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蘋果為何推高利存款?打造「飛輪效應」

看板Stock作者 (子瑜我老婆)時間1年前 (2023/05/03 20:37), 編輯推噓13(18518)
留言41則, 23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原文標題:蘋果為何推高利存款?打造「飛輪效應」 鞏固客群 原文連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7139912 發布時間:2023/05/03 17:08:13 記者署名:經濟日報 編譯陳苓/綜合外電 原文內容: CNN報導,蘋果和高盛攜手推出利率高達4.15%的存款帳戶,利息是全美儲蓄帳戶平均值的 十倍以上,可望吸引客戶從大銀行跳槽至蘋果生態體系。Bankrate資深業界分析師羅斯曼 認為,蘋果此舉並非想和大銀行競爭,比較可能想藉此強化客戶忠誠度。 羅斯曼解釋,此種存款帳戶透過蘋果產品管理,而且必須持有蘋果信用卡「Apple Card」 才有資格申請,倘若用戶藉由蘋果管理信用卡和銀行帳戶,跳槽至Android陣營的機率會 變小。 他說,蘋果正在創造「飛輪效應」(flywheel effect),以打造Apple現金的生態系統。 飛輪效應是指企業的小型成果隨時間疊加,最終會打造出巨大動能,讓成長似乎自動發生 。他指出,蘋果用環環相扣的方式,鞏固客戶忠誠度。用戶需要蘋果手機才能取得蘋果信 用卡,而要有信用卡才能申辦存款帳戶。這並非尋常作法,以美國運通信用卡為例,不需 開設銀行帳戶即能申請。 不只如此,存款帳戶讓蘋果能了解客戶的財務狀況,將是裨益公司的優勢。 聯準會(Fed)將基準利率升至4.75%~5%以對抗黏著通膨,但美國大型銀行拒絕調高存款 利率,是因他們已經滿手現金。疫情紓困資金湧入、借貸需求降低、區域銀行危機導致存 款從小銀行轉向大銀行,都讓業界巨擘無意支付更高利息來吸引更多存款。 羅斯曼表示,高利存款不是新鮮事,但蘋果跨足此一領域可能會讓此種作法更趨主流。從 業界角度來看,這值得注意,也許會帶來變化。 心得/評論: 本篇沒有提到美國其它家大銀行的存款利率只有大約0.35%-0.37% 只是蘋果跨足科技金融的時間還是太短 所以這方面的影響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才看得到 這幾天大家關心的還是星期五上午的財報開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5.51.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83117451.A.9C7.html

