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題目] Longman 4/e p301~303

看板TOEIC作者 (Firefighter)時間14年前 (2010/05/29 17:5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tupacshkur (coalwood boy)》之銘言: : 書名:Longman : 版本:4/e : 頁數:p.301 第118題 : 題目: : I'm really surprised that Alvin's sister graphic design company : ,which has only been in business for a year, ____ the government : contract. : (A) get : (B) gotten : (C) got : (D) had gotten : 疑問:為甚麼是C而不是D? : D不是也代表已經取得了嗎? 囧a ※觀念一 分析句子文法前 需將同位語[,...,]或是形容詞子句[who/which...]蓋住 因為蓋住並不會對整句"文法"句構造成影響 雖中文"意義"可能有一點不同 但方便分析 ex: John (who is tall) is my friend. →括弧就是形容詞子句 就算蓋住 文法仍正確 如上所述 以及去掉非緊要的辭彙 [sister...] 因此原句可以簡化為 →I'm really surprised that Alvin's company got contract. ※觀念二 英文不像中文單純直接加上「先」、「後」就可以直接表達兩件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 ex: 先煎*後殺 英文語法有時候不僅要加上 [before] 或 [after] 就連動詞時態也要跟著改 可是英文雖有表達先後順序的介係詞 但不是每句英文都用 就如同原po這句英文就沒有出現。 可是我們要如何知道 究竟哪件事情先發生and後發生? 這就要看文法了! 下面我畫一個時間軸 藉以簡單表達文法跟時間的對應關係 [had played] (has played) [played] [am playing] [will play] [ play ] -----|-------------|-----------|-----------|-------------------------|------ 甲 乙 丙 丁 戊 ~~~~~~~~~~~~~~ 過去 ~~~~~~~~~~ ~ 現在 ~ ~ 未來 ~ 如果要表達比乙動作(或事情)還要早發生的動作 則要使用甲 ex: If John had not told you the truth, you would have killed me. →如果約翰沒'先'告訴你事實,你可能早把我碎屍萬段。 如果要表達比丁還要早發生的動作 則要使用丙 ex: I know that John told you the truth last night. →我知道約翰昨晚已經'先'跟你坦白。 如果要表達比丙還要早發生的動作 則要使用甲 (若沒有甲就選乙..這裡比較討厭) ex: John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 before I got home yesterday. →昨天在我回來'前',約翰已經寫好功課了。 總而言之 這定律就是往前推一格就是了 從上面得到的句子來看 →I'm really surprised that Alvin's company got contract. BE動詞 [am] 往前推一格就是使用 [過去式] 截至目前為止我還是覺得這圖解法蠻好記的 不過是我自己亂畫 對別人來說好用嗎? 這我就不知道了 XD : p.302 第118題 : 題目: : ______ the press secretary's illness and the fact that a terrible : flu is going around, today's meeting's canceled. : (A) So that : (B) Because : (C) Because of : (D) While : 疑問:為甚麼是C而不是B? : Because + 句子,Because of + 名詞子句,所以所以不是應該是B嗎? : 後面接那麼一大串欸... 囧. : 感謝<(_ 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36.66.68 ※ 編輯: dunkjames 來自: 114.136.66.68 (05/29 18:07)

05/29 21:02, , 1F
好用心的解說~~推!!
05/29 21:02, 1F

11/21 23:40, , 2F
大推呀~~解釋得好清楚!!謝謝~~
11/21 23:40, 2F
文章代碼(AID): #1C0EDm2y (TOE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0EDm2y (TOE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