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發球

看板SoftTennis作者 (心落白雲無盡處)時間15年前 (2009/05/05 10:2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acidbase (cal)》之銘言: : 發球是我覺得本隊最弱的二環之一, 另外一個則是反拍 : 所以我想跟大夥兒討論一下, 也歡迎中低年級一起來談談 : 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 大一才開始學軟網, 技術都是學長姐教的, 或是自己感覺出來的 : 我的心得, 跟教科書上寫的絕對不會一樣, 錯誤一定很多 : 但是打贏打輸這麼多場比賽, 大概還有點用處 : 我把發球分為三種: 高壓發球、切球、正擊發球 : 高壓發球:軟網的高壓發球甚少球勢威猛,快球落地,速度就變慢, : 因此很少有人把高壓發球當作是必勝的武器。好的高壓發球必須配合 : 準確的落點,發在T字點或是邊線,才有得分效果。 : 最好是發在對手的反拍位置, 攻擊力/防禦力都最好 : 現役選手以淡江張雋賢/高橋大祐做得最好 另外推薦安井學長,不過別叫他示範,很傷腰的。 : (A) 高壓發球還可以分成二種: : -top-spin:上旋發球,球拍摩擦球的上緣,由後方向前帶動, : 讓球快速向前或是側向旋轉,落地之後會突然跳高, : 或是突然跳開(李昌鴻學長的落球點準確奇佳) 上旋發球的模範另外推薦校友邱泓文學長, 拉拍動作小,但進球率穩定,控制度高,速度與威力卻沒有變弱, 最重要的是切球的感覺很明顯,適合當作教材。 : -降低高度發球:這是一種奇怪但是簡單的發球法,擊球高度遠比高壓發球低, : 揮拍時手肘彎曲猛力揮擊,就像是不會發球的初學者。由於擊球點低, : 因此進入發球區的角度平緩,反而彈跳不高,具有一定威脅性。 : (羅新台是代表人物) 學長這裡所說的降低高度發球指的是應該是平擊高壓式的發球, 之所以降低高度,大多是因為握拍姿勢不變,還維持正拍的握法, 擊球時難以將整隻手臂如同一般高壓發球將手伸直增加力矩, 一般而言,高壓發球在握拍上會有一定的調整,接近於刀板握拍, 因為這樣手腕處於最靈活的運動角度,可以在擊球時順勢帶一下手腕, 增加球的威力,或是微調擊球角度變成不同程度的上切球、上旋球, 但是初學者要練這種發球有一定的難度, 包括手腕施力協調度不足、發完之後換回正常握拍不夠快、擊球點不容易掌握等, 因此大多會降低擊球點,從平擊高壓式發球入手, 「揮拍時手肘彎曲」的原因就是如上述沒有調整握拍、手伸不直的關係, 這種發球的優點就是不用調整握拍、擊球點低容易掌握,因此相對穩定度就高, 缺點是變化少,力量極限相對低。 : 標準的高壓發球可以請宜靜,頂翔示範,動作很漂亮,小皮和上閎的也還可以 小皮的發球主要偏向側旋,偶而也有上旋,可以從擊球後的揮拍角度來判斷, 宜靜跟頂翔屬於典型的高壓發球,切旋的程度較低, 擊球時大多平擊下壓,因此速度快質量重,不過頂翔偶有上旋,會飄。 : 這種發球最大的缺點就是彈跳高度太高,對手很容易攻擊 : 我自己覺得,高壓發球要多往前推一點,進球率就可以提高 : 稍微摩擦球的上緣,落地後就會突然跳高,常常可以嚇到建明 :) : 高壓發球需要一段時間好好練習, 否則發不好, : 因此很多人會把擊球高度降低 : 譬如陽明升苗學姊的發球, 擊球點就不高, 特別的是她會稍微摩擦球的左側, 讓球旋轉 : 我在場邊看她發球,常常覺得她發不進,奇怪的是不僅能進而且球路會彎曲 : 我建議初學者發球不要離地,裕清每次發球就會像nike標誌一樣作出雙腳開叉 : 如果你這樣做,會影響平衡,反而發不進 高壓發球其實可以硬網的發球為借鏡,不過動作不用那麼誇張,出力不用那麼大, 因為就像昌中學長前面講的,球一落地速度就慢了,快也沒用,落點跟角度才是重點, 至於裕清學長的青蛙腿,不過就是為了施力跳躍,提高擊球點、增加下壓威力, 跟Roddick的發球是一樣的原理。 不過我覺得平衡關係不大,但是擊球點常因跳躍的動作而跑掉。 拋球太高或太遠-->跳躍、腳步前跨或後退-->動作走樣-->擊球點跑掉-->發不進 : 這點要請宜靜來說明一下標準的發球動作 宜靜的發球帶有硬網的影子,我覺得孟潔跟益帆的動作比較符合, 或是琦雅的上發也是觀摩對象之一,只要她別常常把球拋過頭。 : (B) 切球:首先要有一個觀念,軟網球會因為強烈形變而在落地時有大幅度的 應該是旋轉導致落地轉折吧!? : 轉折彈跳,稱為切球,切球可能是上手的, : 也有可能是下手,以下手姿勢居多。 : -下手切球:通常會持短拍削擊球的側邊(杜建明、劉得楷、陳坤麟是代表人物), : 也有持長拍來削球的(逢甲的小翠學妹) 握長拍低手切球首推逢甲校友彭炯昇學長 : -剁球;像砍柴一樣,正面削擊球的後方,使得球向後旋轉, : 落地後劇烈反彈(李信德學長是代表人物) : -上手切球:其實國小小朋友有所謂天龍八切,切球本來就是玩出來的球技, : 上切其實是劇烈的top-spin上旋發球,甚至配合手臂下帶的角度 : 會打出蛇球(代表人物甚少,因為不常練之故,大夥兒的進球率很低, : 林煜鈞、張晏瑞、黃頂翔、李信德都曾經發過) : 老實說, 我不會發切球 : 很長一段時間, 切球在乙組中消聲匿跡, 好像絕世武功遁入山林 : 各校的切球馬馬虎虎, 所以我認為切球難練易破 : 就像裘千尺的無情丈夫公孫止的閉穴功夫,沾葷就破了,難練易破,沒什麼用 : 所以我不練 : 但是在那個男生不切球的年代, 女生乙組卻以政大切球, 橫掃天下, 她們用剁的 : 在拉球的過程中, 加入一二顆剁剁切球, 擾亂節奏, 改變擊球點 : 就讓 "所有" 乙組女生無法破解, 真是一件令我火大的事 : 其實妳去外面跟媽媽打, 她們就是用正剁,反剁來讓妳不好打 : 所以會切球對女生是很有破壞性的 : 男生的切球是由逢甲開始復興,直到現在台大有半數男生都有切球技術 : 建明,阿山更是雙切球的好手 : 真是不好接 : 切球是球感的極致表現, 而且你要貪玩多玩才切得好 : (C) 正擊發球:其實就是最簡單的正手拍下手發球,初學者通常以此入門。 : 這種發球的極致是快速揮拍spin,平擊球進入發球區,球速很快, : 旋轉強烈,落地後會往前衝去,壓迫對方 : (此項發球是淡江女隊傳統,代表人物是陳怡燕學姊) 嘉珣也很厲害而且跟怡燕學姐是不同的型, 怡燕學姐spin為主,嘉珣平擊為主。 : 很多人把下手發球當作是二發, 以為沒啥威力 : 但是你可以自己試試看,用勁用力旋轉,入球相當快速,不亞於高壓擊球 : 一直以來只有淡江女生隊把這技術發揚光大, 十幾年來代代相傳, 頗有威力 : 不知道為何其他女生不練 @_@ : ==================== : 發球是比賽的開始, : 發球double,就免費奉送一分;發得不好,除了奉送一分,還浪費自己力氣 : 好的發球要配合場地, 硬地, PU, 紅土都不太一樣 : 乾地, 溼地, 有風也不太一樣 : 其中我特別要指出的是雨天發球 : 軟網以斜角接觸到溼地, 就會加速, 變低, 滑出去 : 速差相當明顯, 往往能一擊必殺 : 關鍵在角度, 而不是速度, : 因此上手發球最能利用這種好處 : 但是不可以像胃藥的二發,高緩垂直落地,沒有角度,無法加速,非常容易被人攻擊 胃藥的二發還是沒進步嗎? 動作小一點,球不要拋太高,往前推出去就會進了。 : 上手發球只要平擊進球,球不用快,自然會滑,輕鬆得分 : 我曾經以為剁球式發球, 在溼地不會有加速效果 : 結果幼佳可欣在中正大學大專盃對上政大學妹, : 對方用剁球式發球,我在場邊看,一樣會滑 : 但是幼佳那種側切球,高緩落地,反而不會滑 : ==================== : 發球還有很多竅門,首先各位要找到一個發進的好方法, : 不會進,就多練二顆吧 : 僅以此文歡送哲溥隊長, 預祝穎厚隊長未來幸福 切球落地之後彈跳的高度主要受到在空中移動的弧度所影響, (邏輯上可能不是這樣,不過這是臨場用來判斷的有效方法) 弧度越大,落地之後彈跳越高, 建明與阿山的切球之所以威力極大, 就是因為他們的切球大多是以很低的高度飄過網,飛行弧度很平, 落地之後就跳的不高, 馬力圭的切球彈跳較高,除了因為接近平切的關係之外,飛行弧度大也是關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4.136.220 ※ 編輯: lugu 來自: 125.224.136.220 (05/05 12:58)
文章代碼(AID): #19_wEnpt (SoftTenni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討論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討論
文章代碼(AID): #19_wEnpt (SoftT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