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揭露原民台「假承攬真雇傭」亂象

看板Salary作者 (145×154÷DB7)時間5年前 (2018/07/14 21:07), 5年前編輯推噓8(1025)
留言17則, 1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RIVDiLR ] 作者: Orfenok (XIX)THE SUN.)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揭露原民台「假承攬真雇傭」亂象 時間: Sat Jul 14 20:58:16 2018 1.媒體來源:報導者 2.完整新聞標題: 「什麼都沒有...一個員工之死,揭露原民台「假承攬真雇傭」亂象 3.完整新聞內文: 沒有三節獎金、沒有勞退、沒有特休、沒有加班費、沒有升遷管道,連工會都無法加入, 原本適用於包工或接案的承攬契約,卻成黑心雇主節省人事成本的巧門,甚至由國家預算 捐助成立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支持的原民台,都帶頭剝削底層勞工。日前, 一名原民台「承攬員」病逝,零喪葬、零撫恤,「什麼都沒有」的淒涼境遇,讓原民台「 假承攬真雇傭」的問題浮上檯面。 穿著白色帽T的大男孩雙手放在胸前,若有所思地看向遠方,背上一對巨大翅膀,頭上的 光圈閃閃發亮,就像一個天使的模樣──這是Ati臉書最近一則公開貼文,圖片下方「 Farewell告別派對」的文字說明了貼文主旨:一封Ati告別派對的邀請函,同時也是Ati的 訃聞。 從貼文下滿滿的悼念文字不難看出親友的震驚與不捨,在原住民族電視台(以下簡稱原民 台)廣播部擔任製作人的Ati,4月初因肺炎住院,期間進出醫院數次,4月22日因掛心手 邊工作而急著出院,卻在隔日上班等車途中因呼吸窘迫暈倒,由路人發現後送至加護病房 接受插管治療,最終於5月13日辭世。 Ati的人緣極佳,告別式由一群摯友主辦。靈堂前,幾位朋友紛紛聊起他們印象中的Ati。 「Ati很愛他的工作,唯一比較有顧慮的就是擔心自己是漢人,沒辦法一直在原民台做下 去,」朋友A說。 朋友B則想起,向來樂觀正向的Ati在進入原民台後曾有一段時間鬱鬱寡歡,朋友們問起, 他說合約快到期了,不確定隔年還有沒有工作;大家鼓勵他不要放棄,努力下去一定會有 好結果。而後聽到Ati成功續簽了下一年的合約,B和其他朋友紛紛恭賀Ati時,Ati卻幽幽 地說了一句:「但我什麼都沒有。」B記得當時她不斷問Ati不是已經續約了嗎?怎麼會什 麼都沒有呢?Ati仍只淡淡地說:「雖然續約了,但我還是什麼都沒有。」 原民台承攬員工高達3成 「什麼都沒有」,不僅僅是Ati的心聲,更是多數原民台承攬員工的心情寫照。目前行政 院原住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底下的原民台及廣播共有250名員工,其中70多人和 Ati一樣是以「自然人承攬」晉用的勞工,承攬員工比例高達3成。 原民台小檔案 原住民族電視台是亞洲第一個原住民專屬電視頻道,也是第七家無線電視台,其核心價值 在於維護原住民族傳播權及文化自主權,目前由原民會捐助成立的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 會(以下簡稱原文會)經營。 過去,原民台曾由台視、東森、公視代為營運,當時編制數為100人,於2014年改由原文 會經營,增設製作工程部、行政管理部、文化行銷部、東部新聞中心,更於2017年8月起 新設「原住民族廣播電台」,今(2018)年初又再擴編中部、南部、族語3個新聞中心。 儘管組織發展速度極快,不過正職編制仍只有區區185人。 像Ati這樣非原民台正式編制的承攬員工,生病時無法接受公司的救濟金補助,病逝也無 法領取公司3個月薪資的喪葬費及6個月的死亡撫恤,他們連被認定為「職災」的資格都沒 有(註)。 Ati住進加護病房時,廣播部曾為Ati發起募款活動,《報導者》記者取得一份原民台內部 會議的文件,上面寫著Ati為承攬人員亦非工會會員,無本會(指原文會)與工會的救濟 金補助,為了讓Ati能專心治療,將發起募款,並將募款金額全數用作醫療費用,募款活 動雖是同事們的一份心意,卻也血淋淋地揭露了「承攬人員」與正職的差距有多大。 同樣工作量與受指揮,卻沒假沒保沒福利 記者採訪其他原民台承攬員工工作狀況及福利時,「什麼都沒有」是訪談中最常出現的句 子。 「我們沒有加班費啊,三節獎金、年終獎金、特休、年假啊,也是只有正職才有;我們『 承攬』是什麼都沒有,只有薪水,就這樣子,什麼都沒有,」在原民台工作3年多的部落 青年阿曼(化名)說。 阿曼對於部落事務相當關心,大學畢業在外工作一段時間後,聽朋友說原民台有缺額,基 於幫族人發聲的熱情,就很開心地加入原民台工作。不過在工作一段時間後,阿曼才發現 這份工作的保障並不完整... 儘管承攬和正職員工的工作內容沒有不同,但承攬員工不僅沒有三節獎金、不能申請加班 費,也沒有特休假,只能透過加班來換補休。