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2013聯合利華儲備幹部面試心得分享

看板Salary作者 (^^)時間11年前 (2013/05/14 19:40), 10年前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greenblue (綠藍)》之銘言: : : → Klassic:還有到底什麼叫做"頂級外商"?? 小弟也想知道..謝謝1 05/14 12:25 : : 推 LosGatos:年薪破兩百 05/14 12:32 : : 推 chinesechang:不用執著於頂級外商的定義,沒有公認的標準。一般來 05/14 12:38 : : → chinesechang:說,公司營運狀況良好,在該領域有領導性地位,我想 05/14 12:39 : : → chinesechang:用頂級這個詞來形容不會有太多人反對。 05/14 12:39 : 趁假期結束之前回一篇好了 : 前面有人提到頂級外商 : 這些概念性的東西, 其實有職場經驗後可算是工作市場的普通常識 : 但自己接觸的很多大陸學生對於工作市場的行情在畢業前就已經了解得很透徹 : 碎碎念一下 參雜一些大陸職場信息 : 不足的部分請其他強者請補充 : 針對校園招聘而言, 一般認知得好/大公司可以概分為下 : 1. 金融類 : 1-1 投資銀行 : 在校園招聘的等級中, 投行的起薪說第二的話, 大概沒有人敢說第一 : 主要玩家是華爾街的金融巨頭, 像 : GS / BOA Merrill Lynch / JP Morgan /UBS / CICC…… : 有非常嚴重的名校情節, 而且只要名校裡面最好的 : 難度指數: 5★ : 1-2 Hedge Fund / PE /VC : 跟私募/避險/主權/創投基金有關的工作, 非常少出現在校園招聘中 : 如果說有行業可以跟投行PK話, 那就是這些基金大鱷了 : 除了上面投行有私募部門外, 也有很多有名的基金, 像 : Black Stone/ KKR/SoftBank/IDG/3i/TPG/…….. : 很多手上現金滿滿的公司也會有類似的直投部門 : 像google venture, Microsoft, LVMH……. : 他們很多不是上市公司, 也不是世界500強 : 可卻是全球很多投資或實業的幕後推手 : 難度指數: 破表 : 2. 諮詢顧問類 : 僅次於投行的頂尖行業, 不過好壞之間的薪水差距也很大, : Mckinsey / BCG / Bian / Oliver Wyman / Roland Berger / Monitor / IBM GBS……. : 很多人把這個行業當作申請頂尖MBA的挑板 : 難度指數: 4.5★ : 3. IT 頂尖公司 : 就是大家所熟知的Google/Microsoft/Facebook/T.I./adobe 之類的公司 : 高等研發人員的好去處 : 事實上大陸的互聯網產業也很敢給 : 像騰訊/百度/阿里這三個巨頭都可以給出不輸google的薪酬 : 但很多時候錢不是唯一的考量 : 當然 這邊指的工作不是那種客服或血汗工人 : 難度指數: 4.5★ : ------- : 除了這三類比較有困難度的, 以下的工作機會也很不錯 : 其他像財會類的四大 : FMCG類: P&G/unilever/J&J… : 酒店類: starwood集團… : 能源類: GE/ shell/BP… : 房地產: 高力/ 戴德 / 仲量 / 新鴻基…. : 一般而言 世界500強是一個最普遍的認知 : 但很多頂尖的公司根本不上市 也不參與排名 : 譬如說之前提到的諸多基金公司 : 譬如說Cargill, 這家要是參與排名, 不論從何角度應該都有前五 Cargill是全球最頂尖的公司之一 Commodity行業中的世界龍頭 他們全球跟亞洲區Strategy部門的head都是麥肯錫過去的人 M&A部門的薪資非常具國際競爭力 其他專門產業的公司也都很棒 具備work-life balance特性 大多數週工時就是40小時左右 年薪沒有IB/Consutlting高 但中階幹部的換算時薪很多不會低於IB/Consulting 醫藥類 :Pfizer/Novatis... 醫療儀器:Medtronic/J&J... 化工類 :Dow Chemical/DuPont/Evonik 工業產品:Corning/Honeywell 海運/快遞:Damco/DHL 這些公司大致有幾個特色 產品替代性不高/毛利很高或人均淨利高 重視基礎研發/產品前瞻性 公司人員素質優秀(代表薪資不錯) 還有就是做B2B Model的 大家可能比較不常聽過 : 台灣其實也有世界500強的公司 : 只是這些公司給的薪水可能連世界50000強都排不上 : 就不浪費時間討論了 : 該是做結尾的時候了 : 什麼行業最賺? : 還是那句老話 不要看起薪!! : 每種行業做到Director等級 大概40歲上下 : 年薪20萬美金以上都不是問題 : 真正的問題是 市場夠不夠大 : 上面提到的公司是不是在台灣都得到很好的發展 : 真正的問題是 global pay這件事在台灣能不能得到實現 : 當台灣把百萬年薪當作一個職場目標時 : 對岸也有同樣的目標 "百萬年薪" 當然他們指的是人民幣 除了上述第一&二類的工作外 台灣好的工作起薪差異不會太大 以宏觀角度看未來5/10/15年的薪資漲幅會比較實際 好公司核心部門的30-35歲左右的經理職位 在全球/區域市場 他們的薪資分別會在10萬/七萬美金以上 往上爬到Director, Excutive薪資會持續成長的 而在台灣 薪資可能到一定水平之後就不會成長了 台灣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小市場 成熟市場代表:公司用一般優秀的人就能維持市占率 小市場代表 :公司不值得投入高成本(優秀人才)去開拓市佔率 因此成熟的小市場是非常難以支撐個人高薪 其實台灣好的人才很優秀 好幾年前 外企陸續把大中華區總部從台北移至中國後 許多台灣前輩也跟隨著移至大中華區工作了 這幾年許多大中華區的excutive level的高管 我猜有一些應該就是這樣過去的 另外世界是平的 當台灣中間管理階層的薪資偏離鄰近國家許多 當然會有許多人願意到更具競爭力的地方發展 所以如果完全看重薪資成長的話 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想辦法去爭取更好的職位及待遇 : --------------------------------------------- : 至於原po : FMCG在台灣做得好的話 很有機會到大陸去 : 到時候看的就是大中華市場了 : 去吧! 追求全球性等級薪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46.20.194 ※ 編輯: kuoa 來自: 116.246.20.194 (05/14 19:45)

05/14 19:49, , 1F
推 在怎樣的市場才能追求怎樣高度的薪水
05/14 19:49, 1F

05/14 19:50, , 2F
就像不會有人要求在蘭嶼拿台北的薪水 顯而易見
05/14 19:50, 2F

05/14 20:53, , 3F
推 這系列的討論文都很精彩!!
05/14 20:53, 3F

05/17 15:32, , 4F
05/17 15:32, 4F
※ 編輯: kuoa 來自: 116.246.20.194 (05/21 01:53) ※ 編輯: kuoa 來自: 116.246.20.194 (05/21 01:54) ※ 編輯: kuoa (223.166.182.235), 06/22/2014 22:08:49
文章代碼(AID): #1HaYAP5R (Salary)
文章代碼(AID): #1HaYAP5R (Sa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