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學者:若沒TPP 台年輕人難擺脫22K消失

看板Stock作者時間8年前 (2015/12/03 10:10), 8年前編輯推噓17(18153)
留言72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 (看更多)
其實呢 現在已經不是要賣去哪裡 跟怎麼賣的事情 而是要賣什麼? 我覺得很大一部分是很多人沒有體認到現實,就是台灣這個經濟體。 基本上就是先天不良,能源很缺,水源很缺,資源還是很缺。 市場是自己打出來的所以不在話下,這種三缺下的發展,台灣唯一的優勢。 就是位置,不管是你戰略上,交通上。另一點是相對成熟的經濟,跟消費市場。 我們先不要對政治人物有任何成見,單單以政策來看。 能源第一點,兩邊都不及格了。 以之前我貼的影片來看,台灣能源就是個傷不起軟肋。 但是會有人跟你說,我們要騰籠換鳥,但是如果去看數據,農業去年52億美金 對外前20項產品的輸出前三名都是中國,半導體佔出口值好像是70億多吧。 先不說先差20億,假設我們今天把半導體比重降低,農業可以撐起來嘛? 可以做到一倍以上增長嘛? 要花多久時間? 畢竟這不是模擬城市跟開心農場。 再來土地無法整合,無法規模化量產經濟效益不高。精緻農業光看精緻這兩個字就知道 不是一個可以量產的東西。又不是how do you turn this on 開下去就會有一堆好用的 眼鏡蛇車,(題外話垃圾菌對外其實賣得不錯真神奇) 好,電子產業基本上算半殘,半導體還可以打。其他的台灣最強短期內 沒有CD,不用培育不用點技能又可以CARRY的產業最大宗就是服務業了。 承以上,這兩樣產業能夠技術提升的東西不多,比較靠的是體驗跟通路。 對就是萬惡服貨冒協議,那ECFA整個系列包括,ECFA架構,服貨協議,還有投保。 為了給KMT做做業績給你一個早收清單讓你好交代然後談後面的東西。 這是在台灣跟中國這個特殊架構下,才能做到的事情。 以貿易戰來說目前我們兩方都是WTO成員國,中國可以尊重我們是個"國家" 在WTO架構下大家都平等的喔我開什麼你就得開什麼,沒得商量。 針對農業,這是一個需要好好長期做準備的事項。需要應對方法,服貨冒就是好喬。 那其實也沒有看到某方有針對這個議題來做說明,難聽點就是KMT說我有辦法 走我這套,ECFA服貨冒大家都好喬,那民進黨是說我有政策要相信我等我上去 一切不一樣。 至今也沒有辯論過,我們看到的是零,是空的。 考量到台灣現在的情勢,跟經濟水準,還有未來東亞經濟上風起雲湧的發展 我們真的沒有時間等他上了再規畫,跟KMT八年前運用民心思變躺著選一樣。 現在民進黨也是躺著選,給大家一個新產業,新希望,但是根本問題,衍生出來的新問題 無解,製造業慢慢消失,電子業半殘,半導體領先地位受挫。 未來十年,基本上需要的是個長期規畫,誰選上都不會好。如果又是上去才做計畫 那可能又是第二個9%,其實以一個投資者角度來看大不了投資別國產業。 但是身為一個台灣人,覺得這個滿恐怖的。已經有方法的人其實不會很難過。 但是整體來說,大部分的人不會好過。 產業青黃不接,台灣人也還是沒想清楚自己要什麼。 我們回到六七十年代,我們靠著製造業,成衣,五金,貿易等等的出口 特別是貿易轉出口,創造了相當可觀的外匯,到八零年九零年,靠著改革開放的成果。 又提升了一部分GDP,再來靠的是半導體。那今天,先不要說這個市場(中國) 我們要不要賺,這些產業有些已經消失,有些已經起不來了。 大家抓著自己LP想想,直接休克回到70~80年代的生活 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接受。 會停水,會跳電,好在是油價應該會便宜點。 我覺得身為一個投資者,要理性看待一切環境變因,跟所有潛在風險。 目前我覺得,這場選舉跟賭博無異。 我並不清楚,兩邊的政策,是用來討好首投族 為了上位而已其他一切不會變動太大。(這樣倒也好) 還是又會像兩千年一樣 先做了某些奇怪的事情,老實說綠色能源在台灣真的硬傷,但是綠能跟生技 這兩個的主戰場都不會是在台灣,而是去賺中國錢,十三五規畫得很清楚明白。 就是綠能,而生技對面有大片的市場。如果,某些說法只是選舉語言那倒也無妨。 只是,產業跟實際做法要拿出來,不然我們真的禁不起再一次的實驗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9.1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449108608.A.3A6.html ※ 編輯: neo5277 (124.9.12.34), 12/03/2015 10:14:44

