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準備臺灣史的幾個問題

看板TW-history作者 (Eous )時間16年前 (2008/03/28 12: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xder (溫柔尚在,寂寞永生)》之銘言: : ※ 引述《davidrandy (需要搖滾吉他手嗎?)》之銘言: : : 最近在準備臺灣史,但有某些範圍的題目沒有研讀過 : : 網路上的資訊也有找過,但有些零碎,想在這裡請教 : : 希望能給我一些參考資料我能夠自己去翻查,或是大略的方向是如何 : : 1.臺灣農村漢人的聚落形態 : : 是以開墾,水圳的興築,還是因械鬥而造成省籍或同姓的聚集或移動? : : 2.政治權力和財富的角度闡釋臺灣清代農村社會的階層結構實態 : : 是否為行郊方面?但並非是農村了,還是跟租墾方式有關? : 我也在準備臺灣史XD : 可以參考東嘉生的臺灣經濟史概說 : 台灣農村社會的結構在此書有相當完整的研究 : 後來的學者幾乎都參考此書 : : 3.1888年人民武裝反政府 : : 有查到是客人和原住民的反抗,但資料滿少 : : 4.西元18,19世紀,臺灣從原住民處取得土地的方式和改變和其中原因 : : 是否為強取豪奪,或通婚購買交易轉成生熟蕃的地權? 關鍵字:施添福、柯志明、邵式柏,著作:柯志明的「番頭家」 另外中研院也有出一本臺灣地權討論的論文集(詳細書名我忘了) 下面有寫所謂土牛溝跟開墾方式,可參考施添福的著作與柯志明的番頭家 : 轉為生熟番權? 不太懂你的意思 : 不過你這個題目有一篇專論可以看 : 但是小弟我忘記名字了...你可以去搜尋土牛溝、土牛紅線 : 裡面有台灣移民開墾的方式研究,其中有寫到番墾區 : 另外 陳秋坤 也有一篇"有關清代台灣地權研究的幾個問題" : 也可以參考一下 : : 5.1950~1960政府的文化政策特色及對臺灣文學影響 : : 這個時期應該是反共,民族主義文學等等? : 是的 : : 6.1920年代新學藝的出現背景 : : 有查到簡單的資料,有新戲劇,新文學,新繪畫,新電影等,但也只限於這樣 : 可以參考 台灣省文獻會出的 台灣近代史 文化篇 : 請給我一些提示,謝謝你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82.12
文章代碼(AID): #17x7bUFW (TW-histo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x7bUFW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