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er論壇-工程渴望社會:STS行動方案

看板STS作者時間15年前 (2008/12/15 18:2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2008年INSIGHT論壇 Langdon Winner -- 工程渴望社會:STS的行動方案 地點:台灣大學應用力學館國際會議廳 時間: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上午9:00—12:00 報名網址:http://insight.ntu.edu.tw/insight/insight_speech.html 主辦單位:台大智慧家庭科技創新與整合中心、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台大社會系 議程 9:00 – 9:10 開場 劉佩玲(台大智慧家庭科技創新與整合中心主任、台大應力所教授) 9: 10-10:20 專題演講:「工程渴望社會:STS的行動方案」      (Engineering and Social Engagement: STS Insights and Action) 演講人:Langdon Winner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科技與社會研究學系教授) 主持人:劉佩玲(台大智慧家庭科技創新與整合中心主任、台大應力所教授) 10: 20—10:40 茶敘 10: 40—12:00 圓桌論壇:「工程渴望社會:台灣在地的行動方案」 與談人:陳玲鈴(台科大設計學院院長)     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劉佩玲(國科會智慧家庭科技創新與整合中心主任、台大應力所教授) 回應人:Langdon Winner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科技與社會研究學系教授) 主持人:吳嘉苓(台大社會系副教授) 專題演講講者介紹(陳信行撰寫): Langdon Winner 是國際知名技術政治哲學家,也是STS(Science and Tachnology Studies)領域的創始者之一。目前擔任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RPI) STS學系教授以及校級Thomas P. Phelan 講座教授。 他於1960年代就讀於柏克萊政治系、政治所,主攻古典政治哲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在 他同代的美國批判政治哲學論者一面倒地吸取從批判理論到後結構主義等頂尖歐陸思潮時 ,Winner 選擇一種可說是「本土路線」的治學風格,從美國社會史中的各種論述與現象 吸取養分,從而發現「技術」是美國政治傳統的關鍵課題。這使他與同時代其他領域關注 科學與技術問題的學者合流,共同打造了STS領域。他於1980年發表的論文〈技術物有政 治性嗎?〉(“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 被認為是當代技術研究(Technology Studies) 的奠基性著作之一。 Winner於1990-1992擔任Society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會長,歷年來並擔任過許 多專業組織的幹部職位。他長年筆耕不輟,除了大量學術著作外,於MIT出版的 Technology Review上維持著專欄寫作,並時常於其他非專業的報章雜誌發表政治哲學與 技術哲學的評論,也時常就科技與社會的議題接受媒體訪問或於美國國會聽證會擔任專家 證人,是STS領域中的公共知識份子典型之一。 Winner於1990年代中開始與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工學院與建築學院同事 們合作發展「設計研究」的教學與實踐,試圖把STS知識與實際的工程實踐結合。目前已 建立 Center for Cultural Design 作為設計研究的核心機構。 學術生活之外,Langdon Winner 近年來熱心以公民(而非專家)身份投身哈德遜河谷的 環保運動。他同時是著名搖滾樂評論人,1970年代初曾任職 Rolling Stone 雜誌,目前 在樂評方面依然撰述不輟。 此次Langdon Winner應世新社會發展研究所邀請來台講學,並應邀在台大INSIGHT中心針 對工程與社會實踐的議題,進行專題演講與圓桌論壇,與台灣的工程界、設計界、社會學 、STS研究進行實質的跨領域激盪,精彩可期,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79.52
文章代碼(AID): #19HY_dGw (STS)
文章代碼(AID): #19HY_dGw (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