12/03 10:17, , 1F
沒經歷過分區限電年代的不知道痛苦
12/03 10:17, 1F

12/03 10:19, , 2F
張忠謀近來不斷釋放擔憂缺電 自蓋電廠等訊息 也可
12/03 10:19, 2F

12/03 10:19, , 3F
能是逼台積電去對岸的最後一根稻草
12/03 10:19, 3F

12/03 10:21, , 4F
另外就是蔡英文一直提電業自由化 電價高漲隱憂..
12/03 10:21, 4F
電是應該要漲啊 他想要以價制量吧 不過重點是 電從哪裡來這樣 不然都只是空的 是數字而已

12/03 10:22, , 5F
油價又不是根據台灣經濟決定的 房價還比較可能
12/03 10:22, 5F
基本上我覺得它未來10年應該高不到哪去 主要能源不會是他了 ※ 編輯: neo5277 (124.9.12.34), 12/03/2015 10:23:22 ※ 編輯: neo5277 (124.9.12.34), 12/03/2015 10:24:38

12/03 10:25, , 6F
中國市場很大沒錯,但是不是台灣吃得到的,中國人自
12/03 10:25, 6F

12/03 10:26, , 7F
己都不夠分了,還好心分台灣,這個算是迷思吧
12/03 10:26, 7F

12/03 10:27, , 8F
日本在10-20年前對於中國市場也是抱持很大的期望,
12/03 10:27, 8F

12/03 10:27, , 9F
....主要能源能擺脫石油 你真逗
12/03 10:27, 9F

12/03 10:28, , 10F
但是中國市場存在很多是非關稅障礙,並非降關稅就可
12/03 10:28, 10F

12/03 10:28, , 11F
以有相對的競爭力
12/03 10:28, 11F
中國目前還是人治 人對了就好談 ※ 編輯: neo5277 (124.9.12.34), 12/03/2015 10:29:16

12/03 10:30, , 12F
要發展農業 先把農田附近的工廠遷移 我才信
12/03 10:30, 12F

12/03 10:30, , 13F
現在良田很多都去種太陽能發電了…沒年輕人
12/03 10:30, 13F
人之常情啊 機會成本 可以種電去賣 當然比你生產好 起碼後端包銷 產業都做好了,只是這東西就是不能當作基載也很難儲存。如果儲存有解。 又價格合理,那就解了啊。 ※ 編輯: neo5277 (124.9.12.34), 12/03/2015 10:32:49

12/03 10:31, , 14F
現在農業老人沒辦法做,年輕人+上機械耕作 效率
12/03 10:31, 14F

12/03 10:31, , 15F
比以前好~
12/03 10:31, 15F

12/03 10:33, , 16F
日本企業被中國反日情結搞過幾次,現在對中國市場也
12/03 10:33, 16F

12/03 10:33, , 17F
講這麼多有屁用,股票會漲就好
12/03 10:33, 17F

12/03 10:33, , 18F
對了~種電一簽二十年 第十年才打平
12/03 10:33, 18F

12/03 10:33, , 19F
沒以前的熱情惹
12/03 10:33, 19F

12/03 10:34, , 20F
反正~我是不信 電價不會漲啦~~
12/03 10:34, 20F

12/03 10:36, , 21F
人對了就好談,不是中國政二代,說實在的,人很難對
12/03 10:36, 21F

12/03 10:37, , 22F
ECFA早收那些現在狀況如何
12/03 10:37, 22F
普遍不好 多數都是農產 而且既然叫做早收 其實效益有限啦 ※ 編輯: neo5277 (124.9.12.34), 12/03/2015 10:38:43 http://www.ecfa.org.tw/ecfa_list.asp 給你參考一下

12/03 10:38, , 23F
中國產業在人力成本不斷提高之下,連中國企業都已經
12/03 10:38, 23F

12/03 10:39, , 24F
移到東南亞去加工,中國的產業也面臨非轉型不可,過
12/03 10:39, 24F

12/03 10:40, , 25F
去台灣移到中國去做的產業,現在不好賺了,目標已經
12/03 10:40, 25F
商週那篇寓言文 滿準的 未來的製造業工廠在緬甸 它們大概也會有十年光景 另外就是西非 ※ 編輯: neo5277 (124.9.12.34), 12/03/2015 10:41:39

12/03 10:40, , 26F
台灣人還沒想好自己要什麼 但已很清楚自己不要什麼
12/03 10:40, 26F

12/03 10:40, , 27F
12/03 10:40, 27F

12/03 10:42, , 28F
移到還有利基的半導體產業,中國已經不像過去一樣,
12/03 10:42, 28F

12/03 10:43, , 29F
這篇推文跟上一篇差好多@_@
12/03 10:43, 29F

12/03 10:43, , 30F
有錢自己要賺,最好是把競爭者弄死,讓利不太可能
12/03 10:43, 30F
※ 編輯: neo5277 (124.9.12.34), 12/03/2015 10:44:42

