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中國人所不知道的李登輝(6之6)

看板TSU作者 (良牙)時間19年前 (2004/10/12 01:2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從李登輝和李光耀看中國民主前景——中國人所不瞭解的李登輝(6之6) 曹長青 西方民主制度是在基督文明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在西方 以外的國家,尤其是在儒家文化影響下的亞洲國家,不靠基督文明,是否有可能 自發地走向民主體制?以南韓和台灣的例子來看,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說,基 督文明的引進,對儒家文化國家走向民主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但這絕不是說要等國民都成基督徒了,國家才可能走向民主化;而是在從獨裁到 民主的轉變過程中,如果國家最高領導人是基督徒的話,將起到決定性的推動作 用。而在民主體制建成以後,領導人是不是基督徒,都得把民主的路走下去。 例如,亞洲受中國儒家文化影響較大的是日本、南韓、台灣和新加坡。日本是由 於戰敗,被美國強迫實行民主制度,不是自身演變成民主國家的,所以日本不能 說明問題。新加坡至今還是威權國家。這四個國家中,只有南韓和台灣,是在沒 有外來勢力干預的情況下,自己完成了從獨裁走向民主的過程。而帶領南韓走向 民主的金泳三、金大中和帶領台灣走向民主的李登輝,都是虔誠的基督徒。這個 現象絕對不是偶然的。為什麼? ●認普世價值才會走民主之路 首先,民主制度是一個普世的價值。基督教強調普世的愛,認同普世主義、普世 價值。而反對民主制度的獨裁者們,首先是反對普世價值。中國今天的獨裁者們 一直用「中國特殊國情論」反對在中國實行民主制度,這自不必多言;新加坡的 獨裁者李光耀強調的「亞洲價值論」也是人所共知的。(提出「亞洲價值觀」的 還有馬來西亞獨裁者馬哈蒂爾等) 讓我們來看看李登輝。他在《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中說,「亞洲確實有價值, 但這個價值應該放在人的上面,其中沒有白人、黃人、黑人的區別,只要是人, 都需要自由民主。中國人受到封建的影響,容易用民族主義、國家主義來促成一 個概念,李光耀的亞洲價值多少與此有關。他叫了很多中國人、儒教專家到新加 坡製作教科書,在我看來那是害死孩子。走出了新加坡,他的亞洲價值被接受的 程度不高,在亞洲的其他地區,人民的要求不是那樣的。」 在他的幾部著作中,李登輝強調的都是「普世價值」,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而否 定那些「東方文化特殊性」、「亞洲和世界的不同」等觀點。這種對普世價值的 認同,是他能走民主道路的最根本原因。 ●基督信仰推動政治民主 讓我們再來看看南韓。軍事獨裁者朴正熙也是強調東方文化特殊論,認為西式民 主不適合韓國國情,他認為韓國想把美式民主移植過去,「就如同一個嬰兒沒有 經過妊娠期,就發育成熟地生出來了」,是根本不現實的想法。 而把南韓從獨裁推向民主制度的金泳三和金大中,不僅完全否定朴正熙的「韓國 特殊論」,也根本不理睬李光耀的「亞洲價值」。他們都非常親美、親西方,並 把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權等概念推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在整個八十年代,他們 極力向韓國民眾推銷西方的民主自由理念,使得這些具有普世價值的概念在韓國 深入人心。而在九十年代,他們先後當選為韓國總統後,則更進一步推廣美式的 民主道路。 金泳三和金大中這兩個虔誠的基督徒,在作為政治異見者從事民主運動時,曾被 獨裁政府軟禁並絕食抗議,在這些過程中,他們都是靠著向上帝禱告而堅持了下 去。金大中表示﹕「基督教為這個國家的現代化和民主進程提供了精神上的指導 。」他甚至認為﹕「沒有基督信仰,韓國永遠不會實現民主。」 當然,基督徒佔人口比例並不決定該國是否能完成從獨裁到民主的轉變,關鍵是 起決定性作用的最高領導人是不是基督徒。以台灣為例,基督徒只佔人口的3% 左右,而佛教徒(包括佛家和道家)佔了75%以上。但就因為最高領導人李登輝 是基督徒,所以完成了這個過程。相比之下,新加坡基督徒佔其人口比例遠比台 灣高,約15%,但就因為最高領導人李光耀不是,所以至今仍獨裁統治。(我沒 有查到李光耀是否是基督徒的資料,是從他曾鎮壓基督教的行為推斷。李光耀在 1992年元月曾因亞洲基督教協會抨擊政府,而將其總會辦公室關閉。) 韓國的情形有所不同,二戰後基督教迅速發展,目前人口49%是基督徒,基督教 成為第一大教。