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彭總裁是對的 台北實坪房價真的比東京還貴

看板Stock作者 (^^)時間8年前 (2015/11/24 23:14), 8年前編輯推噓40(43384)
留言130則, 3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原文刪,感謝網友認真整理數據 我這邊要跟大家分享『據數是可以量身訂做』的道理 所謂的數據可以量身訂做,不是說數據本身是假的 而是可以依照你要的結果,得到對你論述有力的數據 因此身為管理者 一定要去了解下屬呈上來的數據是如何計算與取得 原文網友很熱心的整理日本vs台灣的所得 不到大家印象中的3:1,只有2:1 但忽略了日幣狂貶近50% (從2012年平均的1美金兌換80日幣,貶值到現在2015年平均120日幣) 相同的時間點下,台幣則貶值了近10% (從2012年平均1美金兌換29.5台幣,貶值到現在2015年平均31.8台幣) 因此把 日本所得 & 台灣所得 換成美金後再相比, 並不全然公平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看到大家都在玩對自己有利的數據 政府跟你說今年GDP為10%,創近X年新高 (但他沒跟你說,那是因為去年GDP是負的) 建商跟你說3房2廳2衛的建案,離北車只要40分鐘,只要1500萬有找 (但你去問才知道原來建案在竹北,是搭高鐵40分鐘到北車) 賣日本房地產的房仲跟你說投資日本房產,年報酬率7%以上 (但他計算時沒跟你說日本手續費/稅很多,扣下來的報酬率約4~5%左右) 政府跟你說改朝換代後失業率比前朝下降了X% (但他沒跟你說他比前朝多花了X億/年,開了上萬個政府約聘職缺) 某家企業公佈X季財報時EPS仍為正數 (但他沒跟你說本業已轉盈為虧,EPS是靠處分投資的股票而為正數) 上述的例子只是生活中的小部分 他們公佈的數據都沒錯,問題是在於背後的計算基礎 通常老闆要什麼結果,下屬就會想辦法弄出符合老闆要的數據 所以身為管理者,釐清數據背後的真相才是更重要的 這也是為什麼管理者最好從基層做起 有基層的經驗才知道如何戳破下屬呈上來的美好數據 從數據中找到問題 回過頭來講股票也是一樣 我個人是偏向長期投資(6個月~3年),每次投資至少賺30~50%以上 短線的新聞/技術線等對我來說只是參考 因為除非你真的有直接的內線,不然新聞/技術線都可以做出來 短線的來來回回進出,到頭來常常會發現都是一場空(或是賺很少) 我沒有在開群組分享股票或授課,請不要來信詢問買哪隻 現在很多股票長期投資都有30~50%以上的利潤 不要想說要等到台股5000點在進場 這是另外一個數據的迷失 除非你是買台指期那種 一般股票的話,股價 & 指數 並非絕對等比正相關 意思是說假設今天指數8500點,中鋼18元 等指數跌到5000點時,中鋼可能還是18元或是18元以上 (上述是舉例,並非推薦中鋼的意思) 而且真的跌到5000點也不會敢買 一定又會想說等跌到4000點再買 人生的時間有限,我常看到許多網友發廢文或是酸文 我是誠心的建議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同樣是過了10年,有的人買了房買了車,甚至房貸都還清了 有的人還在原地踏步,怨天尤人,發廢文挑人語病,或酸別人 人生很現實,把握時間做正經事,早點脫離龜兔賽跑的遊戲 發廢文或酸文看起來噓的人不多,似乎蠻多人認同的!? 殊不知很多人是懶的回(像我連噓文都懶的打,浪費時間) 這也是另外一種數據的迷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148.16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448378082.A.01F.html

11/24 23:16, , 1F
我只能給推了 ^o^
11/24 23:16, 1F

11/24 23:28, , 2F
中肯 有些推文都已經是語言傷害了
11/24 23:28, 2F

11/24 23:28, , 3F
雖然原po的道理很多人懂,但是願意講的可不多,推推
11/24 23:28, 3F

11/24 23:28, , 4F
推一下 懶得回+1
11/24 23:28, 4F

11/24 23:40, , 5F
這作者很強啊XD 9月中推紅茶
11/24 23:40, 5F

11/24 23:42, , 6F
很多財報也是
11/24 23:42, 6F

11/24 23:53, , 7F
何必跟9.2馬迷認真
11/24 23:53, 7F
文章中的舉例並無褒貶DDP或KMT 單純的舉例,只是KMT近7年執政之故,第一個想到的例子就是KMT

