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M6S、M550選購推薦

看板Storage_Zone作者 (重出江湖)時間9年前 (2014/10/28 22:52), 9年前編輯推噓9(9017)
留言26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請問各位 小弟最近要買電腦了 系統碟打算換SSD 256G 這也是第一次嘗試使用SSD(現在的硬碟還是筆電IDE的5400轉…) 我看了一些資料後選出M6S、M550 請問如果我的用途是寫程式、玩遊戲為主 那麼我用M6S跟M550差別會很大嗎? 因為我看比較資料M550在寫入贏過M6S 另外我也有看了一下M6P M6P最吸引人的大概是PlexTurbo技術 不過寫入速度還是侷限在SSD本身 不過像我的應用來說選那一款就夠了呢? 該如何判斷自己適合哪個? 或是有其他256G價錢大概在五千左右的可以推薦呢?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172.23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Storage_Zone/M.1414507960.A.9D7.html

10/28 23:25, , 1F
你的用途應該都感覺不太出兩顆的差別
10/28 23:25, 1F

10/29 07:14, , 2F
那請問那些用途才感覺的出兩者的差別呢?
10/29 07:14, 2F

10/29 09:19, , 3F
別買Plextor,售後服務很差.
10/29 09:19, 3F

10/29 09:36, , 4F
MX100,3000內
10/29 09:36, 4F

10/29 12:39, , 5F
大量讀取的...跑程式吃cpu跟記憶體
10/29 12:39, 5F

10/29 14:33, , 6F
MX100就好了
10/29 14:33, 6F

10/29 14:35, , 7F
一般使用者,從HDD換SSD就飛天了,不太需要在意那些
10/29 14:35, 7F

10/29 14:36, , 8F
數據,因為使用上感覺不出來,只要挑品牌保固就好
10/29 14:36, 8F

10/29 15:10, , 9F
感謝各位意見,所以目前這價位都是三年保固嗎?
10/29 15:10, 9F

10/29 15:25, , 10F
三年保固要看有沒有收錢這樣,有些第二年開始要收
10/29 15:25, 10F

10/29 17:39, , 11F
反骨派 想推Vector150
10/29 17:39, 11F

10/29 19:32, , 12F
不買intel 520 240GB嗎? 5年保固,而且3500元有找耶
10/29 19:32, 12F
關於Intel我有個疑問 為什麼我看到的文章有推Intel的都是因為保固才推 而不是因為效能或C/P值才推 但是看原價屋520 240GB 讀550MB 寫520MB 照這規格應該完敗M6S 256G的讀520寫420 MX100 256G的讀550寫330 但在價錢上卻差不多 請問這其中的差異在哪裡呢? 謝謝 ※ 編輯: aoksc (118.169.172.233), 10/29/2014 20:25:39

10/29 20:27, , 13F
你是想問Intel為什麼可以這麼便宜?
10/29 20:27, 13F

10/29 20:28, , 14F
因為他想在眾多品牌占據市場的狀況下殺出一條路
10/29 20:28, 14F

10/29 20:28, , 15F
所以拼命以低價策略搶市場占有率啊
10/29 20:28, 15F

10/29 20:28, , 16F
通常一個品牌用沒問題,不會找自己麻煩當白老鼠
10/29 20:28, 16F

10/29 20:29, , 17F
所以只要現在能以低價搶攻HDD換SSD的新鮮使用者
10/29 20:29, 17F

10/29 20:29, , 18F
之後幾年的產品線自然就有忠實客戶
10/29 20:29, 18F
其實我更想知道的是 為啥大家都是保固推Intel 效能或C/P值推其它家 如果Intel讀寫真的那麼強 那應該大家只會推Intel沒有其它 所以其中緣由到底是? ※ 編輯: aoksc (118.169.172.233), 10/29/2014 20:34:25

10/29 20:58, , 19F
原由就是 你那隻眼睛看到intel讀寫強了?
10/29 20:58, 19F

10/29 21:08, , 20F
所以產品上面寫的讀寫數據就僅供參考而已?
10/29 21:08, 20F

10/29 21:51, , 21F
intel SSD用的Sandforce晶片表示出來的數據是在最大
10/29 21:51, 21F

10/29 21:51, , 22F
壓縮下的數據,實際上資料很少是可最大壓縮的。
10/29 21:51, 22F

10/29 21:52, , 23F
標的是理論最大值,但是實際用一般檔案測試就有差
10/29 21:52, 23F

10/29 21:53, , 24F
所以買回來都各種嘗試看能不能跑到他的數字,不能跑
10/29 21:53, 24F

10/29 21:53, , 25F
到就環境改東改西,改到終於接近了,賺到了(X
10/29 21:53, 25F

11/01 15:57, , 26F
推ARC100
11/01 15:57, 26F
文章代碼(AID): #1KJwsudN (Storage_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