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遊戲玩家的真心告白

看板SM05th3xx作者 (血染東方一片紅)時間21年前 (2003/01/06 02:2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遊戲我也玩了十幾年,不過我最近比較迷魔戒... 看了魔戒第二集,雖然有些小失望(跟原著差太多), 不過還是不得不承認,魔戒的確是電影工業史上一項偉大的成就, 雖不能保證後無來者,至少也是算得上是前無古人, 要動員橫跨各個領域的數百名精英人力,包含演員、建築、美術、電腦動畫等等有的沒的, 實在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舉個例子, 片中Rohan國王Theodon居住的Edoras城就花了八個月來搭建, 如果包含尋找地點、和紐西蘭政府交涉等等事宜可說是超過了一年的時間, 結果這個景只拍了三個禮拜就拆掉,而在電影中也不過出現了幾分鐘... 大到如Helm's Deep的建築公事,小到每一個orc身上的盔甲和武器, 都是電影工作者為了重現原作所做的最大努力... 如果說這樣的成就只是錢砸出來的,那沒什麼了不起, 反正Hollywood有的是錢嘛!! 但我覺得有更大的因素是來自於工作人員對魔戒原著的熱愛, 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導演Peter Jackson的熱誠, 在魔戒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這個名字,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以前看過的新空房禁地就是他的作品, 但為什麼這樣一個可以說名不見經傳的導演可以爭取到兩億美元預算的執導機會, 據說從他向電影公司提出構想到募集資金前前後後花了八年的時間。 這可以說是他堅持理想,實際一點的話, 也可以說是他看出了龐大魔戒讀者群所帶來的潛在商機。 現在看魔戒可能會覺得有點悶,畢竟這不是一部市場導向的小說, 少了商業作品曲折離奇、香豔刺激的劇情, 作者J.R.R. Tolkien是個文學教授,一開始創作的本意, 是想要構築出一個英倫三島完整的神話系統, 也因此魔戒作品中的架空世界極其嚴謹,不論是各個種族的傳承歷史, 自然景觀都很詳盡,甚至Tolkien還自創了一套精靈語文, 我想要不是他語文學教授的背景,別人還真是不可能這樣搞吧!! 魔戒雖然是Tolkien花了十幾年心血完成的大作,但要受到大眾歡迎, 從英國紅到美國去,則可以說是由於當時特殊的時空背景, 不過我覺得這也有點變成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了,因為Tolkien也曾經參與戰爭。 當時美國正處在一片反戰的風潮下,年輕人就是吸大麻、聽搖滾, 魔戒小說中對於人心面臨苦難與黑暗面誘惑的情況有深刻的描述, 或許也因此得到了大眾的共鳴,因此在五、六零年代, 魔戒幾乎成了人人必讀的小說,到現在我去Amazon都還可以看到對這本書的描述, 都是什麼"二十世紀英語最偉大的創作"之類的... 要說華文世界裡有什麼創作可以比擬的話,金庸小說當是第一個拿來講的吧!! 或是從天唬到地的蜀山劍俠傳更適合,畢竟這才是華人奇幻文學.. 不過我覺得和魔戒相比起來,武俠小說雖然好看迷人, 但是畢竟創作都是以報紙連載、賺取稿費為主, 比不上Tolkien以學者知識所架構出來的完整世界-Middle Earth 這部作品為後世所有的奇幻作品開了一扇門,除了文字創作, 還有電影、RPG遊戲、D&D的規則等,幾乎可說所有奇幻的創作和基本設定都是由此衍生, 這幾年紅的博得之門、冰風之谷系列等RPG都是遵循這樣的脈絡而來。 講白一點,沒有魔戒,就不會有日本人的勇者鬥惡龍、太空戰士, 更不會有你們現在玩的DF。 雖然這是事後放炮,不過也是這種說法也是難以反駁吧!! 話題再兜回來,為什麼我說PJ導演慧眼獨具,看中了魔戒電影的潛力呢? 因為不像金庸小說已經被拍到爛了, 魔戒小說雖然享有崇高的地位,但礙於電影技術尚難以重現書中世界, 因此這麼多年來竟然沒有電影作品誕生(據說有一部腰斬的動畫片但我沒機會看到), 但隨著技術的進步,PJ在侏儸紀公園裡看到了重現中土的可能性, 也促成了魔戒電影的誕生。 在台灣則有一個奇幻文學的愛好者朱學恆相中了電影帶來的商機, 靠著翻譯小說海撈了一票... 我見習前在政校的日子大半都在看魔戒,偶爾累了才看看別的書, 第一集看的最累,他媽的怪單字有夠多,而且看了好久都是四個笨哈比人在吃喝郊遊, 不過越看越有勁,也越明白這作品的迷人之處, 像我這樣看了電影才來讀小說的人應該不少吧!! 說了這麼多也不知道重點在哪裡,反正只是隨便聊, 我覺得這幾年產業革命的浪潮真的讓人有點無所適從, 全球化的結果連買個米酒都漲價; 科技也進步到連基因都可以控制了, 感覺好像到了世界末日,看不到接下來的日子, 但可惜的是我覺得七、八零年代以後生的年輕人 要再有這樣偉大的作品出現我覺得是不太可能了, 因為人心雖然不安,但誘惑與盲目實在太多,資訊爆炸的結果, 沒有人有時間能夠好好沉澱,在這樣的條件下, 我想很難孕育出偉大的創作吧!! 至少在台灣我是這麼想的... -- I -- with my eyes burning much more strongly than Robert De Niro's in "The Taxi Driver", my heart not more restless than a soldier boy facing death on battleline--started the engine of the bike I stole. Tension within myself made me high.Leading a life filled with rules is not a bad way. But, to be free, to be an outsider -- that suits me, m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1.74.99.133
文章代碼(AID): #-67ZkIY (SM05th3xx)
文章代碼(AID): #-67ZkIY (SM05th3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