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 Intel SSD 520 120G效能衰退 及Intel SSD

看板Storage_Zone作者 (糟糕)時間12年前 (2012/05/15 22:51), 編輯推噓4(4018)
留言22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測試] Intel SSD 520 120G效能衰退 及Intel SSD Toolbox優化效能 圖文並茂好讀版 http://www.xfastes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518&extra= 目前提到固態硬碟,除了價錢和效能是大家主要最關心的部分外,壽命以及效能衰退也是 個一定會提及的部分。壽命部分的問題肇因於固態硬碟中儲存資料的部分是採用抹寫數次 有限的快閃記憶體所致;而在效能衰退的部分,則是因為當所有的儲存空間都已經被寫入 過後,要再進行新的寫入時,需要先把舊的資料先抹除,但資料的抹除不能單獨對一個最 小的儲存單位(page,通常是4KB)進行,而必須對含該最小儲存單位的較大區塊(block, 通常是512KB)來進行處理。所以在進行抹除時,必須先將該block上面其他的資料先轉移 到暫存記憶體(使用Marvell控制器者)或是快閃記憶體(使用SandForce控制器者)上,之後 再進行抹除與寫入,所以寫入效能會比最初使用時差。請參考以下示意圖: -----示意圖分隔線----- 新的SSD進行寫入 直接對欲寫入的區塊進行“寫入” 所有的區塊都已經寫入過資料的SSD寫入 將欲寫入page的block上面其他資料進行“讀取”→將這些資料“寫入”至暫存或是快閃 記憶體→“抹除”欲寫入的block→將原本寫入至暫存或是快閃記憶體“讀出”→…→將 資料(包含新資料)“寫回”快閃記憶體上 -----示意圖分隔線----- 雖說對於所有的區塊都已經寫入過資料的SSD在寫入資料的中後段步驟不甚清楚,但已經 可以看到整體上比新的SSD進行寫入多了至少四個步驟以上,更別說讀取與寫入的大小絕 對是大於直接寫入的檔案大小。因此,隨著長時間的使用,固態硬碟內的資料的分布情形 愈加複雜,會使得寫入效能的衰退更加明顯。 這次測試的主題,主要是以Intel SSD 520 120GB搭配Intel原廠所提供的SSD工具軟體 -Intel® 固態硬碟機工具列(Intel SSD Toolbox),來觀察SSD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的效能 衰減,以及在使用工具軟體後,能將效能已經衰退的SSD回復到何種地步? 測試方法: 先將win7系統灌至此顆SSD上,並在安裝好相關測試軟體後跑測試,得到的為測試結果A; 接下來陸續安裝其他應用程式至該SSD上,再跑一次相同的測試軟體,得到測試結果B;過 了五天後,在跑同樣的測試一次,得到測試結果C;在得到C之後,安裝Intel® 固態硬碟 機工具列(Intel SSD Toolbox),並進行相關優化之後重新開機,執行測試,得到測試結 果D。 SSD資訊 SSD:Intel SSD 520 120GB 控制器:SF-2281 NAND Flash:25nm製程,同步MLC顆粒 介面:SATA 6Gb/s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 2400 MB: ASROCK H61M/U3S3 (外掛SATA3控制器:asmedia ASM1061) RAM: Kingstone DDR3-1333 4G*2 VGA: Galaxy 9800GT 512MB GDDR3 節能加強(第一次測試)→VGA: MSI N560GTX-Ti HAWK 1GB GDDR5(剩下三次測試) SSD: Intel SSD 520 120GB(接於非原生SATA3介面上) HDD: HITACHI 500G+1T OS: WIN7 ENTERPRISE SP1 PSU: Toughpower XT 575W 80+ BRONZE CASE : LIAN LI PC-A04N 測試軟體: HD Tune Pro 4.50 CrystalDiskMark3_0_1c-en ATTO Disk Benchmark v2.46(由“丹楓(虫二電氣診所)”大大繁體化) AS SSD Benchmark v1.6.4237.30508(由“丹楓(虫二電氣診所)”大大繁體化) SSD優化軟體 Intel SSD Toolbox - v3.0.3 ***文末附有部分由測試數據所製成的圖表 ***以下截圖由左到右分別代表A至D的測試結果 SSD狀態 由上到下分別代表A至D的測試結果 http://tinyurl.com/76x9xkc CrystalDiskMark3_0_1c-en 上下分別為以0x00(0Fill)、0xFF(1Fill)為測試資料。測試資料大小皆為1000MB http://tinyurl.com/6lur7ha 以預設資料進行測試,資料大小為1000MB http://tinyurl.com/7ohuxlj ATTO Disk Benchmark v2.46 http://tinyurl.com/7epkjxy AS SSD Benchmark http://tinyurl.com/7dcmmcu AS SSD複製效能測試 http://tinyurl.com/7xfgqca Intel SSD Toolbox優化 安裝完後第一次進入該軟體,會顯示目前SSD的裝置資訊、健康狀況、壽命…等資訊 http://tinyurl.com/7h6mzoo 韌體的部分已經是最新的了,不用更新 http://tinyurl.com/6nccuel 看到System Tuner旁有橘色驚嘆號,原來是Superfetch被啟用了。這個技術主要是藉由將 系統中常用的程式從硬碟移至記憶體中,來提升效能,但是會造成硬碟一直在進行讀取 http://tinyurl.com/76yl52c 進行快速掃描。上面雖然標說要三分鐘,但我在執行的時候約十秒左右就結束 http://tinyurl.com/78nkcjt http://tinyurl.com/7ufjyug 進行完整掃描。實際執行的時間大概比我刷牙的時間略長,約數分鐘就完成 http://tinyurl.com/89nlfvb http://tinyurl.com/7gbv3d5 執行最佳化以及安排最佳化排程。順道一提,完成掃描或是優化之後左邊的選項會出現打 勾表示完成 http://tinyurl.com/79ltzfj http://tinyurl.com/75wp4ve 這個項目,就是把SSD上的東西都砍光…據稱可以回到出廠狀態。因為這顆SSD是做為系統 碟使用,所以這部份就無法嘗試了 http://tinyurl.com/7t7q737 前述部分數據所製成的圖表區 在這個部分,除了A在循序寫入明顯偏低之外,其他項的測試結果可說是非常接近,優化 的效果非常不明顯(相對的其實也可以說是效能衰退的不甚明顯) http://tinyurl.com/6vaeju8 這部分有些數據有相當大的差異,個人認為是效能不夠穩定,變異太大。去掉變異太大的 部分,優化的效果也是非常不明顯 http://tinyurl.com/7587fyb 各個數據像是獨立事件搬的隨機分布 http://tinyurl.com/7dpd3pw 優化效果不明顯,眾數據的差異相當細微 http://tinyurl.com/89qdlva 這部分經優化的數據和最差的相比大約多10%左右的效能。其他的部分的差異都在5%以下 http://tinyurl.com/7397sck 總結: 綜合以上,優化的效果幾乎可以忽略。不過我認為是因為SSD在使用上造成的效能衰退還 不夠,才會造成優化的效果不夠明顯。曾經在網路上看過其他大大對於效能衰退的部分是 採用特定軟體來持續寫入造成相當複雜的資料儲存型態,用以模擬相當極端的使用環境, 所以效能衰退的效果相當明顯。不過我個人是為了考量到未來實際使用,所以僅就日常使 用上的效能衰退來做測試。或許未來數個月之後,再測試得到與目前數據接近的結果才能 顯示出優化的效果吧? 後記: 這次測試是剛好在重灌完電腦後才做的,期間還發現顯卡莫名高溫,拆下來才發現風扇壞 了,隔天馬上去某屋買了新的顯卡。幸好這段小插曲應該對SSD的測試影響微乎其微。另 外,這次為了前面關於SSD效能衰退的部分在網路上爬了不少文,算是上了一課。示意圖 那部分更是自己細細咀嚼吸收後的結果,如果有錯誤的部分,請大大們不吝提出,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216.179