阿曼提到,某次申請貸款被要求出示勞健保 證明時,他才發現原來公司一直都沒有幫他投保勞健保,也才知道,承攬員工必須自己到 職業工會加保,每個月勞健保費又多出一千多元的開銷,也比薪資相同的正職同事多付了 一倍以上。 除此之外,正職出差每天都有固定的膳食費,但承攬員工卻要實報實銷,如果沒有收據就 必須將款項繳回。阿曼曾聽說,某位承攬同事之前到菲律賓的小鎮採訪,因為沒有蒐集收 據被公司要求吐出4萬元的差旅費,儘管後來以專案方式解決,仍讓阿曼現在一聽到出差 就怕,很擔心處理不好就要賠錢。 (表格圖)原民台正職與承攬人員待遇差異 每年福利待遇相差逾10萬 承攬和正職的差異到底有多大?根據原文會企業工會的統計,假設以月薪35,000元計算, 一年下來光是三節、年終、勞健保、特休等各項待遇差異便高達12萬多,更別說是加班費 、特休假、婚喪假及升遷等其他福利,一旦被裁員(不續約)也無法領到資遣費及失業給 付,而承攬一旦碰到職災等問題,更會因「沒有雇主」而求助無門。 實際上,「承攬」一般指的是業主直接將工作發包給接案者,以「工作完成的狀況」計酬 。這樣的工作型態在工地相當普遍,好比直接約定50萬元讓包商完成整間房子的裝潢,或 針對個別的接案者,提出完成一個網站多少錢、完成一篇稿件給多少錢的合約;工作者可 以自由決定工作方式及工作時間,業主無權干涉工作者如何完成工作。 由於接案者相關的義務及保障僅仰賴一紙合約,且接案者不受業主的指揮、監督,兩者的 關係並非《勞基法》保障的僱傭關係,而是回到《民法》規範。若是由包商承接了標案, 再交付給底下員工執行,則包商和底下員工為僱傭關係,底下員工仍受《勞基法》保障; 但若是原民台採用的「自然人承攬」,等於員工個人為接案者,在這之中,「雇主」的角 色就消失了。 問題是,Ati生前負責了廣播部9個節目,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公司內部甚至有Ati簽到 簽退的單子,Ati的工作內容和其他同事沒有太大差別,同樣必須接受主管的指揮,這樣 子還算是「承攬」嗎? 原文會工會(以下簡稱工會)主張,Ati和原民台其他承攬員工都是很明顯的「假承攬、 真僱傭」,日前工會在董事會提出希望Ati能比照正職的撫卹規定,已獲董事會同意,現 在正進一步招募承攬員工入會,希望能爭取將全數承攬都納編為正職。 神祕的員額數 承攬納編為正職有多困難?阿曼說,曾問過行政部的人什麼時候承攬才能有正職的福利, 行政部門的人也很無奈,說只能等看看什麼時候情況會有改善;而他曾看身邊的人等了5 年才成功轉正職,儘管主管時常說只要好好做就有機會轉正,但他悲觀地說那都是騙小孩 的,「組織章程員額數很少,你要讓大家變正職,除非修改原文會的組織章程,你要增編 才有辦法。不管和誰聊起承攬問題,「員額」都是關鍵字。「員額」像是一張巨大的緊箍咒,貼在原 文會頭上,讓底下的承攬員工只能認命。 「但是實際上基金會可能員額根本也沒有滿啊!」工會祕書黃亭勻忿忿不平地說,目前原 民台正式員額應是185人,但原民台現有的正職(包括留職停薪者)也只有174人,明明仍 有11人的差額,原文會卻遲遲不願意讓承攬轉正。 工會董事牯慕瓦旦則是連「員額」的說法都存疑:「我自己覺得員額根本不是問題,那個 只是一個搪塞的藉口,那到底是誰訂的?我到現在都問不出來,問基金會也沒人答得出來 ...以前主管跟我講說好像是監督管理要點,但我去查根本都沒有啊!我們設置條例更沒 有,所以那個員額是從哪裡來的?根本沒有。」 Ati病逝後,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針對公私部門非典型勞動現況進行討論,會上原民台濫用 自然人承攬成為焦點。卑南族立委陳瑩質詢時指出,原文會設置條例並沒有明訂員額限制 ,原文會應該視業務狀況做調整;立委林靜儀也質疑承攬員工接受原民台的指揮監督,有 違反《民法》第490條「定作人不得指揮監督承攬人」之嫌,要求公共工程委員會及勞動 部於5月底前釐清,原民台是否濫用承攬。 外包求救的背後,到底哪裡出問題? 距離林靜儀所訂下的期限已過了一個多月,林靜儀說勞動部給的回覆是須依原民台專業需 求,而在原文會的網站上多了一則名為「人力資源盤點與策略規劃服務研究」勞務採購案 的招標公告,顯然是想直接將立委們所要求的「人力資源盤點」工作再度外包出去,令林 靜儀大呼為什麼原文會不好好正視自己內部的人力需求,只想以拖待變,她並說未來不排 除利用審預算時要求原民台將承攬員工轉為正職。 原文會工會董事牯慕瓦旦(右2)與理事長吳趙隆信(右1)到原民會抗議陳情。(攝影/ 余志偉) 原文會工會董事牯慕瓦旦(右2)與理事長吳趙隆信(右1)到原民會抗議陳情。(攝影/ 余志偉) 7月13日早上,工會與台北市產業總工會赴原民會前抗議原文會濫用承攬,希望原民會能 善盡主管機關職責,要求原文會盡快將所有承攬人員納編,不要和原文會互踢皮球。 記者會上,牯慕瓦旦拿著麥克風高呼,北部新聞中心的記者有8成都是承攬,上個星期有 一位承攬攝影遭到燙傷,但因為承攬不像正職有3天帶薪病假,又怕丟工作,看完醫生只 能繼續回去上班。她並擔憂承攬記者可能因害怕無法續約,而侵害新聞自由,多次詢問原 文會卻得到「員額受到原民會限制」,但原民會於立法院卻總以「用人是原文會職責」回 應。她希望原民會能說清楚,員額限制的依據到底是什麼?誰能負責納編業務? 