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陳英泰先生的部落格

看板TW-history作者 (5714)時間17年前 (2007/05/24 10:1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boa ( )》之銘言: : 這是白色恐怖受難者陳英泰先生的部落格。 : 看過<白色封印>中的訪談, : 以及其著作的朋友, : 應該對這位長輩不陌生。 : 這個部落格是他持續寫作的地方, : 有機會大家不妨上來看看, : 裡面有許多當事人闡述的第一手資料。 : http://tw.myblog.yahoo.com/yingtaichen/ 感謝分享,另外補充一下 陳英泰去年還有出上下兩本"回憶,見證白色恐怖"(2006.唐山出版) 來討論他真實體驗過的白色恐怖。我自己曾經看過一些政治犯的口述史、回憶錄 陳英泰這本算的上是很特殊的一本。 這本並不容易看,最重要的原因是厚,這兩本六百頁可說是政治犯生活史+日記 從生活起居到國族認同都有談,如果閱讀前對政治犯、白色恐怖的脈絡沒有一些 了解,會覺得有些枯燥。但這也是這本書的優點,裡面對很多人事物都很清楚 的交代,如果有看過其他訪談、論述,這本書可以補起很多認知上的細節。 這本書我覺得最特別的地方是,陳英泰可說是一個積極研究國民黨的政治犯 相較於其他接受採訪的政治犯文字,陳英泰是少數能按點陳述相關議題的政治犯 如以下他就用五點來比表示他認為的白色恐怖受難者模式: 1. 二二八事件的延續,二二八事件中一直逃避逮捕的人。 2. 二二八事件前後發展出的地下組織的人。 3. 承接過去左傾運動、社會主義者與思想開明的人。 4. 被當局認為思想有問題或看不順眼的人。 5.國民黨軍隊裡面被認為有問題的人與中共派來策反所牽涉的人等。(該書頁18) 這種見解並不難見到,但是由政治犯來自我定義、自我討論就比較少見。 另外一個特點則在於陳英泰的討論態度相當冷靜,陳英泰也在本書談到為何他早期 不接受口述資料,是因為 "都是千篇一律地敘述與控訴政府當時對待我們的不人道與個人的離奇遭遇, 很少觸及國民黨罪惡的本質"(該書頁642) 直到他後來承認口述資料對政治犯的"平反"作用,也就是說口述資料的規模 是能幫助政治犯改善生活處境,他才接受採訪。(應該就是"白色封印"那本書) 從這點來看,陳英泰是用相當科學的方式拋棄了他的悲情。而一但他拋棄悲情 他積極出書、建置部落格、用各種管道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也幾乎可以想像到 一雙握著鐵欄杆半輩子後又慢吞吞敲著電腦鍵盤的手,這點是讓我相當感動的。 而什麼書千篇一律又談不到國民黨罪惡的本質呢?老實說,我覺得正是統派學者 所書寫的白色恐怖史,他們總愛談幾個50年代的"進步英雄",先塑造他們的人格 編織他們為台灣社會的熱情,再來就是他們心懷紅色祖國的消逝身影。 我並不反對任何人去重視這些當年的社會菁英,他們認同中共也是可以理解的心境 但讓我介意的是一批學者的研究態度,如果套用陳英泰的論點來說, 這批統派學者明顯的"很少觸及國民黨罪惡的本質",對他們而言, 國民黨就是一個輸給共產黨,又聽命於美國人的獨裁政權,如此一來,我們 台灣社會相當困擾的認同問題就被割成對立的兩方。而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 對他們而言,其實不是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挖掘認同共產黨的台灣人、修理不認同 共產黨的台灣人。所以對多數人而言,反不反國民黨是很重要的事情, 對他們而言,反美傾中才是中國人神聖的使命。 (當然獨派白色恐怖觀點就比較喜歡談國民黨,陳英泰也是獨派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把握不高,只是提出自己看法,所以就不直接點出哪些書籍 是哪些統派學者寫的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79.156 ※ 編輯: laziohead 來自: 220.131.79.156 (05/24 10:37) ※ 編輯: laziohead 來自: 220.131.79.156 (05/24 10:39)

05/24 23:09, , 1F
我覺得您的結論似乎下得太快?
05/24 23:09, 1F

05/25 10:07, , 2F
最後一兩段嘛?有機會我再補充完善,謝指教喔~
05/25 10:07, 2F
文章代碼(AID): #16LFPAO3 (TW-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6LFPAO3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