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 那些台灣軟體產業所缺少的–心有戚戚焉

看板Soft_Job作者 (顯影)時間12年前 (2011/10/25 17:50), 編輯推噓3(308)
留言1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52.127

10/24 12:18,
1人RD
10/24 12:18

10/24 22:15,
VSS通常都是老RD不願意改變使用習慣...
10/24 22:15

10/25 01:24,
推一個,重點在流程,流程不對,版本管理軟體一樣搞死人
10/25 01:24

10/25 09:52,
工作經驗... 第一間:VSS 第二間:ClearCase 第三間:沒有!
10/25 09:52

10/25 09:54,
但是最賺錢的是第三間... 不過後來我架SVN給大家用了~
10/25 09:54
這一系列看下來真是心有戚戚焉... 小弟第一間公司是間頗具規模的公司,但版本與Bug管控=>沒有! 後來在客戶要求下,是用Excel...XD 個人是覺得版本控制有兩個目的: 1.功能區分 2.Bug管控 老一派的工程師總覺得這些玩意礙手礙腳,覺得那是老闆或大頭拿來盯人的工具。 (事實上他們也這麼做了...) 在一間股票上市上櫃的高科技公司,推這個居然推不起來 XD 後來轉到一間小公司,在主管與老闆支持下,架了個簡單的BugZilla。 我可以說,這種東西絕對對大家都有幫助! 各部門都能在第一時間通報Bug,省去以往溝通上的問題。 例如以前:FW發現有EE的問題,要從三樓跑到四樓找EE,找到後要花30分鐘吵架,EE才會 承認這個問題是屬於他們的。有時候還要把ME拉進來,大家再吵個30分鐘,確定這 個狗屁Bug到底是誰家的,這時候你花了一個小時,才能從這個根本與你無關的Bug 脫身。 現在:Bug上系統,一開始雖然我們認為這是EE的問題,但其實ME與EE都收到信,EE發現問 題不屬於他們的,他們會轉給ME。當然,ME可能在第一時間就意識到這問題其實是 他們的,在EE通知他們前,他們可能已經處理好了! 還有,絕大多數老闆、主管與工程師,都視Bug為財狼虎豹;但是其實Bug是很重要的! 一個系統好不好、穩不穩定,就是看測試期間測出的Bug數量與內容來決定! 比如說我做一台汽車,從開發到量產有1000個Bug,你說你做一台飛機,只有10個Bug, 那你會敢買那架飛機嗎? 一個產品越複雜,Bug就一定越多。因此當我們要做一個產品時,我們就能預估它應該要 有多少個Bug,也因此我們能夠過以往修正Bug的速度,來推測產品完成的時間表。也能 透過Bug的數量,來推測產品的成熟度。 此外做軟體的最吃虧的就是績效難以評比, 此時Bug就可以拿來量化了,我們可以透過解決了多少Bug,來評估個人或是Team的績效。 解決Bug的方法甚至可以申請專利,替公司或是個人取得額外的利益。 無奈的是絕大多數公司(尤其傳產),見到Bug都像鬼一樣, 只要有人跟我說,我們的產品不能有Bug或沒有Bug,我就知道這個人沒Sense... 這世界上沒有沒Bug的產品,多或少而已。 這種口號留給消費者吧... 事實上如果是代工性質的產業,對客戶來說有版本控制或是Bug回報也是很重要的。 因為客戶只知道我給你錢,你把我要的東西做出來就對了! 當案子Delay時,他們會覺得你欺騙他們,因為你跟他們說一切順利,沒有問題, 但是時間到了,東西卻出不來?!(尤其是美國客戶) 現在很多大廠,你要幫他代工,可以,但是他們會看你的公司,如果沒有一個完善的管理 系統,他們便會很慎重的考慮合作的問題(尤其是日本客戶...毛很多) 最好的情況是,你的系統客戶也能上,這樣客戶能隨時追蹤專案的情況, 客戶會覺得他們什麼都知道,自然也不會來煩你。 (你才不需要三不五時接待從日本飛來的超級工作狂, 或是從美國飛來不知道是出差還是觀光的觀光團) 同時客戶也會知道案子難易程度,一旦發生Delay,他們也能夠接受,因為他們能從系統 上知道,這個案子比他們想像中難,有的時候甚至他們還會覺得賺到了(還好這案子是外 包,不是自家花時間做...)。 善用管理系統優勢: 1.提升部門間協調 2.客戶交流窗口 3.掌握專案進度 4.工程師自我時間安排 5.部門/工程師績效依據 不過話說回來,這種東西應該是PM在建立的,怎麼好像都是SW工程師在搞...=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1.209.12

10/25 18:44, , 1F
可是我覺得Bugfix跟個人績效結合,在東方人的公司,可能會
10/25 18:44, 1F

10/25 18:44, , 2F
導致很可怕的結果...
10/25 18:44, 2F

10/25 18:50, , 3F
因為軟體在台灣被人瞧不起.隨便就好.有硬體代工就好,爭那一
10/25 18:50, 3F

10/25 18:52, , 4F
點點的毛利,軟體工程?那是啥?隨便就好,能作出就行,我現在的
10/25 18:52, 4F

10/25 18:53, , 5F
公司就是這樣子搞,花更多時間在無謂的加班?很無奈...
10/25 18:53, 5F

10/25 22:59, , 6F
拿解Bug數當績效...除非解Bug的和寫Code的不同人
10/25 22:59, 6F

10/25 23:01, , 7F
否則就是變相鼓勵寫Bug出來解...
10/25 23:01, 7F
不可能,一個專案都有一個合理的Bug數量範圍,多或少都看得出來。

10/25 23:02, , 8F
就算不要想的這麼黑暗, 採用這種方法評估也很奇怪...
10/25 23:02, 8F

10/25 23:04, , 9F
今天有人寫Code前思考較謹慎, 交給測試測Bug比較少
10/25 23:04, 9F

10/25 23:04, , 10F
難不成他的績效比較不好嗎...
10/25 23:04, 10F
所以我才說評估包括整個團隊,否則誰願意花時間解超級大Bug? 這種東西是主管給老闆看的,讓老闆知道SW Team在做什麼, 因為搞軟體是沒有實體的。不像ME或EE看的到摸的到。 反之,如果一個主管還要靠這種東西, 才搞得清楚自己的人在做什麼,那我看這主管也大有問題...

10/26 13:50, , 11F
請問原Po方便透露,Bug的數量要怎麼估計嗎?
10/26 13:50, 11F
指哪方面的? ※ 編輯: rv180 來自: 125.231.213.10 (10/27 14:57)
文章代碼(AID): #1EfePqLI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