11/24 23:56, , 8F
認真中肯加詮釋給推
11/24 23:56, 8F

11/25 00:09, , 9F
11/25 00:09, 9F

11/25 00:15, , 10F
很中肯,另外長期投資有30~50%,很厲害耶~
11/25 00:15, 10F

11/25 00:33, , 11F
推文立馬有酸民 原po神準 哈哈哈
11/25 00:33, 11F

11/25 00:38, , 12F
論述清楚 原po是務實又作法正確的投資人
11/25 00:38, 12F

11/25 00:54, , 13F
大推心態~
11/25 00:54, 13F

11/25 01:05, , 14F
Good
11/25 01:05, 14F

11/25 01:15, , 15F
推認真的回文 內容佳
11/25 01:15, 15F

11/25 01:33, , 16F
11/25 01:33, 16F

11/25 02:39, , 17F
30~50趴的長期投資是有的 而且不算少
11/25 02:39, 17F

11/25 04:05, , 18F
點進去已經浪費時間,沒回的必要
11/25 04:05, 18F

11/25 06:02, , 19F
認真且有理有據的文章
11/25 06:02, 19F

11/25 06:58, , 20F
11/25 06:58, 20F

11/25 07:21, , 21F
11/25 07:21, 21F

11/25 07:47, , 22F
其實你抓2012當原點看匯率也不太對 日圓120只能說是
11/25 07:47, 22F

11/25 07:48, , 23F
20年的均值區域 日圓在這區間波動相當久了
11/25 07:48, 23F


11/25 08:22, , 25F
我也是中長期啊,住套房就是><
11/25 08:22, 25F

11/25 09:12, , 26F
某樓可以教我怎麼看出是馬迷嗎?
11/25 09:12, 26F

11/25 10:17, , 27F
本來就要匯率換算才能比較啊 不然要怎麼比
11/25 10:17, 27F

11/25 10:18, , 28F
一直拿過去的匯率說嘴不知道要幹嘛
11/25 10:18, 28F

11/25 10:18, , 29F
你怎麼不拿台幣以前對美金也是1比25的時候來講
11/25 10:18, 29F

11/25 10:19, , 30F
不爽換成美金 也可以同時都換成韓幣 歐元來比啊
11/25 10:19, 30F

11/25 10:20, , 31F
結果還不是一樣 貶值在國際上就代表變窮很難懂嗎
11/25 10:20, 31F

11/25 10:21, , 32F
不換成同樣幣別 你要怎麼比大小 30萬日幣vs10萬台幣
11/25 10:21, 32F

11/25 10:23, , 33F
說日幣狂貶50%.那你怎不說那也是日幣2007年以後先狂
11/25 10:23, 33F

11/25 10:23, , 34F
升50% 今天只是貶回2007年之前的水準
11/25 10:23, 34F

11/25 10:25, , 35F
你覺得以前薪水換算約3倍的時候 那怎麼不說更以前
11/25 10:25, 35F

11/25 10:26, , 36F
也是不到3倍.日幣比台幣高匯率的時候(1:2.6) 也不過
11/25 10:26, 36F

11/25 10:27, , 37F
才歷史上維持幾年的時間 講得好像以前匯率都這麼高
11/25 10:27, 37F

11/25 10:31, , 38F
真不曉得得同時換成美金到底哪不公平 不換算要怎比
11/25 10:31, 38F
還有 54 則推文
還有 3 段內文
11/26 12:42, , 93F
統計數據的錯誤可能來自抽樣的偏差 調察方法的偏離
11/26 12:42, 93F

11/26 12:42, , 94F
。你拿過去的匯率來說他po的2014年的數據不公平 完
11/26 12:42, 94F

11/26 12:42, , 95F
全沒道理 更是偏頗
11/26 12:42, 95F
你真的還是不了解我的意思 從頭到尾我要表達的,就是數據可以依照你想要的結果來呈現 我沒說leefengyuh網友的資料是錯的,我也沒說我的數據是對的 老闆今天要日本vs台灣的所得是2:1時,你可以拿他的數據 老闆今天要3:1的所得時,你可以拿我的數據 甚至老闆如果要4:1的所得時,下屬還是可以想盡辦法擠出接近4:1的數據出來 (譬如說算出來是3.5:1,然後在4捨5入) 有了解我的意思嗎? 數據是冰冷的,是可以依照你想要的結果呈現 我這篇文章是要跟大家說 別太在意數據,數據是人為算出來的 變數那麼多,你再怎麼算都不可能100%反映實際的情況 所以數據僅是參考,別去計較那2:1還是3:1,並無意義 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 編輯: utaceric (59.120.59.98), 11/26/2015 12:58:27

