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新黨簡史

看板TSU作者 (無)時間19年前 (2004/11/28 01: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 (看更多)
http://www.np.org.tw/article.asp?channelid=A4&serial=81&template=1&baseid=&click=  民國七十九年五月,政治新銳趙少康、郁慕明、陳癸淼等人,有感於國民黨高層黑金腐 敗及暗助台獨等現象,亟思改革,乃組成「新國民黨連線」。  民國八十一年底的立委選舉,「新國民黨連線」成員獲得了空前的勝利。  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十一日,「新國民黨連線」在追求黨內民主和改革不被接受下,於國 父紀念館舉辦「請問總統先生」問政說明會,吸引了爆滿的群眾支持,也奠定了連線成員 的改革決心和步伐。三月十四日,連線成員跨越濁水溪,在高雄中學舉辦問政說明會,遭 被煽動的民眾暴力鬧場,即為「三一四高雄暴力事件」,參與活動的連線成員在九死一生 中逃過劫難,至此對幸災樂禍的國民黨中央心態了然於胸,更認清了國民黨高層和民進黨 間曖昧和相互為用的關係。  八月十日,「新國民黨連線」成員延續中山先生的創黨理念及眾人的期盼下,由趙少康 、郁慕明、王建宣、陳癸淼、李慶華、李勝峰、周荃等七人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新黨,八 月二十二日,正式成立「新黨全國競選暨發展委員會」,會中除通過新黨黨章外,並票選 由趙少康擔任首任全委會召集人。  新黨成立後,隨即面臨八十二年底的縣市長選舉,當時提名李勝峰參選台北縣長、謝啟 大參選新竹市長。十一月二十四日,許歷農在選前第三天,宣布退出國民黨加入新黨,震 撼了政壇,新黨因此士氣大振。選舉結果-計新黨在台北縣得到二十一萬五千多票,得票 率為 16.3%,在新竹市得到一萬五千多票,得票率為10.1%,二者佔全省得票數3.1%,若 加上結盟的四縣市,計獲得四十一萬六千多票,佔得票率 5.54%,超過百分之五的政黨 比 例門檻,對甫成立三個月的政黨來說雖不算贏,也不算輸。  民國八十三年一月二十九日,縣市議員和鄉鎮市長選舉,新黨分別拿下八席縣市議員。 七月十三日,郁慕明出任第二任召集人。八月份正式提名趙少康參選台北市長、湯阿根參 選高雄市長、省長參選人為朱高正,副省長搭檔人選為姚立明。  台北市長選戰在「保衛中華民國」的訴求及民眾關心的公共議題中,聲勢高漲,而趙少 康「建立新秩序」的文宣訴求,也為選戰刮起了旋風。九月二十五日,在高雄勞工公園舉 行市長選舉造勢說明會,卻遭民進黨支持者鬧場,發生嚴重肢體衝突,多人掛彩受傷,新 黨「南進」再度遭到暴力攔阻,此為「九二五事件」。十月二十二日,王建宣出任第三任 全委會召集人。十一月十一日,發表由小軒作詞、譚健常作曲、民歌手李建復主唱的新黨 之歌「大地一聲雷」,凝聚了支持者的心,更為當時選情加溫不少。  十二月三日,省市長及省市議員選舉結束,台北市在棄黃保陳效應下,趙少康以四十二 萬餘票飲恨敗北,但在母雞帶小雞的策略奏效下,台北市議員提名十四席,當選十一席, 使台北市議會呈現「三黨不過半」新局面;高雄市議員與省議員方面,則分別當選二席。 十二月二十八日,成立四年的中華社民黨走入歷史,創黨主席朱高正宣布該黨已完成歷史 性階段任務,正式註銷社民黨登記,與新黨合併。  民國八十四年三月十四日,修改黨章,確定立委與公職掛帥,全委會「以民意為基礎, 以立委為核心」的領導架構。三月二十九日台北新家開幕。四月二十二日黨部遷至光復南 路。七月二十日「新黨之音」開播,為新黨開闢了獨立的發聲管道。八月二十二日黨慶大 會上,立法委員陳癸淼接任第四任召集人。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六日,總統候選人王建宣 率團訪美宣揚新黨理念,所到之處都掀起一股新黨旋風,美國最大中文報「世界日報」以 社論宣告:「新黨儼然已是海外第一大黨」。年底立委選戰大獲全勝,拿下二十一席,得 票率12.95%,站穩第三大政黨地位。  民國八十五年,新黨和民進黨立委聯手「二月政改」後,一連串大和解、喝咖啡動作, 讓國民黨措手不及,展現新黨關鍵少數的力量。三月,第三屆國代選舉創出佳績,新黨首 度出戰拿下四十六席,得票率為13.67%。四月成立「廉政勤政委員會」,王建宣擔任首任 召集人。八月二十日,通過黨章修正案「召集人任期一年,連選得連任一次」。陳癸淼獲 得連任,郁慕明接任秘書長。