ、フェ、フォ。 也就是說寫作現在寫作コーヒー(koohii)的咖啡 到江戶初期都念做koofii。 但是進入江戶後ハ行發音從f變成h 發音就變的跟外語差很遠了。

05/14 15:52, , 5F
05/14 15:52, 5F

05/15 00:52, , 6F
jason大說得我很同意。遷就是一種方法,但不見得是好方法。
05/15 00:52, 6F
遷就確實是個方法,但還沒聽過遷就非母語使用者的。 日語現在針對外國的漢字地名、名字 一改過去使用日語漢字音的習慣(NHK除外) 現在常用當地的拼音來表發示。 但這不是遷就。因為他們目的不是要外國人聽得懂他們的發音。 要說遷就,就如同日本政府為了要讓羅馬發音接近英語 把羅馬字改成英語拼法 nihon改成neahone manga改成monga kirin改成keylin karaoke改成karlar okay 但是他們不會做這種事 如同法國也不會遷就英語使用者把paris改pahi是一樣的。 反觀台灣,有多少遷就呢? 過去政府推過國語注音號第二式 但由於很多老師不會,家長不會 為了遷就這些人放棄推行了。 導致了什麼結果? 導致現在的台灣人100人可能有90人不知道自己名字的拼音。 導致有台灣人認為羅馬字只能發英語的發音 中文一定要用注音符號第一式(ㄅㄆㄇ)學才會標準。 之後台北市又為了遷就學中國漢語拼音的外國人(還是遷就中國?) 放棄自己沿用已久的威妥瑪式 導致了什麼結果? 導致台灣出現多種羅馬字 外國人除了學台灣的拼音外還要另外學中國的拼音。 導致不會漢語拼音的外國人看到Q、X、Zh、C可能會發出差很多的發音。 這些都是遷就,而且不是根據該語言使用者的遷就。

05/15 01:35, , 7F
迪斯多藍還好沒叫成 起司多藍XXD
05/15 01:35, 7F

05/17 12:59, , 8F
說得很仔細,很有耐心.那種外行"先知"現在我都懶得理 XD
05/17 12:59, 8F

05/17 13:01, , 9F
總之,所有行銷理論都講"核心成員".活動要人推廣,必要有
05/17 13:01, 9F

05/17 13:02, , 10F
核心成員的認同和參與.無視/困擾核心成員的主張,必敗.
05/17 13:02, 10F

05/17 13:04, , 11F
對台語/台語文核心成員來說,火星文對他們沒好處,不可行
05/17 13:04, 11F
如果說是以非母語者為對象的做法而做的改變其實ok 因為那不是遷就。 比如日本要把Totoro推入美國,把Totoro改成Totolo 其實這可行。 為何說不是遷就?因為改變後的Totolo已經是英語而非日語了。 如果要推「老木」這種辭也不是不行 但不該定義為台語。 就是說為了推廣英語 我們可以把final寫成fainol,這是可行的。 但是定義上final才是英語,fainol只是音標。 所以我們可以用「老木」當音標,但是為了推廣說他是台語 這就如同把fainol當英語是一樣的。 而且如果列入標準就好玩了。 詞目 木     部首:木 音讀 bu 釋義 母親。例:老木 lau bu 同音字 目 詞目 港     部首:水 音讀 kai 釋義 跨下。例:港邊 kai pinn 且這種方法連擬音也做不完全 連音摽等級都不到...

05/18 01:43, , 12F
有酸到 XD
05/18 01:43, 12F

05/18 01:43, , 13F
基本上贊成呷飯當食飯的人不會管這麼多
05/18 01:43, 13F

05/18 01:43, , 14F
他只在意用國語的發音拼寫台語順不順而已
05/18 01:43, 14F

05/18 01:44, , 15F
其實這類人只會國語 台語是娛樂用的 也只會簡單詞彙
05/18 01:44, 15F

05/18 01:46, , 16F
不過別太擔心 台語會在50年後進入消亡 怎麼寫不重要
05/18 01:46, 16F

05/18 01:46, , 17F
因為到時候已經沒什麼人會講了
05/18 01:46, 17F
50年後台語也還在啦 會消失的應該只有北部 中南部還是有人繼續講。