12/03 10:50, , 31F
Ptt的鄉民其實也是玻璃心啊...
12/03 10:50, 31F

12/03 10:59, , 32F
電不可能以價制量來考量…大不了就是反映在消費者
12/03 10:59, 32F

12/03 11:11, , 33F
立委選區很多還是國民黨鐵區,DPP哪來躺著選
12/03 11:11, 33F

12/03 11:20, , 34F
把時間拉回30年前,你也可以說,台灣農業完了,輕工
12/03 11:20, 34F

12/03 11:21, , 35F
業完了,台灣完了,但想不到十年後,台灣電子業起飛
12/03 11:21, 35F

12/03 11:22, , 36F
了,台灣人不喜歡長期扎根,喜歡立刻得到成果,所以
12/03 11:22, 36F

12/03 11:23, , 37F
日本還跟中國有FTA,日本跟本是靠中國擺脫失落的20年
12/03 11:23, 37F

12/03 11:23, , 38F
產業一直無法轉型,全世界的產業都是競爭的,是一直
12/03 11:23, 38F

12/03 11:24, , 39F
在變動的,習慣用同一套思維,就算現在進了大陸市場
12/03 11:24, 39F

12/03 11:24, , 40F
就算中國仇日,兩國的官方往來還是比台日密切。
12/03 11:24, 40F

12/03 11:25, , 41F
未來一樣會被世界淘汱,現在有了錢真的就能保証未來
12/03 11:25, 41F

12/03 11:25, , 42F
可以轉型成功嗎?發哥不缺錢,努力了幾年,現在一樣
12/03 11:25, 42F

12/03 11:26, , 43F
只能簽賣身契繼續生存,社群網站這幾年大紅,每家的
12/03 11:26, 43F

12/03 11:27, , 44F
你確定日本擺脫失落的20年?日本產業界的朋友好像不
12/03 11:27, 44F

12/03 11:27, , 45F
是這麼想的喔
12/03 11:27, 45F

12/03 11:27, , 46F
資本額都不大,卻能大紅,但發哥滿手現金卻走不出困
12/03 11:27, 46F

12/03 11:28, , 47F
境,最根本還是在台灣要培養出轉型的精神
12/03 11:28, 47F

12/03 11:29, , 48F
日本不可能回到泡沫之前的經濟成長,這是成熟經濟體
12/03 11:29, 48F

12/03 11:29, , 49F
必經之路。
12/03 11:29, 49F

12/03 11:30, , 50F
至少發哥賺到錢了,可惜他不是中國自己人,所以現在
12/03 11:30, 50F

12/03 11:30, , 51F
法,讓中國認同他是中國自己人。
12/03 11:30, 51F

12/03 11:32, , 52F
如果紫光真的讓展訊併入聯發科,聯發科就可以挑戰
12/03 11:32, 52F

12/03 11:32, , 53F
了。
12/03 11:32, 53F

12/03 11:32, , 54F
挑戰高通了。
12/03 11:32, 54F

12/03 11:36, , 55F
聯哥+展訊可以要挑戰高通,這是資本密集的舊思維,
12/03 11:36, 55F

12/03 11:37, , 56F
現實情況是,10個白痴加起來不會比一個天才聰明,如
12/03 11:37, 56F

12/03 11:38, , 57F
果人多就比較厲害,那世界上應該一堆愛因斯坦和霍金
12/03 11:38, 57F

12/03 11:40, , 58F
中國市場大,台灣人吃不到正常..又沒多少品牌
12/03 11:40, 58F

12/03 11:40, , 59F
以及把自己品牌搞得很廉價
12/03 11:40, 59F

12/03 11:40, , 60F
台灣品牌這4個字好好利用,在中國根本就不輸其他國家
12/03 11:40, 60F

12/03 11:41, , 61F
而且台灣品牌不懂得包裝,價位..
12/03 11:41, 61F

12/03 11:41, , 62F
韓國就厲害在這點
12/03 11:41, 62F

12/03 11:45, , 63F
發展農業 ?別傻了,炒農地蓋農舍把地價炒高比較實在
12/03 11:45, 63F

12/03 11:45, , 64F
,官員不是都帶頭做給你看了
12/03 11:45, 64F

12/03 12:01, , 65F
比日本咧,人家是上億人口國家,光東京人口就可以
12/03 12:01, 65F

12/03 12:01, , 66F
比台灣全島了
12/03 12:01, 66F

12/03 12:02, , 67F
台北市列個東京一區的大小差不多
12/03 12:02, 67F

12/03 12:03, , 68F
再怎麼泡沫,人家吃的東西也是高一個檔次
12/03 12:03, 68F

12/03 12:31, , 69F
唉...
12/03 12:31, 69F

12/03 13:25, , 70F
台灣品牌在中國也沒有多吃香了 今年光棍節就現形了
12/03 13:25, 70F

12/03 13:26, , 71F
整天爆這些有的沒有的化工風暴 品牌形象越來越差
12/03 13:26, 71F

12/05 20:41, , 72F
中國限電更嚴重
12/05 20:41, 72F
文章代碼(AID): #1MNwI0Ec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NwI0Ec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