對此,原民會教育文化處處長陳坤昇受訪時表示,員額限制並非原民會規範,應是寫在原 文會自己的組織要點中,納編問題仍須回歸原文會自己的人力需求,若是原文會評估後認 為人力不足,應自行修改組織要點,顯然介入意願不高。在現場記者不斷追問下,陳坤昇 鬆口表示,原文會目前對承攬的管理方式已違反《民法》「不得指揮監督」的相關規定, 但並未承諾是否積極介入改善,僅說過去勞動部曾要求原民會督促原文會,原民會也已要 求原文會提出改善方案,預計9~10月間會完成,但一切要等原文會完成人力盤點。 記者會後,工會成員也赴原民會向陳坤昇表達訴求,陳坤昇不斷強調原民會僅捐助經費給 原文會,無法介入原文會組織運作,僅能發文要求改善,工會對於陳的說法並不滿意,雙 方並無太多共識。 員額限制到底寫在哪裡?據記者實地調查,不論是在《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監督管理要點》、《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設置要點》都找不到員額數字,唯 一最接近的是《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組織要點》第4點的「本基金會組織架 構及編制,如附表一、附表二所定。」然而,網站上的公開資料並沒有附表一及附表二, 因此仍無法確定確切的員額限制是多少。 詢問原文會副執行長章俊博185位的員額限制究竟是寫在哪裡?他聽了一愣,並回答「這 部分我沒辦法做回答」,記者進一步追問是否可以經由董事會做調整,他也沒有正面回答 ,僅說董事會都知道員額限制就是185位,原文會已聽到工會全數納編的訴求,但目前由 於還在做人力盤點,這部分要等完成人力盤點後與主管機關原民會討論後再做決定。 而針對原文會是否為「假承攬、真僱傭」一事,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專門委員黃琦雅指出, 過去曾發現原文會徵才公告中看到記者工作包括「採訪、寫稿及其他長官交辦事項」,若 是承攬記者也須完成長官交辦事項,已是明確的僱傭關係;6月初勞動部已發文給原民會 ,要求原民會協助了解並輔導,也同時將公文發給台北市勞動局,表示若有承攬員工個人 權益受損事項向台北市政府申訴,應予協助,並可透過勞檢等方式督促原文會改善。她並 表示,目前還沒收到原文會的回覆。 在原民會及原文會互踢皮球之下,勞工部門主管機關也是「被動處理」的態度,承攬似乎 已是個難以解開的結,難道法令上面沒有任何方式解決嗎? 派遣專法要等到何時? 中國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李健鴻表示,若是像原民台的「自然人承攬」,目前勞動 法令中僅有《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有針對承攬狀況要求雇主責任,但在勞動條件上幾乎 沒有相關保障;而在公部門限制派遣人數的狀況下,許多公部門開始透過派遣公司當承包 商的方式來做「假承攬、真派遣」。李健鴻認為,應訂立派遣專法來嚴格限制假承攬的狀 況,但他同時感嘆在目前國內勞資雙方接反彈派遣專法的狀況下,專法目前沒有共識,非 典勞工只能繼續被剝削。 實際上,原民台的承攬案例也是非典濫用脈絡下的結果。最常代表工會出面爭取承攬工權 益的牯慕瓦旦說,早在原民台還未脫離公視的時候,她當時也在公視做了8年的派遣,她 還記得當年曾希望跟正職一樣有年終獎金,最終派遣公司竟然做出「直接預扣每個月薪水 留作年終獎金」的決議,那時派遣工們彼此只能自嘲「就當作先存錢吧!」而當時公視派 遣工會反派遣運動打得風風火火,原民台脫離公視後也顧忌社會形象不敢使用派遣,沒想 到最終竟然想出勞動條件更糟的「自然人承攬」方式。 「看到他們讓我想起自己年輕時...我覺得他們很可憐,因為他們很多可能第一份工作在原民台,可能剛畢業,對自己的族群 很有抱負。」過去長期擔任非典工作者的牯慕瓦旦最能理解承攬勞工的心聲,而現在她也 正在為承攬勞工爭取權益的路上,希望年輕員工都能有個正職的工作,別再走她走過的路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www.twreporter.org/a/death-of-a-contractor-ipcf -- 這文真的長..還用了不支援BBS的字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119.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31573100.A.55B.html ===== 這就是和之前郵局的玩法一樣的 自然人承攬 這種就是勞健保自己扛,福利權利全部沒有的玩法 自然人承攬的地位比派遣還低 一直在說的派遣勞工保護法,在勞動部長的阻止下,連立法院都送不了 這種更下三爛的自然人承攬的玩法也管不了 事實上不能阻止自然人承攬就是因為用這招都是政府機關和公法人,怎麼可能禁.. ※ 編輯: notepad67 (1.160.102.252), 07/14/2018 21:11:20