新黨人數突破七萬一千人。九月十四日,全委會下設政策研 究、財務、勞工、婦女、青少年、國際事務、弱勢團體、原住民等八個委員會,負責研擬 政策、法案研究、與各社會團體聯繫。  九月二十一日,由於日本右派份子在釣魚台蓋燈塔,新黨基於「捍衛中華民國、愛鄉護 土」之大義,舉行保釣護漁大遊行,金介壽議員並冒死登上釣魚台。十二月二十七日,新 黨國發會代表團認為國、民兩黨勾結,背離改革道路,宣佈退出國發會,並發表「真正的 改革,新黨絕不缺席」聲明。  民國八十六年二月,立委朱高正連續召開記者會攻擊全委會,移送廉勤會後於三月註銷 黨籍,但已對新黨造成莫大傷害。七月二日國大修憲,新黨國代在理性抗爭時遭兩黨國代 夾擊,多位國代受傷掛彩。七月十八日,新黨國大為了不替國、民兩黨利益交換的修憲結 果背書,沒有參加三讀即集體退出,並發表聲明抗議修憲結果。八月二十一日,周陽山當 選第六任召集人,王建宣留任秘書長。十月二十日,周荃宣佈退出新黨並參選台北縣長, 對楊泰順構成嚴重打擊。十一月二十九日縣市長選舉結果,提名七個縣市全部頓挫,得票 率降為 1%。  民國八十七年一月三日,五位創黨元老在王建宣家舉行「披薩會」後,趙少康重返輔選 的行列。一月二十四日,縣市議員及鄉鎮市長開票結果,僅當選十席縣市議員,新黨再次 重挫,周陽山認為敗選原因歸於:投票率低、賄選嚴重、地方估計席次有落差、選民對所 提新人認識不夠。一月二十六日通過黨章修正案,在全委會下設十一人組成之常務委員 會,處理本黨經常事宜。春節期間,李慶華、馮滬祥及部份公職前往中國大陸訪問,並與 中共高層接觸,中共也承諾讓李慶華等人將「台商保護法施行細則」帶回研究。二月二十 二日「十人小組」提出「一中兩國」主張,但這主張與新黨一貫立場似有不合。  二月二十七日趙少康連續三天舉行記者會,提出台灣應堅持「一個中國,不搞台獨,不 加入聯合國」的主張,應儘速召開黨代表大會,並舉行開放式初選來提名立委,明確表示 將扮演新黨第二線發動機。三月八日王建宣辭秘書長一職。三月十八日成立大陸事務委員 會,陳癸淼被票選為委員會召集人。三月二十一日,全委會決議聘請趙少康為「選舉總督 導」,並接受趙少康所提「開放式初選」的計劃。同日決議領取政黨補助金。  四月十八日,通過修正黨章第二十五條「未經本黨推薦,逕行參與公職人員選舉之黨 員,註銷其黨籍,且兩年內不得再入黨。」五月九日,全委會正式提名王建宣參選台北市 長,同時通過由趙少康擔任競選總幹事、郁慕明出任秘書長,並由創黨立委分掌輔選兵 符。八月一日,規劃已久的立委、北高市議員提名開放式初選正式起跑,全省各大縣市投 票所呈現的熱烈人潮,新黨人氣有重新凝聚的趨勢。八月三日陳癸淼當選全委會第七任召 集人。十二月五日,三合一選舉開票結果,市長選舉僅獲得2.91% 的選票,當選十一席 立 委、九席台北市議員及一席高雄市議員;立委得票率只有7.06% ,遭遇創黨以來最大的 挫 敗。  民國八十八年二月,因三合一選舉失利,召集人陳癸淼請辭,由馮定國委員代理召集人 一職。三月一日,李慶華出任第八任全委會召集人。三月二十日,全委會通過江炳倫為廉 勤會新任召集人。七月二十二日,反對李總統兩國論,向中共武力犯台說不,舉辦「和平 反戰大遊行」。八月二十九日,全體公職人員大會通過徵召李敖,代表新黨參選二千年總 統大選。  九月二日,為表達國人對國代延任自肥的強烈不滿,前往中山樓發起「守夜返延任」活 動。九月十一日,臨時全委會決議通過,本黨國大及立委於延任期間不得支領任何費用。 九月二十三日,連夜運送救災物資前往中部「九二一大地震」災區,並於次日租用直昇機 前往災區救援。十月十七日,為流離失所的災民興建「新希望村」貨櫃屋正式落成。十月 三十一日,由民意代表、學者專家、災區代表組成「唐山、阪神重建防震考察團」,前往 中國大陸及日本考察震災救援與災後重建;考察報告輯印成書,作為政府施政與公職人員 問政參考。  民國八十九年一月二十日,臨時全委會正式通過由馮滬祥委員出任副總統候選人。在輔 選活動中,全省共舉辦了十五場演講會,掀起李敖旋風,致力於宣揚新黨反對台獨、主張 統一、反對黑金的理念並作為小市民的代言人。三月十七日,總統大選前一天,李慶華辭 召集人,並放棄黨籍支持宋楚瑜。當天晚上舉行臨時全委會,選出郝龍斌為第九任全委會 召集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50.85
文章代碼(AID): #11gBmS2T (TS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1gBmS2T (T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