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與我媽談228

看板TW-history作者 (大俠梅花鹿)時間14年前 (2009/11/23 22:22), 編輯推噓3(305)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WonWonDog ( 汪汪狗)》之銘言: : 雖然這種文章應該在228才比較會出現XD|| : 不過今天不小心和老媽談了一下228,有一些感觸與過程拿來分享,還請版大指教。 : 228對我的學涯路程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尤其是引領我開始去看台灣的歷史書以及 : 台灣文學的作品,甚至,是讓真正我開始去深刻體驗台灣這片土地曾經發生的事與物。 : 國一讀到228這一段歷史的時候,其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觸,大概就是一場「民亂」或是 : 「官逼民反」的事件而已。直到高一228的時候,正值總統大選,228的議題紛紛擾擾, : 我開始注意到這個事件。當初其實有點反感,因為提到228感覺就是在撕裂族群、選戰操 : 弄。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開始讓我去尋找228的書籍,想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 尤其是看到中國時報的一個社論認為陳儀並非壞人,我腦中開始充滿著疑問與矛盾,想要 : 自己去掌握資料,尋找228的原因,課本所提供的太有限了,而現實的叫罵聲又過於厭人。 : 不知道大家對於228的概念多半是從何而來,由於我父親這一邊是金門人,所以沒有歷經 : 過日本時代(只有經歷過短暫的日據時期),母親這一邊則是歷經過日本時代的台灣人, : 加上阿公(母系這邊的)在我國中的時候就過世了,因此我能問的多半不多。加上政治敏 : 感的問題(父母都支持國民黨),所以也不敢多問。也因此我都在書店的台灣歷史的書架 : ,拼命翻書,只要有關228的我都看一看。 : 其實這樣翻相當痛苦,因為你兩派的說法都會看到,根本無法去判斷孰真孰假,我頂多只 : 能透過言語表達的激情性來判斷篩選,避免看到過於極端的資料。或許這種方法也是為了 : 避免傷害自己,尤其是如果真相真的如此嚇人與聳動時。 : 看了很多歷史書的最後,我放棄繼續看下去了。一方面是累了,一方面也是無法真正釐出 : 一條明路。有時候所謂的意識形態其實真的比較輕鬆,他直接幫你濾掉你不想看的,只看 : 你所相信的,這樣真的很輕鬆,你根本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受到任何衝撞與受傷。 : 高二我開始投向日本時代的歷史書籍,主要是歷史與論文集。另外還去買了悲情城市DVD來 : 看,不過好悶阿XD。高三考完大考在書店看到“成為日本人“這本論文書刊,開始覺得台 : 灣文學是一個更好的閱讀方向,因為去除了當代政治紛擾下詮釋的歧異,或許更能接近所 : 謂的真實。接下來開始去閱讀台灣文學,當時印象最深刻的亞細亞的孤兒,還在一個月內 : 看了兩遍。到了大學也去修台灣歷史以及台灣文學課程,不過畢竟不是本科系,大概三年 : 下來修了四門課而已,不過讀台灣文學真的很令人感動,雖然說是感動,其實是震撼與沈 : 痛。很多篇文章一看再看,內心的情緒很難壓抑,甚至眼眶泛紅,沈重的心情可以延續一 : 整個半天。尤其是日本時代到戰後這段時間,時局變動之大,而造化如此弄人。 : 實際上今天有這麼多感觸,是我在首次和我媽聊到228。 : 我媽其實並沒有從阿公那裡聽到太多228以及以前的事情,頂多是不小心聽到的。 : 我在和他說228前惡性膨脹的起因時(會談到此是因為我媽正在公民課程的備課),和他 : 聊到228之前為什麼舊台幣會惡性通膨。 二二八事件前的物價高漲不是因為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貨幣發行量過多導致購買力下降而物價相對上揚 二二八事件前的物價高漲是因為物資不足而導致 當時的貨幣並沒有過度發行 二二八事件後到台幣改制之前才是通貨膨脹 因為當時已經透過匯兌機制捲入中國的通貨膨脹當中 : 悲慨當時國民黨所作所為之餘,我問我媽有沒有從阿公那裡聽到228的起因,我媽說阿公曾 : 未和他說政治以及歷史的事情。