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為什麼吹牛與唬洨, 還是能得逞?消失

看板Stock作者時間6年前 (2018/02/05 16:0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Eashamozen (INN SHOWN)》之銘言: : 看到這篇文 : 我想問大家 : 如果想成為一個好的“分析師” : 要具備甚麼功力呢? 財務還是技術分析? : 要接受過怎樣的經歷訓練 : 才會有這樣的功力呢? 難得有人認真問, 那我略拋一二. (純屬個人心得, 勿要求過高) 個人認為分析師這個行業, 真心要做, 就是要比自己當 CEO 來看. (當年 Sharon Su 被郭董怎麼讚譽, 被ASUS 挖角, 自己去查吧) 至於一些糟糕的分析師 (可以打上名字, 如 陸XX 金管會 停業 或者 葉志X 炒作 官大X 離開 都可以看到那些人醜陋垃圾的一面) 比如說, iPhone 本身就是消費性電子產品, 現在的分析師只會到處打探 "XXX 接了多少單, XXX 被砍多少單" 實在不可取. 至少應該學習彼得林區, 觀察使用者的消費習慣/品牌信心, 因為 Apple 也常常犯錯, 接單砍單 只是結果, 如果沒有 top-down view, 你是郭董也會迭個狗吃屎. 再舉例而言, iPad 會何越賣越差, Apple 的策略為何? Apple Watch 為何漸漸加溫, Apple 做了什麼事情? 接下來你可不可以推論, Apple 的大方向又是什麼? 腦中沒有圖像, 就只是個低階分析師, 到處打電話問訂單拜託內線而已. 會不會自己寫個爬蟲, 分析各大論壇使用者的品牌偏好? 自己寫個 Sentiment analysis 分析 iPhone 電池 問題對於 使用者的信心? 為什麼 iX Honey Moon 這麼短? 競爭者的能力到哪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72.1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17817838.A.95A.html
文章代碼(AID): #1QU0_kbQ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U0_kbQ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