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內鬥?螺絲鬆?沒有張忠謀的台積電 連環

看板Stock作者時間5年前 (2019/02/15 21:27), 編輯推噓17(281127)
留言66則, 4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goo.gl/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按ctrl+y可刪除以上內容。----------------------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6837/3645384 2.原文內容: 【文●吳中傑、黃靖萱】 上萬片報廢晶圓背後 巨人企業陷內鬥? 「這已經不像我們過去認識的台積電,」研究半導體產業超過20年的中國國金證券科技及 半導體產業負責人陸行之,在臉書上寫下重話。 1月28日,陸行之出言抨擊,因為傳出台積電台南14廠的16與12奈米製程使用了不合規格 的「光阻劑」,可能導致上萬片晶圓報廢。 去年6月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正式接班,如今 該公司卻在不到8個月內兩度下修財測、發生歷年最嚴重資安事件,加上最近這次意外, 以嚴謹出名的台積電,顯得很失常! 「我們從業經驗,一般有1千片報廢就很恐怖了,超過萬片,絕對是(問題發生了)2、3 個月才會這麼多……,即使是大陸(製程技術較落後)也不太會出一次報廢千片的包。」 一位在半導體業超過20年的中國晶圓代工廠台籍中高階主管說。 為了找出真相,《商業周刊》採訪團隊訪問超過18位台積電現任與前任中高階主管、半導 體設備商、化學原料業者及分析師等人,試圖梳理脈絡。 追蹤1》砍成本改變供應商策略? 最近採購出來談,甚至砍15%,以前不可能發生…… 台積電的聲明公告中,歸咎供應商:「問題出在一批光阻原料,此批原料係來自一個與台 積有多年供貨經驗優良的廠商,但與過去其供應之原料規格有相當的誤差。」 台積電企業訊息處資深處長孫又文接受本刊訪問時說:「拿來的時候,只相信那個原來的 廠商給我們的檢測,我們沒有進一步再做自己的檢測。」 然而,在台積電資深供應商眼裡,此事很異常,原因在,全球前三大光阻劑廠商包含東京 應化工業(T.O.K.)、JSR、信越(Shin-Etsu Chemical)。這次被指涉出包的陶氏化學 (Dow Chemical)雖也是國際大廠,並是台積電其他原料長期合作夥伴,但在光阻劑供應 名單中,屬後進者。 「大部分是換新製程才會換供應商。但有時,要成本降底,或(產品)上線有時間壓力, 會先將就用舊的,之後為提升良率就會換。」一位台積電化學原料供應商副總經理表示。 若再拿2017年台積電年報的黃光製程主要原料供應商,跟2016年相比,名單差異變大,家 數也從七家增加到十家。是台積電的採購策略改變,間接導致這次意外? 一位台積電本土設備供應商的副總經理表示,近年台積電的採購策略正從技術導向,演變 成價格導向,「他們(雙首長)急於表現自己(能維持獲利)……。」 以前,「供應商能給好技術、好內容,貴一點OK,反正毛利夠支撐。」去年下半年起,台 積電「(砍價)執行力度比較強,以前可能半個月(談價格)降不下來,就還是照原本價 格走,現在就跟你多耗。」另一位台積電本土服務供應商總經理也表示。 