美國最右派的報紙《華盛頓時報》就是一個韓國基督徒投資創辦 的。但即使如此,如果金泳三和金大中不是基督徒的話,恐怕就無法走到今天這 一步。和台灣長老教會堅決支持彭明敏、李登輝的情形類似,金泳三、金大中等 反對派人士在和獨裁政府抗爭的過程中,得到了南韓最著名的大主教和牧師們的 堅定支持。 ●李光耀的民族主義和李登輝的民主主義 上述事實證明,認同普世價值的基督徒最高領導人是決定台灣和南韓走向民主的 關鍵。而所有獨裁者的口徑都驚人地一致,那就是強調國情特殊論,文化特殊論 。換句話說,凡是強調國情和文化特殊性的,全都無一例外地堅持獨裁路線。或 者說,國情和文化,是他們要堅持獨裁、拒絕民主時,唯一可以打出的牌子。李 光耀、朴正熙和馬哈蒂爾等亞洲國家獨裁者所強調的「亞洲價值論」「民族主義 」,和江澤民、胡錦濤強調「中國的特殊國情」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所以他們一 直死守獨裁政權。 而李登輝卻在另一個軌道上,他說﹕「我堅信,民主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 ,也是人類共用的價值標準,不因地域、文化、傳統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李登輝和李光耀曾是很熟識的朋友,但後來由於理念相悖而分道揚鑣。《文明的 沖突》作者、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指出,「李光耀所談的民族主義,他死後就會 消失;但是李登輝所說的民主主義,他若過世,台灣的民主主義還是會存在。」 基督信仰在從獨裁走向民主的過程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在前蘇聯和東歐共產主 義國家同樣得到證明。東歐最早推翻共產統治的波蘭,在二戰前和今天都是歐洲 國家中基督信仰比例最高的;出生於波蘭的羅馬教皇保羅二世,和美國里根總統 聯手通過教會推翻共產黨的事實,也是人所共知的。 另一個更有意思、更值得引起非常重視的情形是,在美國最近出版的《上帝和里 根總統》一書中透露,在戈爾巴喬夫1986年當上蘇共總書記之後,曾多次提到上 帝;這導致里根相信,這個共產黨人是個秘密基督徒。里根在1988年跟戈氏進行 了高峰會談之後,興奮地對助手表示,「他相信更高的權威。」於是里根確信蘇 聯的政局會從戈爾巴喬夫開始發生變化。 一個無法不令人悲哀,但又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在從獨裁國家走向民主的過程中 ,最高領導人的確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對中國可能尤其如此。李登輝對這一 點在《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一書中也明確指出,「中國的文化,獨裁 的政權中,如果只是老百姓反對,政府還是有辦法打壓到底,唯有領導者改變他 的思想才能夠民主化,這一點非常重要。」「在中國社會裡面,只有領導人—— 我們不要說他們是獨裁者——本身思想改變——才有可能改變。這是我的結論。 ……如果領導人沒有這種頭腦,根本就沒有辦法談民主化。」 所以,無論是從儒教文化影響的獨裁國家,還是從歐洲前共產國家的例子,都起 碼可以推出這樣兩個結論﹕第一,獨裁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作為,是決定該國走民 主或獨裁之路的最關鍵因素之一;第二,雖然信上帝的領導人不一定都會走民主 的道路(例如,蔣介石和宋美齡都是基督徒),但能帶領人民從獨裁轉型到民主 這一步的,大概必定得是上帝的信徒。這就如同,私有制不一定都成功,但成功 的一定是私有制。 以這些事實推導出的上述觀點看來,中國要發生從獨裁到民主的「質」的變化, 看來還路途遙遠,因為在堅信無神論的共產黨內,產生真正的基督徒恐怕很困難 ;而基督徒能獲得起決定性作用的最高領導人位置,則更難上加難。 (全文完) (原載《開放》2004年8月號) 2004-09-14 http://www.caochangqing.com (轉載請指明出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5.252.27

140.112.64.187 10/12, , 1F
可惜結論敗掉了
140.112.64.187 10/12, 1F
文章代碼(AID): #11Qi9lW_ (TSU)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1Qi9lW_ (T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