11/26 15:16, , 96F
你講的是老闆啊 可是人家引用的是日本厚生勞動省
11/26 15:16, 96F

11/26 15:16, , 97F
公信力總夠吧。又不是拿公信力很低的中國。而且引
11/26 15:16, 97F

11/26 15:16, , 98F
用數據又不用花多少時間。就把它過去的文章在複制貼
11/26 15:16, 98F

11/26 15:16, , 99F
上而已。需要花幾3分鐘嗎
11/26 15:16, 99F

11/26 15:20, , 100F
所以今天就算你用ㄧ份4比1的薪資數據出來 跟日本政
11/26 15:20, 100F

11/26 15:20, , 101F
府的2比1差很多。你覺得人家會相信日本政府還是無名
11/26 15:20, 101F

11/26 15:20, , 102F
的你。這就是公信力的問題麻。看的人會自己去判斷好
11/26 15:20, 102F

11/26 15:20, , 103F
11/26 15:20, 103F

11/26 15:44, , 104F
匯率對於國內的影響反應沒有那麼快,
11/26 15:44, 104F

11/26 15:45, , 105F
日幣貶 50%, 同樣的面額在日本買的東西不會變 2/3.
11/26 15:45, 105F

11/26 16:20, , 106F
virtual突破盲點, 但為要求數據的公正,的確是看政
11/26 16:20, 106F

11/26 16:20, , 107F
府數字
11/26 16:20, 107F

11/26 16:21, , 108F
而不論如何"作數據",當我們回頭看數據的本身
11/26 16:21, 108F

11/26 16:22, , 109F
數字是不會騙人的,會騙人的只有文字
11/26 16:22, 109F

11/26 18:09, , 110F
匯率對於跨國比薪水當然是瞬間的
11/26 18:09, 110F

11/26 18:10, , 111F
我今天決定到日本工作5年後希望存一筆錢回來 結果日
11/26 18:10, 111F

11/26 18:11, , 112F
幣忽然給你重貶 你讓你在海外收入的薪資瞬間縮水
11/26 18:11, 112F

11/26 18:11, , 113F
存款縮水 或是你從台灣去日本消費直接瞬間便宜
11/26 18:11, 113F

11/26 18:12, , 114F
匯率本來就是瞬間的東西 原本在台灣年薪150萬
11/26 18:12, 114F

11/26 18:12, , 115F
2012年得到了日本一個300萬台幣的工作 前往日本工作
11/26 18:12, 115F

11/26 18:13, , 116F
做一做日幣重貶 變成只有150萬...那跟你原本在台灣
11/26 18:13, 116F

11/26 18:13, , 117F
的收入有什差別 你不就白出去了
11/26 18:13, 117F

11/26 18:19, , 118F
你今天日本公司開個800萬日幣的薪資給你 在2012年可
11/26 18:19, 118F

11/26 18:20, , 119F
能會吸引你去日本工作 在2015年可能對你根本沒吸引
11/26 18:20, 119F

11/26 18:20, , 120F
力 中間的差別不就是匯率 錢沒多多少幹嘛要出去
11/26 18:20, 120F

11/26 18:21, , 121F
之前澳洲打工為什這麼潮 澳幣超高麻 現在退燒了
11/26 18:21, 121F

11/26 18:22, , 122F
因為澳幣重貶了 對於某些人吸引力就降低了
11/26 18:22, 122F

11/26 18:24, , 123F
如果今天日幣在繼續貶50% 就算日本人能買的東西還是
11/26 18:24, 123F

11/26 18:25, , 124F
還是不變好了 但你覺得 日本薪資吸引得了台灣人去工
11/26 18:25, 124F

11/26 18:26, , 125F
做嗎? 又台灣人會繼續羨慕日本薪資嗎 還是會開始覺
11/26 18:26, 125F

11/26 18:26, , 126F
得日本變得不如自己了
11/26 18:26, 126F
我們做個總結吧,這樣來來回回也累,繼續向前走 twsucks網友你有你的論點,是很好的 我沒有批評你的論點是錯的,包含leefengyuh網友所整理的數據也是 我說了,因為沒有考慮到日幣貶值之影響 所以用leefengyuh網友的數據來論證日本vs台灣所得是2:1 是『不全然公平』,請注意從一開始我就沒有說leefengyuh網友是錯的 因為變數非常多,不只有匯率的因素 BTW,大家對於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想法,看法,這是很好的 有討論才會有互相腦力激盪,才有進步 再說一次,發表這篇文章是要跟大家分享 數據背後的計算方式/基準,比數據本身更為重要 提醒大家別輕易迷失在數據中,這才是重點 比起數據,親身的經驗又更為重要,有用(不過講到這就離題了) 我有時候聽下屬的報告,他們講了好多數據 A部長說依他的資料(數據)評估後,應該要去東莞投資 B部長說依他的資料應該去越南投資,越南比東莞好在... 如果我把眼光放在到底哪個資料是對的,那恐怕永遠下不了決策 因為兩個人的資料都是對的,只是看事情的角度不同,經歷不同 本來本篇文章就不是在爭論到底怎樣算才是對的 因為不會有標準答案,這是無意義的事情 後續的討論已偏離原本發表此文的原意 所以我想就此打住,後續將不再回覆 感謝大家 ※ 編輯: utaceric (114.25.180.68), 11/26/2015 22:19:30

11/27 17:06, , 127F
很公平啊。他每個數字都有標示年份 哪來不全然公平
11/27 17:06, 127F

11/29 02:07, , 128F
某樓講很多 但還是跟版主講的脫勾
11/29 02:07, 128F

11/29 02:13, , 129F
『數據是可以量身訂做』 話說版主打相反XDD
11/29 02:13, 129F

12/01 00:20, , 130F
所以你是說日本政府量身幫自己打造這麼爛的數據嗎
12/01 00:20, 130F
文章代碼(AID): #1ML7xY0V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L7xY0V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