我順便問我媽知不知道什麼狗去豬來、半山之類的名詞。 : 我媽有偷聽到這些名詞,只知道狗去豬來是罵國民黨,不過半山的意思到得出一個有趣的 : 答案。 : 我媽這樣回答:「半山喔,就形容人很低劣很可惡,有聽過阿公這樣罵人。」 半山指的是日治時期前往中國參加中日戰爭或是進入國民政府工作 並獲得一定政治位置 而在戰後回台的台灣人 貶抑性意義是後來衍伸的 因為的確有部分半山人士為謀自身利益而站在與民眾向對立的位置 但也不要忘記有如丘念台和李友邦這樣盡力為台灣的二二八受難者奔走 或者為台灣人發聲最後捲入政治漩渦而蒙難的半山人士 : 看來是我媽誤解這個詞了,不過這倒讓我想到陳芳明《父親的瞭望》那篇文章,也讓我感 : 有了深深的感慨。就是日本時代時的老一輩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認同,保持政治沈默,將 : 希望寄託下一代的孩子、子孫,希冀他們走出時代轉變之痛苦,而刻意遺忘自己所經歷過 : 的總總,卻沒想到他們的孩子與子孫卻又再一次經歷他們的痛苦。 : 台灣日本時代的文學,有些正呈現出台灣人極盡找尋未來的出口,在政治與認同發生劇烈 : 的糾結與矛盾,他們只能將希望放在下一代年輕人。在矛盾的戰敗與戰勝轉折之際,他們 : 以為他們終於走出出口,卻沒想到這不過是悲劇的重演,而非終結。 : 就如同李昂在《迷園》中這樣敘述: : 我過去總以為,甲午戰爭是台灣人的另一個開始、也是結束,始自那時刻,台灣人的命運 : 就已宿命的被決定。我的被抓與被關,同時台灣精英的被掃除殆盡,不過是另個延續台灣 : 人宿命悲劇的必然方式。 : 每一個台灣人都是生長在甲午戰爭的末年,都是受到甲午戰爭產生的餘波與宿命所決定。 : 高中的時候我以為現代政治的紛擾起因於228,之後開始不斷的往前推移去了解所有的歷史 : 都是連續而相互影響的。現在連在公車上經過的的古蹟,都能讓我遙想過往這塊土地發生 : 的總總,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生在的現代是如此的寶貴與得來不易。 : 當然,今天更令我感慨的是我無法從阿公那裡,親口聽到我的阿公所經歷過的轉折與痛苦 : ,無法為他紓解那個時代被迫沈默之傷口,以及無法承繼他的故事給我媽,以及我,還有 : 我的下一代。不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他曾經發生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148.47

11/24 00:20, , 1F
請教一下,所以"半山"指的是"半個唐山人"這樣的意思嗎?
11/24 00:20, 1F

11/24 00:44, , 2F
山的確是唐山 但半不只有一半的意思
11/24 00:44, 2F

11/24 00:45, , 3F
福佬話的「半」有點字面以外的意義
11/24 00:45, 3F

11/24 21:49, , 4F
福佬話? fu-lo話? hok-lo話? 但是台語是叫ho-lo話
11/24 21:49, 4F

11/24 21:51, , 5F
真的搞不懂福佬話這詞的寫法 這是它族群的意識形態嗎?
11/24 21:51, 5F

11/25 00:32, , 6F
謝謝說明 :)
11/25 00:32, 6F

12/11 20:10, , 7F
溫振華老師認為"河南兵"是湘軍"湖南兵"音轉 也是台人的誤植
12/11 20:10, 7F

12/11 20:11, , 8F
諸如此類的事情太多了 樓樓上就不必認真了~福佬河洛皆俗成語
12/11 20:11, 8F
文章代碼(AID): #1B2fgwm8 (TW-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3 篇):
文章代碼(AID): #1B2fgwm8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