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各族民族服飾的議題

看板TW-history作者 (none)時間8年前 (2016/03/14 00: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9 (看更多)
※ 引述《LaurenceS (Laurence of Formosa)》之銘言: : ※ 引述《hoopps (none)》之銘言: : : 對我來講台灣漢人就只是台灣漢人,不必管他華夏不華夏 : : 就猶如英裔美國人不會想去恢復不列顛的傳統服裝一樣 : 華夏的血緣認同不是強調血統的純正 : 而是加減有這個血統、並且使用華夏文化,就可以認同 : (那是中華那不是華夏,中華是中原人自我意識膨脹 : 想當婆羅門而搞出來的"非中原皆蠻夷"的封建歧視思想) : 我所提出的是對於漢人血統有所認同的閩南語族群 : 的一種化解基於我國和中國的敵對 : 所帶來的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的衝突的可能性 : 不是所有人思想上都能很直接地把國家和文化分開 : 有外在的差異能夠幫助其瞭解這點 所謂文化就是社會生活習慣的總和而已 所以要建立文化主體性,當然是以在地社會為基準 這在事件各地都是一樣,只有華人是例外 好像只有源自中國的才叫文化,你在移居地發展的文化通通不算 也難怪會有拆本土古蹟、蓋中國土樓的事情發生 因為中國就是潮、中國來的文化才叫文化(攤手) 移民社會的文化確實不可避免會跟祖居地有關連,但更重要的是本身社會的積累 台灣文化的定義也就是台灣社會本身發展出來的文化 要了解這些文化的由來,一定要回歸歷史脈絡 因此要建構台灣文化主體性,熟讀台灣史是絕對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課 : : 我是覺得,如果真要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那當然是回到台灣歷史來講 : : 而且這個台灣歷史是以台灣為本位來解釋,也就是不管你講什麼,一律以台灣歷史為基準 : : 首先要講台灣漢人的傳統,你說要上接華夏傳統也不是不行,但是要看台灣歷史上有沒有這種傳統 : : 而史實告訴我們,在台灣漢人移民史中,你說的那種華夏傳統確實不存在阿 : 我承認漢服時代和漢人殖民台灣的時代中間有個斷層 : 但是我覺得現代這樣就是認同的問題了 承前述,真正的文化和傳統必定建立在歷史脈絡之上 歷史上明明沒有這個東西,你卻硬要把它生出來 那跟苗栗蓋土樓、呂秀蓮版台灣衫(註)是完全一樣的道理 : : 台灣其實蠻可悲的,文化部門相關官員很少歷史背景出來的 : : 所以對於歷史脈絡都不怎麼重視,只會重視門面好看(偏偏弄出來的門面還是很難看) : : 這種笑話才會一再重演 : 我覺得建立一套自己的族服衣冠有必要 歷史上沒有的東西不需要刻意去建立,民族性從來不是在於單一文化品項(ex:族服)的有無 而是在於你有沒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文化 而建構這種民族精神和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回頭翻歷史 君不見世界上任一先進國家無不重視自己的歷史,因為歷史就是文化的根源、是民族精神之所寄 熟讀台灣史、了解台灣的過去、社會結構、族群分佈等等,進而了解「什麼是台灣人」、「什麼是台灣文化」 進而建構起真正多元、彼此尊重、共榮互生的台灣民族 那種源自內在的精神力量帶給我們的自信和勇氣,會比任何形於外的漂亮族服來得有用 -- 註:「台灣衫」不是呂秀蓮發明的,她只是剛好誤打誤撞用到這個詞 建議你可以去翻日本時代一些文人的回憶錄,裡面都有提到「台灣衫」這個詞彙 如果懶得找也可以看看這篇論文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71728533965689590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1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history/M.1457885217.A.B31.html
文章代碼(AID): #1MvP0Xin (TW-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vP0Xin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