該名中國晶圓代工廠台籍中高階主管認為,供應商被要求砍價之下,很可能因此更動配方 ,也許規格檢核表上看起來與過去一致,但實際導入製程,就會發生問題,「比較先進的 工藝節點,要是有那麼一點點點的小差異,就會造成良率問題,你用原先的步驟或規格逮 不到(錯誤)。」 台積電沒有證實撙節成本與這次意外的關係,從財報上也難看出供應商的成本是否降低, 但台積電內部撙節成本,可看出以管銷費用(SG&A)除以營收的比率,在2012年前還在4 %以上,到2018年,已降到2.5%。里昂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侯明孝分析,此費用率往 下降,表示台積電對內部花費的管控很緊。 但也有人為供應商辯護。一位曾在台積電任職近20年的前中高階主管表示,這次被市場指 涉出錯的供應商,是全球最大化工控股公司陶氏杜邦(DowDuPont) 旗下的陶氏化學,陶 氏市值超過3兆6千億元,「這麼大的廠商,不太可能犯低級錯誤,它就像是化學界的英特 爾(Intel)!」 追蹤2》接班後,螺絲鬆了? 台積有個「東廠」……它可以找哪些人有犯罪傾向 我們進一步質疑,即使陶氏原料有問題,為什麼台積電驗收時,卻沒有發現?它真如陸行 之隱憂般,「是運氣不佳,還是皮帶鬆了?」 孫又文回答:「我不曉得為什麼驗收時沒有發現……,以後就是要全部檢測完畢才能夠用 ,我們這次就是沒有。」 「如果真的就是SOP沒做好,我們會覺得滿訝異的,」侯明孝表示。一位半導體工程師說 :「理論上,光阻液上機前就會有品管檢驗,光阻製程完還有品檢,有偏差應該會檢出。 」而且台積電還有嚴格的品管部門,會依照之前生產的大數據,決定取樣檢查的頻率,但 這次問題竟拖了兩個月才被發現。 台積電若沒有落實流程,狀況幾乎跟上次的機台病毒事件如出一轍,台積電當時歸咎原因 是:安裝新機台時,人員未遵循標準作業程序,導致潛藏在機台內的病毒進入內部網路。 「流程不嚴謹」,過去很難跟台積電畫上等號。該公司因為一個世代的設備投資就高達數 千億,對犯錯容忍度極低,其內部有「review」(檢視)、「align」(對齊)等術語, 指做事要時時檢討、員工間要時常確認彼此意思是否一致。 台積電乍看螺絲鬆了,但其實近年的管理規章,卻是越來越複雜。 「台積有個『東廠』,internal audit(稽核)搭配法務,」「你有沒有看過電影《關鍵 報告》?它有一套系統可以預防犯罪,找哪些人有犯罪傾向。」該位台積電前中高階主管 舉例,台積電約5年前,就有這系統檢視內部,如果有員工跟供應商走太近、或有親友關 係,就會被查。「不管很遠的親戚也是,就說你有犯罪傾向,這很讓人詬病的是,台清交 成,都是學長學弟嘛,避也避不了。」 「他們用很多管理規章處理事情,每出一次事就加強修訂。現在廠商要跟他們開會,都要 先提出申請讓採購同意,而且只能和採購談,不能單獨和使用單位談。」一位台積電本土 設備供應商副總經理說。 管更嚴,團隊的執行力卻更無法到位?更有意思的是,當我們追問此問題時,眾多受訪者 卻反丟出一個問題:你覺得這消息,為什麼被爆出來? 追蹤3》內鬥、派系角力? 一定有人覺得把這事弄出去,可以用外部力量制約內部 「其實以前也都有類似事情,半導體製程這麼多道、這麼多供應商,哪時候不會發生大大 小小的差錯? 但重點是,以前都沒有被爆出來,為什麼現在廠出了問題,記者沒2天就會 知道?」一個公司市值破兆的台積電供應商中階主管說。 目前關於台積電內部的權力、派系之爭,有各種無法證實的傳言, 「真正的insight(內 幕),我敢講你敢寫嗎?現在這東西,有點太強調這件事情,太被突出,太被報導跟痛打 ,有人要搞東西,要搞一些人走。」該名台積電前中高階主管表示。 「以前做事,大家會猜,Morris(張忠謀英文名)怎麼想、怎麼看?