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疫情解封創新局!謝金河揭「旅遊業1趨勢2

看板Stock作者 (バルディッシュ)時間1年前 (2022/12/12 11:03), 編輯推噓2(4215)
留言21則, 15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原文標題: 疫情解封創新局!謝金河揭「旅遊業1趨勢」:這會是2023年的大事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http://bit.ly/3HuvaMw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2022年12月12日 週一 上午7:55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陳慈鈴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台灣過去受到疫情肆虐3年,嚴重衝擊了旅遊業的發展,不少旅遊業者因此陷入困境。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發現,旅遊業將會開創新局,入境旅遊(Inbound)取代出境旅遊(Outbound),「跨境旅遊將出現報復性的需求,這會是2023年的大事」。 謝金河11日在臉書提到這期的《經濟學人》雜誌預測2023年全球10大趨勢,其中的第八點:報復性旅遊,可能會是影響明年投資,經濟的重大變數。 謝金河指出,美國公布11月的PPI指數7.4%,比預期高出0.2%,原因是疫情解封後,市場供需出現大逆轉,原來在疫情蔓延中被裁減的人力,多數人已轉換職場,現在必須大幅調整薪資才能找到人。謝金河舉例說明,像機師,空服員,行李搬運工,飯店服務人員,尤其是打掃房間的清潔工,這些在疫情受創的行業,現在開始出現逆轉性的需求。 謝金河透露,雄獅旅遊的王文傑董事長向他坦言「困了三年,現在終於等到大顯身手的時機」,並預告雄獅明年會轉虧為盈。謝金河表示,由於疫情重創全球旅遊業,愈是觀光大國,像是歐洲的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亞洲的泰國,日本都受到很大影響。 謝金河分析,台灣在2019年疫情前,一年出國人次達1710萬人次,出境旅遊的逆差逾8000億,這三年,大家困在台灣,也創造很多國內旅遊的機會,像雄獅旅遊的鳴日號,戴勝通的董事長旅遊,都是逆勢崛起的代表作,「台灣也因為入境旅遊(Inbound)取代出境旅遊(Outbound),造成民間消費的成長,間接也提升了GDP的表現」。 謝金河進一步說明,但接下來「Outbound會成為主流」,因為他發現大多數人在過去三年都沒有出境紀錄,世界各國紛紛解封,連清零最澈底的中國也將逐漸解封,「大多數國家都解除口罩,跨境旅遊將出現報復性的需求,這會是2023年的大事」。 謝金河認為,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過去三年,飛機靠貨運,現在客運會大熱,航空公司獲利會下滑;至於已經苦三年的旅遊業,則會有大成長的機會,包括飯店業者也可以鬆口氣,像是這次晶華酒店股價從90元大漲到259元,已經開始反應疫情解封後的商機,以及波音股價也從最慘113美元,上升到現在180美元左右,象徵國內相關航太及零組件廠也結束冬眠,開始奮起。 心得/評論: 不太懂航空公司為何獲利會下降,是因為貨運其實比客運還能賺嗎?不過現在才看到已經來不及進場了吧 ※必需填寫滿30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G991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95.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70814199.A.B5A.html

12/12 11:05, 1年前 , 1F
600的台積電?
12/12 11:05, 1F

12/12 11:06, 1年前 , 2F
貨櫃就比客運好賺阿
12/12 11:06, 2F

12/12 11:06, 1年前 , 3F
*貨運
12/12 11:06, 3F

12/12 11:06, 1年前 , 4F
運貨不用養空姐
12/12 11:06, 4F

12/12 11:08, 1年前 , 5F
報復性旅遊要到2023年才會實現,作夢比較快
12/12 11:08, 5F

12/12 11:09, 1年前 , 6F
報復??並不會,服務業不可能報復
12/12 11:09, 6F

12/12 11:12, 1年前 , 7F
萬一明年通縮 那就
12/12 11:12, 7F

12/12 11:13, 1年前 , 8F
台灣內需完蛋了好ㄇ,懂得就懂
12/12 11:13, 8F

12/12 11:13, 1年前 , 9F
半導體出口還可以撐一下
12/12 11:13, 9F

12/12 11:19, 1年前 , 10F
... 那也要外國人願意來好嗎?
12/12 11:19, 10F

12/12 11:19, 1年前 , 11F
國人都要出去了
12/12 11:19, 11F

12/12 11:23, 1年前 , 12F
上次長榮航簽的協議應該已經到期空服大概又要上街了
12/12 11:23, 12F

12/12 11:45, 1年前 , 13F
台灣在國際間看來危險僅次烏克蘭, 白癡才來
12/12 11:45, 13F

12/12 11:52, 1年前 , 14F
飛機載人不會賺錢
12/12 11:52, 14F

12/12 13:01, 1年前 , 15F
現在買墾丁宜蘭的觀光房地產有機會嗎?
12/12 13:01, 15F

12/12 13:02, 1年前 , 16F
如果國旅崩盤 不正是炒房的機會
12/12 13:02, 16F

12/12 13:34, 1年前 , 17F
都訂票出國了 還在吹
12/12 13:34, 17F

12/12 14:40, 1年前 , 18F
這兩年服務業跳出來的人不會想會去面對服務業的爛
12/12 14:40, 18F

12/12 14:40, 1年前 , 19F
環境吧
12/12 14:40, 19F

12/12 15:44, 1年前 , 20F
客運需空姐人力成本,貨運算架次,地勤貨多貨少一樣
12/12 15:44, 20F

12/12 15:44, 1年前 , 21F
12/12 15:44, 21F
文章代碼(AID): #1ZbfdtjQ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