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綠芽盃心得

看板TG_DEBATE作者 (Serovia御殘)時間13年前 (2011/03/12 20:0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學姐們好 我是102級 郭庭瑋 這次補上的是綠芽盃心得 不足的部分還望學姐給些指導 = = = = = 綠芽盃 下學期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盃賽 不同的是,從來沒有一個辯題令我如此的...傻眼。 「我國中小學教科書應採統一版本」 看到這個辯題,我的第一個想法是...沒有想法。 沒有想法,是的,沒有任何想法。 當然,接下來的審題、拋散點、整理出架構、和佐證資料的配置也一樣不少, 但,光是在散點以及架構的部分就令人傷透了腦筋。 在學校的討論幾乎可以說是沒有進度,大家的脾氣也一天比一天焦躁。 對不起了 一起討論的大家 在討論過程中我常常反駁的太快,有時候明明一個論點生出來需要的時間很長,卻每每在第一步就被否決掉,然後,自己也跟著亦發焦躁,卻沒能生出新的或可用的論點,真的很不應該。 還有,這次的比賽,我看的資料從一開始到最後,都不夠。 對資料的不熟悉會變成場上的失誤,而真的,我準備的,太少太少。 總之,討論的過程是無限的衝突和泥淖,我們不斷在初步不成立以及沒有根屬性之間打轉著,氣氛緊繃到了極點。 但是,該來的,總要來。 星期三,我們有一場練習賽,和一中,我們持反。 去的時候是緊張,非常非常緊張,因為我們的架構不夠穩,噢不,甚至,我不知道該如何陳述我們架構...... 比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混亂,非常非常混亂,對方打的讓我們驚愕,措手不及, 最後,無限的混亂過去,裁判講評令我恍然大悟。原來,這辯題還有這麼多面向;原來,我們的準備,遠遠不夠。 又一次體認到自己對於辯論的了解,是多麼的粗淺,就像拼命地探身進門想瞧瞧究竟有些什麼,卻忘了雙腳都還站在門外。 這是一件多令人沮喪的事,但奇怪的是,沮喪過後留下的只有鬥志,那種「絕不能放棄,我還想學到更多。」的想法深深的、深深的刻在腦中。 而後,歷時三天的討論過去,我們,要上場了。 我們的賽程是先正後反,我仍舊打反方。 (有時候會想自己正方打得這麼生疏是不是因為缺乏練習的關係,從開始到現在十幾場下來,我唯二打的兩場正方都淒慘無比~~嘖。) 不同的是,這一場,卻變成我到目前為止的辯論生涯中,準備的最充分的一場比賽。 資料、架構、論點、質詢組、申論稿......,這些要件在我們的反覆練習及修改中從青澀到成熟、從懵懵懂懂到了然於胸,這是個奇妙的過程。相對於菁英盃的焦急與匆忙,這次,一切都慢了下來。 但,我相信我們做好了準備。 早上,我們反覆表述論點,架構一便又一便的畫,同時,為即將上場的正方祈禱。 下午,回到休息室的正方帶著隱忍莫名的表情,告訴我們:好好打,拜託了。 嗯,我們會的。其實我們已經知道,不必自責,不怪你們,這就是辯論,這就是一場比賽。 下午三點半,我們對竹女。 就算在事前做了多少準備,一上場,最無法控制的,仍是當下。 比賽中的大腦總是超速思考,每一次上台都是對神經的重擊,每一次交鋒與交鋒之間反覆提醒著應注意的、應迴避的、應強調的......比賽的時間總是過去得太快,一眨眼,鈴響了。 我們拿到了三張評分單,欣喜自是不在話下,我們做到了。 評審的講評卻也點出了我們很多不足的部分,論點的碰撞,申論時如何配置時間、迴避問題或反擊的技巧、當對方攻擊時又該如何拿出資料、還有嚴重的,資料的運用不當和不足...... 每一次比賽,就會發現自己還有好多好多需要改進,就會發現自己還離踏入辯論的大門好遙遠,可是 可是每一次又覺得自己離那道門更近一步,然後不斷的,不停的在這道路上奔跑著。 噢然後,我要深切的用力的懺悔。 不只是對不起學姐,這是乃至於辯論這回事甚至是對不起自己。 那樣的態度,很不應該。 原來,我這麼輕易的,放棄了。 原來,我對於機會的態度、對於下一場還有可能(雖然希望渺茫)打到比賽的反應,竟是這樣的輕忽怠慢和放鬆。 這不是一個辯士該有的態度,不,這不是一個著迷、熱切於辯論的人該有的態度。 辛苦了,齊儀學姐,還有對不起。 拖著病懨懨的身體來看我們,我們卻讓你看到那樣的態度。 還有所有來看我們和關心我們的學長姐,真得非常感謝你們。 經過一場又一場比賽,對於辯論的熱愛竟是一天天蔓延開來,這次的綠芽盃,學到最多的是關於打比賽的態度。 若說菁英盃讓我學到了和隊友相處的方式,在綠芽盃,我學到的是對待一場比賽的態度。 這次,在綠芽盃,雖然教訓是血淋淋的,但,獲益良多。 (......現在看來通篇都是懺悔......學姐們辛苦了......) 27屆學妹 郭庭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1.153.118

03/12 23:18, , 1F
未看先推。
03/12 23:18, 1F

03/15 12:11, , 2F
我也是在綠芽盃才學到很多事的,恭喜你在盃賽中有成長囉~
03/15 12:11, 2F
文章代碼(AID): #1DUs80ok (TG_DEBATE)
文章代碼(AID): #1DUs80ok (TG_DEB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