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嘉義為什麼是泛綠的局面?

看板TW-history作者 (recta sequi)時間18年前 (2005/11/14 00:5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首先必需要在意識型態上泛綠的可能範圍 才能從各種社會結構與歷史事實中 提出demographical(呃 這個中文叫什麼去了?)的解釋 過去曾經有一種說法 那就是所謂的黨外是所有非國民黨勢力的結合 但從現在這個時間點瞻前顧後 這種說法的可信度是值得懷疑的 畢竟當初費希平或陳映真甚至李敖等人 與黨外-泛綠基於共同目標而與國民黨的對抗有沒有群眾基礎是值得懷疑的 不過基於意識型態與現實政治的落差 倒著看也能看到一些東西 從黨外-泛綠支持者還有其分布長遠來看 其實與一個區域都會化的時間正相關 在日治時期由於糖業和早期加工業及交通的發展 在台灣中南部地區出現一串聚落 包括嘉義市或麻豆鎮或台南市等地區 我們姑且可以稱做"舊都市帶" 這種發展到日治中後期的高潮就是高雄市 相較之下在台灣中北部地區 農業和早期工業的資本集中除了今天的台北縣市和基隆市以外 相對較低 無論南北這些日治時期就成熟的都市成為了黨外-泛綠的基本票源 相反地在農村 特別在中北部工商業較落後的農村 則成為國府遷台以後各種工業成長的基地 這樣的對抗最明顯的就是新竹市舊城區和關東橋附近科學園區的政治對峙 不過討論到此就必須討論到省籍這項變因 從各種田野調查我們就可以歸納出 外省籍選民的政治選擇與地區無關 而與經社條件有關 與軍方淵源越深者越偏藍 但無論何種其波動在統計學上意義都不是很大 因此像台北市這種老都市 縱然提供了泛綠基本盤的經社基礎 也事實上提供了大量的選票 但在選舉結果上 顯現出來的卻是另一回事(不過僅就25%的老台北人分析 其偏綠程度應高於南部) 嘉義市的省籍對抗不若北市嚴重 又做為老都市的一員 泛綠支持者較多是很正常的 比較值得探討的是已經近到不該在歷史類版討論的嘉義縣 用一句話交代的話 就是隨著都市化程度提高與交通便捷 鄉村地區受都市更多影響 派系只是順勢而為 當然也有都市沒落被鄰近鄉村影響的反例 例如基隆(特別在1970年代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190.231

11/17 01:25, , 1F
推!不過如果可以加標點符號就一百分。
11/17 01:25, 1F

11/24 05:26, , 2F
恩,標點....
11/24 05:26, 2F
文章代碼(AID): #13Tt349P (TW-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3Tt349P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