大家會朝某一個方向 ,行動是一致的。但現在他不在,就不一樣了。(大家)一定想,這件事做了,是對劉( 劉德音)、或對魏(魏哲家)有利? 」另一位台積電前中高階主管表示。 有關人事鬥爭的論述極多,當領導者的權威被質疑後,即便有再多規章,員工執行力自然 很難到位。但這就能解釋這次意外嗎?回歸問題的本質,究竟股東該如何看此事件?台積 電,真的變了嗎? 至今,台積電不願意對此事做更進一步的細節說明。 但若將這次光阻事件簡化來談2種可能:一,內部SOP沒有落實而導致出錯;二,內部SOP 落實了,仍然出錯。2種可能,都算是系統性問題,都不是小事。 前者,出錯太頻繁,代表更多規章也管不動,問題在執行力。後者,可能代表「你台積電 有些製程,是沒辦法在生產線上檢測出問題。」一位歐美系半導體設備商說,隨著台積電 的製程越來越先進,變成世界第一,不可控的風險,將會越來越大。 一場信任風暴正在成型…… 「張忠謀不在了,大家沒顧忌,要殺就殺」 這次的晶圓報廢事件,不是成本、接班後螺絲是否鬆了,或權力動盪等單一原因可解釋, 而是一場多重因素交雜的領導信任風暴,正在交織成型。鬥爭傳言,就是信任危機的徵兆 ,當員工對領導權力質疑時,規章再嚴,也難以落實。股東接下來要警戒的是,它會否進 一步形成負向循環?台積電領軍者能否好好梳理,不讓意外成為常態。 信任危機,幾乎是所有接班人都會面臨的挑戰,尤其是強人之後的接班者,強人如張忠謀 與郭台銘等,赤手空拳打下江山,威望十足。接任者剛上任要建立同等權威,難度極高。 初期,接棒者多選擇從數字下手,對股東交代,但也可能引發不滿。 如供應商就會質疑:「現在的新王朝,就只有一件事,我要有利潤,要維持EPS,管你廠 商活不活得下去。」 在大家對領導者的做法觀望時, 台積電的雙首長制,又讓情況更複雜。「劉比較洋派, 都找常春藤的班底,魏比較土派,找清華、交大等這批人,兩個打法完全不同。」「 Morris不在了,大家也沒顧忌了,要殺就殺,各占地盤,以前會猜Morris在想什麼,現在 不用。」一位台積電前主管表示。 如果,再加上外在環境驟變,台積電3次調降財測的訊息,更可能會影響新領導者的威信 。即便規章仍在,該位台積電前主管還是用「失了魂」形容公司。 尤其,在一位巨人般的開創者後接班,向來就是企業交棒高難度的一課。 這是一門連市值新台幣2兆7千億的奇異(GE)都難解的課題。奇異前執行長伊梅特( Jeff Immelt)在位16年,始終難以走出前任傳奇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的 陰影。星巴克創辦人舒茲(Howard Schultz)先前轉任董事長8年後又回鍋執行長,就是 因為接班人急於建立威望、衝刺數字。 第一代創業者離開後,接棒者勢必經歷一段權力動盪期,台灣最優秀、占台股市值逾兩成 的台積電,如今看來也難避免。 劉德音與魏哲家若能度過這場風暴,對台灣將是很有意義的一堂課。台灣企業的接班問題 ,連《經濟學人》都曾點名提醒,這群新接棒者能否在動盪極大的時局裡,走出自己的路 ,影響的不只是企業,還將決定台灣的未來。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這篇最原始來自商周,寫得很隱諱但已點出不少東西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35.2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50237271.A.78A.html