05/18 10:14, , 18F
樓上不對喔 我可是幾乎全台語溝通的環境喔
05/18 10:14, 18F

05/18 10:15, , 19F
從頭到尾沒人贊成同音字跟火星文啊
05/18 10:15, 19F

05/18 10:16, , 20F
而是若要在台灣推廣 還是得面對約定俗成的問題
05/18 10:16, 20F

05/18 10:17, , 21F
"呷"這個字算是很標準的台語限定了
05/18 10:17, 21F

05/18 10:20, , 22F
不過如果沒有考慮到推廣問題 另當別論
05/18 10:20, 22F
要提推廣OK,請問你說的推廣是要推廣什麼? 向不會台語的人推廣台語教育? 還是向會台語的人推廣台語文教育? 前者的話當然可以,但請別說那是台語文。 為了讓不會中文漢字音的日本人學會中文 所以我把「你好嗎」寫成「二葉馬」 就算他會念了「二葉馬」也該不該當中文來看。 後者的話,若是本有其字 為何需要另外創字來取代本字? 而約定俗成 你說約定俗成不過是認同大家錯誤,進而當做正確來用。 用呷不用食 用幹不用姦 用靠不用哭 用郎不用儂 上述都是約定俗成的用字 請問用了有推廣到啥嗎? 我自己主觀反倒覺得「食飯」「姦你娘」「哭爸」「少年儂」 比「呷飯」「幹你娘」「靠北」「少年郎」更帶有同濃的台語味。 (例中帶有髒話純粹為了舉例,並無冒犯之意)

05/18 14:39, , 23F
踹共: 踹-釋義-出來 共-釋義-說,講
05/18 14:39, 23F

05/18 14:40, , 24F
如果要推廣這種東西 那可是不勝枚舉 很精采的
05/18 14:40, 24F

05/18 14:41, , 25F
要把這些東西當"標準" 就太有趣了
05/18 14:41, 25F

05/18 15:21, , 26F
沒有說當標準喔 而是這種叫做約定俗成的用法
05/18 15:21, 26F

05/18 15:21, , 27F
就像粵語文字一樣 很多也是約定俗成的用法
05/18 15:21, 27F

05/18 15:21, , 28F
粵語本身也有標準字 當然也有所謂火星文跟最新的"潮文"
05/18 15:21, 28F

05/18 15:22, , 29F
但基本上約定俗成的用法也是能通
05/18 15:22, 29F

05/18 15:22, , 30F
講白一點 是要像香港那樣大家都會講會用比較重要
05/18 15:22, 30F

05/18 15:24, , 31F
還是繼續堅持使用標準字 (標準字如何在國語化的今天推廣?)
05/18 15:24, 31F

05/18 15:24, , 32F
總之見解不同 選擇跟結果自然會不同
05/18 15:24, 32F

05/18 15:25, , 33F
當然 我個人是覺得像香港這樣 我手寫我口比較好
05/18 15:25, 33F
還有 23 則推文
還有 14 段內文
05/21 17:07, , 57F
其它一般情況而言"歐巴桑"叫約定俗成 "甌八傷"叫做諧音字
05/21 17:07, 57F
真好笑... 一個來自外來詞彙不管哪個都是諧音字好嗎... 可以搞清楚定義再來教我嗎? 而且你確定你推的火星文讓不會念台語的人可以念出跟台語使用者一樣的o-pa-sang?

05/21 17:08, , 58F
約定俗成的字無時無刻都在生活中 無法排斥它們
05/21 17:08, 58F

05/21 17:08, , 59F
與其排斥反對 不如靠這些既有的詞彙推廣
05/21 17:08, 59F
怪了,上面又說火星文不用推廣正在進行中 這裡又說不如靠這些火星文推廣 你搞得我好亂阿...

05/21 20:12, , 60F
瓦嘎力共,瓦幾罵八豆腰,背去呷飯阿。
05/21 20:12, 60F

05/21 20:12, , 61F
這應該就是goddora想要的推廣法
05/21 20:12, 61F
糟糕,我看得懂,依照g大邏輯這一定是約定成俗 否則我應該會看不懂的說。

05/21 21:31, , 62F
樓上 不是耶
05/21 21:31, 62F
疑?這個大家都看得懂,網路上也很多人用 為什麼不是你大力推廣的台語文? 還是約定成俗要經過g大審核?

