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請益] 田調與歷史的佐證
共 3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mimicolin (我們要奮戰不懈)時間19年前 (2005/09/19 17:28),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大家好,. 第一次來這個版,. 看著看著心就慌了,連打字的雙手都在發抖. 本身念文化資產,論文是關於某聚落的研究. 這個聚落不大,在台灣地形圖中已有註記,. (聚落名稱來自一條水道). 最早的記載是在「鳳山縣采訪冊」中的短短幾行字. 找了許多地方,都是copy采訪冊的那段文字. 表哥是歷史老師. 他
(還有138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wahehe (Wahaha)時間19年前 (2005/09/19 17:44),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聚落研究若是從人文角度出發. 人從哪裡來應該是很重要的. 其次她們的食衣住行經濟活動. 這應該都有客觀的鼕鼕. 再從自然地裡的角度. 觀察聚落人文受到如何的制約. 這似乎可以應付一篇學期報告而有餘吧.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32.153.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inosen (小王子的冒險)時間19年前 (2005/09/19 17:51), 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基本上. 如果你講的是地名演變的問題的話. 我個人認為你一定要具備很強的台語能力,不然也要有基本的能力。. 因為早期的地名當中,很多是平埔族語,這些語彙基本上都被講所謂holo台語的漢移民. 根據原住民的音,而用以台語發音的漢字記載下來。. 而一些地契也是地名考證的線索。清朝的一些地方志記載其實就已
(還有315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