05/16 00:27, , 1F
衰退幅度真大
05/16 00:27, 1F

05/16 01:58, , 2F
拿來和之前的測試文相比,寫入挺悲劇的
05/16 01:58, 2F

05/16 17:31, , 3F
完全看不懂的測試..只能反映說這台SSD很不穩?
05/16 17:31, 3F

05/16 17:32, , 4F
一開始連續寫入很龜,4k寫入OK,操一操後到B狀態
05/16 17:32, 4F

05/16 17:32, , 5F
變成4K狀態很龜,連續寫入又大幅提升,再操操變成C
05/16 17:32, 5F

05/16 17:33, , 6F
這時候連續寫入跟4k寫入都吃了大補丸變成超厲害
05/16 17:33, 6F

05/16 17:34, , 7F
最後用Intel Toolbox "優化"後結果完全劣化
05/16 17:34, 7F

05/16 17:35, , 8F
連續寫入跟4k寫入都比C的時候大幅度衰退
05/16 17:35, 8F

05/16 17:36, , 9F
結論是操最凶的C>A,B>用過優化程式後的D
05/16 17:36, 9F

05/16 18:24, , 10F
對...和當初想像的D>=A>B>C差很多,優化都不優化了
05/16 18:24, 10F

05/16 18:26, , 11F
整個測試做到後面越做越傻眼
05/16 18:26, 11F

05/16 18:27, , 12F
如果這是真的 Intel一定很後悔這批用了Sandforce...
05/16 18:27, 12F

05/16 19:59, , 13F
不會後悔吧...還是很多人很推啊..而且效能也不重要
05/16 19:59, 13F

05/16 20:00, , 14F
看看悽慘的510還是很多人當寶說4k不重要啊
05/16 20:00, 14F

05/16 20:00, , 15F
還有iops不重要啊(Intel以前最強調iops了)
05/16 20:00, 15F

05/16 20:01, , 16F
事實上..要說一個測得很快跟測的很慢的SSD
05/16 20:01, 16F

05/16 20:02, , 17F
說實話....我自己用的感受度還真的差異不大哩
05/16 20:02, 17F

05/16 20:44, , 18F
使用上的確是無感...bootracer的秒數也沒有太大差異
05/16 20:44, 18F

05/16 22:00, , 19F
感覺都還在變異區間內 沒有什麼顯著差異
05/16 22:00, 19F

05/16 22:07, , 20F
不是用原生的SATA3可能也有關係吧
05/16 22:07, 20F

05/16 22:30, , 21F
沒注意這是用非原生sata3...那影響可能很大囉
05/16 22:30, 21F

05/16 22:30, , 22F
建議用原生sata3做測試比較有公信力
05/16 22:30, 22F
文章代碼(AID): #1FicrVMp (Storage_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