05/21 22:12, , 63F
goddora是相信有所謂民間力量在主導約定俗成的內涵
05/21 22:12, 63F

05/21 22:12, , 64F
既有的「約定俗成」就不要去動,用「既有」來推廣
05/21 22:12, 64F

05/21 22:14, , 65F
但這種看法完全無視根本可以有一個官方,正式的規範化
05/21 22:14, 65F
重點是現在的用法早就不是民間力量在動 而是媒體在動,民間接受。 所以牛阿、哥阿、姐阿、小三阿 根本不是民間創出來的。 要用這些東西老實說根本沒人管得著 本來就是看使用者爽就好 但請別拿來說是約定成俗,謝謝。

05/21 22:16, , 66F
以非「國語發音套字」去進展台語的書面化工程
05/21 22:16, 66F

05/21 22:17, , 67F
我們只剩下國語發音套字一途嗎?
05/21 22:17, 67F
如果因為跟口有關發音chiah寫作「呷」ok 因為跟走動有關發音ngia寫作「迓」ok 那我就寫作「イ瓦」 你就寫作「イ力」 他就寫作「イ一」 看就寫作「目夸」 講就寫作「言共」 超棒的,一瞬間就可以造出所有的台語文。 但是這個爛方法根本無法解決國語中沒有的入聲字尾問題 而且會讓台語跟漢字脫節得更嚴重...

05/21 22:18, , 68F
還有上台語歌字幕的工作人員來決定台語未來的書寫面貌?
05/21 22:18, 68F

05/21 22:19, , 69F
我們不該去告訴他們,用什麼字比較恰當?
05/21 22:19, 69F

05/21 22:20, , 70F
讓他隨便決定,然後再說這是約定俗成的過程?
05/21 22:20, 70F

05/21 22:22, , 71F
像全國電子風靡全國的「就甘心」運動,
05/21 22:22, 71F

05/21 22:23, , 72F
你看到了真的會很甘心?認為這個就是約定俗成
05/21 22:23, 72F

05/21 22:23, , 73F
用這個推廣剛剛好?
05/21 22:23, 73F
看到就可以發得出chiok有鬼,一堆人都念chiou 不過無論寫甘或寫感,不會台語的根本不知道字尾是-m就是了... 這種宣傳法的利處是讓人知道「就甘心」是很窩心之意思。 弊處是讓人以為chiok-kam-sim的漢字就是那樣 或是照念變成chiou-kan-hsin。 而實際上,上述的利處就算寫成「足感心」目的還是可以達成。

05/22 00:14, , 74F
擬音字不等於火星文,火星文常和發音相差太遠,這裡說的
05/22 00:14, 74F

05/22 00:15, , 75F
擬音字是指同語音系統的同音/諧音字,傳統歌仔冊也常用
05/22 00:15, 75F
我懂你的意思了。 同系統的話就是粵語我手寫我口 就是純粹的本無其字依聲託事而不是火星文。

05/22 11:33, , 76F
台語受影響常常聽到ng尾變n m尾變n 用國語音套字會有這種缺點
05/22 11:33, 76F
不要說台語,基本上現在的小孩沒幾個會唸ㄥ,全部唸ㄣ... 而普通話漢字音跟台語漢字音有太多不能對應的 用來表音失真度會過大。 ※ 編輯: jasonmasaru 來自: 180.26.60.147 (05/23 22:30)

05/23 23:45, , 77F
我剛好相反 正音之前只會念ㄥ或(安念成ㄚㄜㄥ 恩念ㄣㄥ)
05/23 23:45, 77F

05/23 23:45, , 78F
舌頭是不閉起來的
05/23 23:45, 78F

05/24 05:57, , 79F
粵語有標準字喔? 那你就不會看到有人在吵到底要寫成D
05/24 05:57, 79F

05/24 05:59, , 80F
還是啲還是尐(di "些"的意思) 或是吵要寫果還是嗰(go
05/24 05:59, 80F

05/24 05:59, , 81F
"那"的意思)
05/24 05:59, 81F

05/24 06:01, , 82F
粵語基本上用創字的還是很多的
05/24 06:01, 82F

05/24 06:01, , 83F
只是聲符是以粵語發音為準 非以國語發音
05/24 06:01, 83F

05/24 06:03, , 84F
基本上粵語圈的正式文字還是普通話文字,當地稱書面語
05/24 06:03, 84F

05/24 16:47, , 85F
粵語的「約定俗成」也造了一堆有其本字的怪字。
05/24 16:47, 85F

05/24 16:49, , 86F
睡覺:「目訓」 faan 本字 睏
05/24 16:49, 86F

05/24 16:51, , 87F
媳婦: "心抱" 本字 新婦
05/24 16:51, 87F
文章代碼(AID): #1Fhe_Bhr (TW-language)
文章代碼(AID): #1Fhe_Bhr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