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查證國民黨統治初期的一些史實

看板TW-history作者 (萬變蛾)時間5年前 (2019/01/18 18:20), 5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是我做的 原文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juotung/posts/2552798998069208 原文很長,我盡量簡化了。 裡面的史料都有給出處,但因為史料的檔案名稱頗占字數,我從略了, 若有疑慮,可以自行看原文再次查證。 --------------- 《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一書中,提到一個說法, 認為:「大陸來台官員牽親引戚的『家族式政治』行徑,也令台人唾棄。」 該書同時舉了三個例證: 1.台北縣縣長上任時帶了二百多人, 因為要安插這批人就不管舊有人員究竟有沒有能力,隨便把許多人免職了; 2.農林處檢驗局將任職三十年的技術人員范錦堂免職,而任用局長的姨太太謝吟秋; 3.高雄工業專科學校劉某任校長,竟以目不識丁的岳父充任教員,引起全校學生反抗; 並稱:「凡此種種,都令台人感到啼笑皆非,厭惡已極。」 (資料來源: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頁80)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例子。 從該書前面關於台籍、日本籍、外省籍公教人員人數及比例的變化的說明, 即可知這根本是把真實的情況講反了。 事實是,各縣市政府一開始是不管舊有人員有沒有能力,絕大部分都直接留用了, 這是因為要維持政務的正常運作。 台北縣長陸桂祥上任是在1946年的2月16日, 地方縣市政府真正開始強制裁員是在7月份。 而且這個裁員是長官公署下令的,一來不是台北縣縣長的決策, 二來裁掉舊有人員後幾乎是同時又補了更多的新進台籍人員進來, 因此,裁掉舊有台籍人員的真正目的是在於容納新進的台籍人員。 第二個例子,所謂「農林處檢驗局將任職三十年的技術人員范錦堂免職」。 這件事確有其事,但真相卻不是農林處主動免他職,而是他自己跑掉的。 公署農林處令:檢驗局技士范錦堂因擅離職守,予以撤職查辦。 范的免職命令是發生在1946年的5月14日, 但謝吟秋早在一個月前的4月15日就已經擔任了檢驗局的技正。 從范擅離職守而遭免職的事實以及相關時間順序來看,范是否免職、謝是否任職, 這兩件事基本一點關係也沒有。 而且謝擔任的職位是技正(按:不是范的技士), 這個沒有一定的專業背景,根本沒有辦法在人事單位過關。 從資料上來看,謝吟秋是浙江大學畢業,曾任職江西農產物檢驗所,核薪核到280元, 這已經是當時薦任第六級的水準,沒有證件或資歷,根本核不了這麼高。 檢驗局長葉聲鐘則是中央大學畢業、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碩士, 有著作、發明數種,浙江大學農學院教授。 這表示他應該是謝吟秋的的老師、老長官。(按:可見應該不是姨太太) 以當時背景,她可說是那個年代極稀有的女性專業人士, 那些流言蜚語,極可能來自說三道四者對女性的歧視, 對於女性也能具備專業能力、在職場發光發熱這種事的不信任。 第三個例子: 「高雄工業專科學校劉某任校長,竟以目不識丁的岳父充任教員,引起全校學生反抗」。 這個事件,當事人姓劉沒錯,但並不是發生在高雄工業專科學校。 1946年當時根本還沒有「高雄工業專科學校」的存在。 事件的當事人,其實是「高雄商工專修學校」的校長劉憐海, 他是日本投降後、長官公署接收前,由日方任命的最後一任台籍校長。 學生抗議的當時,高雄市長是外省籍連謀。 換句話說,這整件事是台籍的看守校長任用私人、荒廢校務, 學生向外省籍的市長請求趕緊將學校接管。 顯然《派》一書提到此事時,並沒有發現這個劉某校長,居然會是台籍, 所以才會把這件事當作「外省人」牽親引戚、家族式政治的例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25.1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history/M.1547806815.A.813.html ※ 編輯: moslaa (140.112.125.137), 01/18/2019 18:24:03
文章代碼(AID): #1SGQXVWJ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