05/03 20:39, 1年前 , 1F
高利存款真的屌,搶銀行的生意。
05/03 20:39, 1F

05/03 20:41, 1年前 , 2F
本質上是開高盛的戶頭 只是是用蘋果手機開戶
05/03 20:41, 2F

05/03 20:41, 1年前 , 3F
支付寶餘額寶、微信餘額+表示:
05/03 20:41, 3F

05/03 20:41, 1年前 , 4F
算是搶攻網路銀行商機
05/03 20:41, 4F

05/03 20:42, 1年前 , 5F
蘋果真要進軍金融業了嗎...
05/03 20:42, 5F

05/03 20:42, 1年前 , 6F
事實上還是存高盛真要說比較像出售廣告版位給高盛
05/03 20:42, 6F

05/03 20:43, 1年前 , 7F
不過新聞沒寫到錢是放在蘋果還是高盛那邊
05/03 20:43, 7F

05/03 20:44, 1年前 , 8F
這種應該都是幫你買貨幣基金吧
05/03 20:44, 8F

05/03 20:44, 1年前 , 9F
搞這活動算是在燒錢 對收益應該沒啥幫助
05/03 20:44, 9F

05/03 20:44, 1年前 , 10F
根本就只是高盛銀行帳戶
05/03 20:44, 10F

05/03 20:44, 1年前 , 11F
蘋果收錢給高盛基金代管?
05/03 20:44, 11F

05/03 20:46, 1年前 , 12F
我叔叔上週回來現手機截圖他存十萬鎂有4.1 我都不
05/03 20:46, 12F

05/03 20:46, 1年前 , 13F
好意思講我每一筆十萬鎂都4.5以上半年了
05/03 20:46, 13F

05/03 20:47, 1年前 , 14F
美國人是不是都夜郎自大啊
05/03 20:47, 14F

05/03 20:50, 1年前 , 15F
台灣應該不容易享受到
05/03 20:50, 15F

05/03 20:50, 1年前 , 16F
美國人都不存錢的,這一定有誤會
05/03 20:50, 16F

05/03 20:50, 1年前 , 17F
FED升息,美國存款不升息的喔,那你借款也別升阿
05/03 20:50, 17F

05/03 20:51, 1年前 , 18F
不要傻了 這個是高盛承接的 查一下就知道 高盛為何
05/03 20:51, 18F

05/03 20:51, 1年前 , 19F
給這麼高的利率
05/03 20:51, 19F

05/03 20:52, 1年前 , 20F
這種活存高盛直接轉投資 比這個利率更高的投資是什
05/03 20:52, 20F

05/03 20:52, 1年前 , 21F
麼東西想一下就知道
05/03 20:52, 21F

05/03 20:57, 1年前 , 22F
就是蘋果名義 實質高盛的東西
05/03 20:57, 22F

05/03 20:57, 1年前 , 23F
這個你不搞衍生性金融商品沒賺頭 但連中國都掐掉了
05/03 20:57, 23F

05/03 20:58, 1年前 , 24F
美國應該沒有智障到也搞一次p2p借貸收割吧
05/03 20:58, 24F

05/03 21:05, 1年前 , 25F
想搞垮美國金融業嗎
05/03 21:05, 25F

05/03 21:11, 1年前 , 26F
美國借房貸是真的固定利率啊
05/03 21:11, 26F

05/03 21:18, 1年前 , 27F
樓上 對 是固定的
05/03 21:18, 27F

05/03 21:19, 1年前 , 28F
而且房貸還不出來 房子交回去就結束 房債兩清
05/03 21:19, 28F

05/03 21:20, 1年前 , 29F
美國很多p2p借貸阿 收割的事件也不少 但都是地方
05/03 21:20, 29F

05/03 21:20, 1年前 , 30F
性小打小鬧 最多攤販賣的local小報會報導而已
05/03 21:20, 30F

05/03 21:23, 1年前 , 31F
美國有p2p啊,upst, sofi, lendingclub都是
05/03 21:23, 31F

05/03 21:25, 1年前 , 32F
也不見得都是收割
05/03 21:25, 32F

05/03 21:32, 1年前 , 33F
空之王
05/03 21:32, 33F

05/03 21:33, 1年前 , 34F
不就學餘額寶
05/03 21:33, 34F

05/03 21:48, 1年前 , 35F
這比較像集資買美債,反正高盛還是賺
05/03 21:48, 35F

05/03 22:01, 1年前 , 36F
484看到gg財報 跟gg學的 =.=
05/03 22:01, 36F

05/03 22:45, 1年前 , 37F
美國信用卡那麼好用,幹嘛存錢
05/03 22:45, 37F

05/04 00:19, 1年前 , 38F
台灣根本不可能有,擋到財團利益 噁心財團
05/04 00:19, 38F

05/04 06:11, 1年前 , 39F
短債 短票 高評級投資債 都可以 4.5還好 以前負利率
05/04 06:11, 39F

05/04 06:11, 1年前 , 40F
/0利率時這才叫高利 才是可能去投垃圾債
05/04 06:11, 40F

05/04 06:11, 1年前 , 41F
搞金融吸金啊
05/04 06:11, 41F
文章代碼(AID): #1aKbMBd7 (Stock)
文章代碼(AID): #1aKbMBd7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