02/15 21:35, 5年前 , 1F
推..可以比擬電影情節
02/15 21:35, 1F

02/15 21:45, 5年前 , 2F
gg張真的不知道在想啥, 搞個雙首長制根本只會互鬥...
02/15 21:45, 2F

02/15 21:46, 5年前 , 3F
繼續costdown
02/15 21:46, 3F

02/15 21:56, 5年前 , 4F
有那次張退下來沒出事嗎?習慣就好
02/15 21:56, 4F

02/15 21:59, 5年前 , 5F
我就不懂張退下來為什麼事會變多?應該是原本就常發生?
02/15 21:59, 5F

02/15 22:01, 5年前 , 6F
唉 難過
02/15 22:01, 6F

02/15 22:02, 5年前 , 7F
會不會下一波海嘯 老張學馬哈迪重出江湖
02/15 22:02, 7F

02/15 22:02, 5年前 , 8F
台積頭是劉
02/15 22:02, 8F

02/15 22:02, 5年前 , 9F
一山不容二虎,想也知道張退,台g就會慢慢下來,敢買台g
02/15 22:02, 9F

02/15 22:02, 5年前 , 10F
的要住玉山山頂囉
02/15 22:02, 10F

02/15 22:03, 5年前 , 11F
內鬥內行直升機步步高升 外行看笑話哈哈哈哈
02/15 22:03, 11F

02/15 22:11, 5年前 , 12F
沒辦法啊~華人的菁英教育就是失敗~從小到大就是念書拿第一
02/15 22:11, 12F

02/15 22:12, 5年前 , 13F
其他都不重要~呵呵~所以團隊合作怎麼可能好
02/15 22:12, 13F

02/15 22:13, 5年前 , 14F
天才們沒辦法合作~最後就是天才被環境搞得受不了
02/15 22:13, 14F

02/15 22:21, 5年前 , 15F
不重要 只是劇本
02/15 22:21, 15F

02/15 22:21, 5年前 , 16F
重點是 半導體超級循環 結束了
02/15 22:21, 16F

02/15 22:23, 5年前 , 17F
雙首長制是老張不得已的事,給劉當頭,魏就帶槍去對岸
02/15 22:23, 17F

02/15 22:23, 5年前 , 18F
,給魏當頭,劉就帶槍到對岸。想想為什麼南京廠派一個
02/15 22:23, 18F

02/15 22:23, 5年前 , 19F
非技術值的人去當董事長這就很明顯了
02/15 22:23, 19F

02/15 22:23, 5年前 , 20F
茉莉死: 走之前,埋炸彈,放空不行嗎?
02/15 22:23, 20F

02/15 22:38, 5年前 , 21F
老張沒走之前公司的氛圍已經不太一樣了
02/15 22:38, 21F

02/15 22:42, 5年前 , 22F
當初應該是想集體領導派系共治避免互鬥,所以才會說是試驗
02/15 22:42, 22F

02/15 22:42, 5年前 , 23F
另一個交班後的慘況在2105
02/15 22:42, 23F

02/15 22:47, 5年前 , 24F
帶槍投靠對岸?! 真的假的?!
02/15 22:47, 24F

02/15 22:47, 5年前 , 25F
其實當初去南京蓋廠 內部意見就一堆了吧?
02/15 22:47, 25F

02/15 22:48, 5年前 , 26F
繼蔡力行出包之後 張爺爺又要東山再起火掉不合格接班人惹
02/15 22:48, 26F

02/15 22:48, 5年前 , 27F
嗎?真是累啊 不忍QQ
02/15 22:48, 27F

02/15 22:48, 5年前 , 28F
過去對岸,台灣政府媒體民間鐵定發狂修理
02/15 22:48, 28F

02/15 22:49, 5年前 , 29F
每個都自認為聰明 都不肯合作的概念 這就是呆灣的精英
02/15 22:49, 29F

02/15 22:49, 5年前 , 30F
教育
02/15 22:49, 30F

02/15 23:13, 5年前 , 31F
錢塞到嘴巴都嘛沒問題了.....但該盯的還是要盯
02/15 23:13, 31F

02/15 23:13, 5年前 , 32F
一堆斷章取義的外行話
02/15 23:13, 32F

02/15 23:18, 5年前 , 33F
褲客剛上來也是演這齣 習慣習慣就好
02/15 23:18, 33F

02/15 23:23, 5年前 , 34F
