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本土語言觀

看板T-I-R作者 (reverie of cavalry)時間20年前 (2004/05/06 19:53),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以前泛綠本土語言研究者有兩派, 一派是主張”恢復中古唐宋優雅中原語音”,抵抗北京胡語.. 台灣獨立保存推廣古語,對抗廣泛使用胡語的中國 另一派是主張”本土”語言就是本土,不用強調中原正統 本來以為民進黨執政,前者應該可以出頭.. 像是楊青矗就發言批藍,但是他似乎也沒因此被安插什麼要職.. ”中文系”以往被”國語”霸佔,現在有”台文系”, 但是”閩客語以及古漢語研究”仍然被當作”聲韻訓詁”一類的”小學”, 至少在國高中基礎教育裡面被忽略..可歎.. 順帶一提,當初”北京話”成為”國語”本身就帶來很多問題 只能說,當年廣州話輸北京話一票,從此南方古語失去被全中國廣泛學習的機會 粵語有九個聲調,上聲也分陰陽,入聲分為陰陽中三種,聲調保留最完整.. 除了濁聲母清化比閩南語多以外,有頗多古語特徵.. 就使用面來說,當初海外人士用粵語也比北京語多.. 以前古漢語用”反切法”,結果用北京話切出了一堆於古於今都不合的語音... 例如,”鳥”在中古是”都要切”,那麼應該是跟在國語應該跟”調”同音.. 但是在客家話是相同的發音 中古”定澄”聲母同,”透徹”聲母同,用台語念就對了.. 另外還有大量形聲字韻母雜亂,有些是上古遺留,中古或以後亂掉的.. 例如:愎復,筆律,搏傅,工江,院完,獨蜀濁,借惜錯醋,汙于,失佚,犀遲,    敵適,馴川,脫兌悅說... 用閩粵語可恢復一些,不過有些還原沒什麼線索.. 國語就使用一堆”破音字”來模仿古代反切應該有的發音.. 像是”於”姓念成”烏”,月”黑”念成”嚇”以符合入聲陌韻.. 都是一些畫蛇添足的規定,不如直接用台語客語發音來得好.. 國高中基礎教育應該對特定課文使用閩客語教學才是.. -- 魚防水,無法呼吸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62.219 ※ 編輯: Geigemachen 來自: 61.230.62.219 (05/06 12:02)

推 140.113.23.101 05/06, , 1F
國語沒有投票這事 使用北方話早為共識
推 140.113.23.101 05/06, 1F

推 140.113.23.101 05/06, , 2F
爭議只在南(下江)北(北京)音之用
推 140.113.23.101 05/06, 2F

61.230.63.158 05/18, , 3F
你認為沒有"粵語也來參一腳"?國中課本有
61.230.63.158 05/18, 3F
文章代碼(AID): #10cYSWSk (T-I-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0cYSWSk (T-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