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談所謂的「正統漢語」

看板TW-language作者 (麥飯石)時間17年前 (2007/05/28 22: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2 (看更多)
※ 引述《XXZDX (梧桐葉落時)》之銘言: : ※ 引述《nakadachi (學習希臘文)》之銘言: : : 唐朝音,乍聽之下,跟現代音比較起來, : : 會有唐朝音為唐朝漢人的語音,現代音為現代漢人的語音的想法,但真是這樣嗎? : : 如果是這樣,就繼續叫唐音吧。 : 文讀音本來就是由唐朝官話輸入臺語裡,比起複雜的白讀音來講,簡單許多, : 客語粵語諸多發音都跟「文讀音」極相似, : 你模仿我的語氣,所說出來的話的邏輯很奇怪, : 那日語裡的漢音、吳音,就保證絕對百分百是那時的漢語嗎? : 硬凹很無聊 : : 不管我是不是感同身受 都沒有什麼說服力 : : 我想大多數人都同意這點吧 : : 所以請單就文章而言 不要把問題轉到我身上來 : : 這種招式太老套 : 什麼招式?一樣的話要我重複幾遍? : 我舉例的漢語,在「中古音的保留上」,與華語相比較,就是比較「正統」! : 我很簡單就是這樣,語言的優劣我也沒提,我也沒說華語好聽還是難聽! : : 「直覺思維見長」是什麼意思 : 「竹」這個音,在臺語裡面,就像用手指頭去敲擊竹子說發出的聲音, : 老虎的「虎」,在臺語裡,就是老虎最普遍的吼叫聲, : 這兩個例子套在華語裡,是不是感覺就差很多? : 若以文字來比喻,就像是漢語的象形字,「直覺思維見長」, : 以這樣的脈絡來看,往前追想最初的漢字發音,相信是可以做到的。 : : 我倒覺得原始漢語是黏着語 上古漢語的助詞是它的殘跡 : : 講話還可以練肌肉 還是第一次聽說 : : 我怎麼看眷村的老人臉上都沒有什麼肉 : : 尤其是牙齒掉光的 : 你舉破病、消瘦的老人來硬凹,讓人好笑兼感到無聊罷了, : 「講話還可以練肌肉」? : 當然可以。 : 以日語來說,日語更容易用到兩頰的肌肉, : 話說臉頰健美操就是a、i、w、e、o, : 日本人無時無刻都在做, : 所以他跟其他長的較相似的黃種人來比,面頰肌肉的差別不小。 : : 那是只有台灣人會這樣 : : 那這樣說的話 閩南語的"什麼人"念成 shang 詞綴"仔"和前字的連音 : : 福州話複雜的連音和變韻 都離漢語原貌差太多了吧 : : 可是 你怎麼知道唐代漢語沒有這種現象 說不定只是沒有紀錄罷了 : 那如果以連音來相比較,差別是大或是小? : 至於「說不定只是沒有紀錄罷了」這種假設性的說法,也沒什麼好說的。 : : 那是你歷史沒讀好 : 哦?嗆我歷史沒讀好? : 呵,明清傑出人物比起唐宋要來的多? : : 請在google查"變文" "小說" : : 如果你不想查我就直接告訴你 比較像現代北方話 : 北方話是指?有包括華語? : 我沒查到你說的那篇文, : 請把內容轉po上來大家看看, : 看是那位語言研究者,或是什麼資料做什麼樣的研究? : : 因為我認為它是傳統遺留下來的糟泊而已 : : 而且 你的思路我不懂 「同源字的研究,其實就是語源的研究。這部書之所以不叫做《語源字典》, 而叫做《同源字典》,只是因為有時候某兩個字,哪個是源,哪個是流,很難斷定。」 「我們應該知道,古代的語音系統,由于歷史發展,讀音變化很大,不可能存在什麼 "古本韻"或"正韻"。我們應該從對轉的系統中,擬測古韻的音值。」 為何非得要使用「正統」此具價值判斷的詞語呢? 何況用 (i)國語、閩南語、客家語、粵語;(ii)繁體字、簡化字, 這些集合來比較誰才是「正統」也不是很理想的論述。 應該一個一個元素探討,且不用「正統」。 先整理出同源異源,再對同源作源流推論。 既然漢字是象形文字不如拼音文字有先天上研究的方便 那就土法煉鋼吧 反正漢字再上千上萬個字和詞,漢語再上十上百個方言和腔調, 就目前當下來講,應該是可以保證是有限集。 不過未來無盡期的來看可能會 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所以就把目前所有已有已知的漢字一一詳列出來,作同源研究。 把目前所有方言和相關語言已有已知的音韻組合一一詳列出來,作同源研究。 一個聲音系統 一個文字符號系統 雖分兩路進擊 但時可互相參照 待全搞定後 就能把全框架起來 大一統理論於焉而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114.213 ※ 編輯: MyFuns 來自: 61.216.114.213 (05/28 22:14)
文章代碼(AID): #16Mk6XyA (TW-langu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Mk6XyA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