小劇情真多
02/15 23:23, 34F

02/15 23:29, 5年前 , 35F
拍電影了
02/15 23:29, 35F

02/15 23:29, 5年前 , 36F
滿無聊的
02/15 23:29, 36F

02/15 23:31, 5年前 , 37F
人最難的就是互信 而且不要輕易被外界搞事動搖
02/15 23:31, 37F

02/16 00:26, 5年前 , 38F
很會寫XD 這樣點閱率才高
02/16 00:26, 38F

02/16 01:01, 5年前 , 39F
就螺絲鬆了,如此而已
02/16 01:01, 39F

02/16 02:23, 5年前 , 40F
文組真的很會鬼扯
02/16 02:23, 40F

02/16 02:25, 5年前 , 41F
凹廠商,costdown ,被玩剛好而已!
02/16 02:25, 41F

02/16 02:43, 5年前 , 42F
從個人來看就一個原因,台GG的高層還不習慣當個領先者
02/16 02:43, 42F

02/16 02:44, 5年前 , 43F
GF放棄在跑道奔跑變成用走的,三星落後自己整整一圈
02/16 02:44, 43F

02/16 02:45, 5年前 , 44F
近期剛超越了I皇,前面只剩下跑道和自己
02/16 02:45, 44F

02/16 02:46, 5年前 , 45F
這時注意力難免會不集中,整間企業沒有能凝聚向心力的
02/16 02:46, 45F

02/16 02:47, 5年前 , 46F
願景,螺絲暫時鬆了也正常
02/16 02:47, 46F

02/16 02:48, 5年前 , 47F
也許只有I皇追上來,台GG才能重回認真戰鬥的心態吧
02/16 02:48, 47F

02/16 02:58, 5年前 , 48F
這到底是在工三小...
02/16 02:58, 48F

02/16 03:55, 5年前 , 49F
又要成本降低 良率和製程穩定性第一個出現問題
02/16 03:55, 49F

02/16 03:57, 5年前 , 50F
慣老闆的心態 降低成本 製程不穩 最後只會累死工程師
02/16 03:57, 50F

02/16 04:21, 5年前 , 51F
商周(笑
02/16 04:21, 51F

02/16 07:23, 5年前 , 52F
關鍵字:中國國金證券(煽風點火的言論大家居然也信
02/16 07:23, 52F

02/16 07:23, 5年前 , 53F
02/16 07:23, 53F

02/16 09:17, 5年前 , 54F
就隨便找一些黃花問一些似是而非的八卦 然後再兜成一篇
02/16 09:17, 54F

02/16 09:17, 5年前 , 55F
就醬
02/16 09:17, 55F

02/16 10:09, 5年前 , 56F
我比較喜歡輕小說版,下次不要再抄武俠小說了好嘛...
02/16 10:09, 56F

02/16 10:44, 5年前 , 57F
真實與否當然非內部人也只能看看而已,但事實上雙首長制
02/16 10:44, 57F

02/16 10:44, 5年前 , 58F
確實呈現一件事,morris 退下後,公司內部具信賴感的唯
02/16 10:44, 58F

02/16 10:44, 5年前 , 59F
一領導者並不存在,所以只能變相的用制度去制衡,這很容
02/16 10:44, 59F

02/16 10:44, 5年前 , 60F
易造成內耗
02/16 10:44, 60F

02/16 12:10, 5年前 , 61F
張在時 rd跟fab就已經鬥的不可開交了
02/16 12:10, 61F

02/16 12:53, 5年前 , 62F
商周 ????? 不就爛雜誌一本
02/16 12:53, 62F

02/16 14:11, 5年前 , 63F
群雄割據 分分合合
02/16 14:11, 63F

02/16 16:10, 5年前 , 64F
動不動就說東廠這些人到底懂不懂歷史
02/16 16:10, 64F

02/16 16:12, 5年前 , 65F
看台積電比費半弱很明顯了
02/16 16:12, 65F

02/16 19:46, 5年前 , 66F
門外看熱鬧
02/16 19:46, 66F
文章代碼(AID): #1SPhvNUA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