07/14 21:48, 5年前 , 1F
自己愛簽愛做的
07/14 21:48, 1F

07/14 22:02, 5年前 , 2F
那被詐騙的是不是要說,愛接電話難怪被騙嗎?太笨難怪被
07/14 22:02, 2F

07/14 22:02, 5年前 , 3F
騙嗎?太貪心難怪被騙嗎?走在路上要說,活該遇到嗎?
07/14 22:02, 3F

07/14 23:51, 5年前 , 4F
樓上 一年就算了 可是是他自己願意續簽的 明明可選擇離開
07/14 23:51, 4F

07/14 23:51, 5年前 , 5F
的...自己也有問題
07/14 23:51, 5F

07/15 02:23, 5年前 , 6F
QQ
07/15 02:23, 6F

07/15 06:54, 5年前 , 7F
真可悲..明明法規不完善卻還是一堆人檢討受僱者..
07/15 06:54, 7F

07/15 07:39, 5年前 , 8F
搞不好檢討受害者可能有受到資方命令來的
07/15 07:39, 8F

07/15 09:52, 5年前 , 9F
政府不敢檢討啦 檢討下去還得了
07/15 09:52, 9F

07/15 09:53, 5年前 , 10F
那詐騙當例子根本不一樣阿 詐騙真的多是貪心
07/15 09:53, 10F

07/15 09:55, 5年前 , 11F
這問題政府應該要有所作為
07/15 09:55, 11F

07/15 12:19, 5年前 , 12F
這不是版上最愛說的「奴」嗎 自己不逃就變成我們檢討被害
07/15 12:19, 12F

07/15 12:19, 5年前 , 13F
員工?真的好笑
07/15 12:19, 13F

07/15 13:19, 5年前 , 14F
勞動部自己就一堆假承攬真僱傭@@
07/15 13:19, 14F

07/15 19:33, 5年前 , 15F
不要說承攬怎樣爛,自己要簽下去的
07/15 19:33, 15F

07/16 02:41, 5年前 , 16F
:(
07/16 02:41, 16F

07/21 10:27, 5年前 , 17F
不就約聘人員
07/21 10:27, 17F
文章代碼(AID): #1RIVL_Sb (Salary)
文章代碼(AID): #1RIVL_Sb (Sa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