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國文是怎樣...難的真的是不知所云

看板SENIORHIGH作者 (天風不落塵)時間13年前 (2011/07/05 02:27), 編輯推噓3(3011)
留言1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Alcor (墨水藍)》之銘言: : ※ 引述《guesttry (哈哈)》之銘言: : : 3. Motif : 傳說/ 敷演/ 剪裁/ 修飾 到現在我還在迷霧中.....這哪門子考題? : 3. 閱讀下文, 選出□ 內依序最適合填入的詞語, 正確的選項是: : 傳說的生長,就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初只有一個簡單的故事作個 : 中心的「母題」 , 你添一枝, 他添一葉, 便像個樣子了。後來經過眾 : 口的□ □,經過平話家的□ □,經過戲曲家的□ □ 結構,經過小說家 : 的□ □,這個故事便一天一天的改變面目:內容更豐富了,情節更精細圓 : 滿了,曲折更多了, 人物更有生氣了。( 《胡適文存‧ 三俠五義序》) : (A)傳說/ 敷演/ 剪裁/ 修飾 (B)宣揚/ 扮演/ 推敲/ 潤色 : (C)闡發/ 排演/ 增刪/ 歸納 (D)傳播/ 演義/ 虛擬/ 節制 : B 選項的第一個是宣揚 可是戲曲小說用到宣揚 格局有點太大了 : 宣揚 其實有宣傳跟發揚出去的意思 主動的把它項外推 : 例如我們會說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國威 : 第二個選項我不大懂平話家的意思 所以略過 : 第三個是推敲 通常會用推敲是一件事情我不知道 然後從線索去推結果 : 這是一個由已知到未知倒過程 可是傳說本身並不是未知的 用推敲很怪 : 至於第四個選項 潤色我是覺得還可以 : C 選項的第一個是闡發 我是覺得這個詞太過"正式" 增刪還可以 : 不過我沒選的原因還是因為最後一個歸納 : D 選項的虛擬跟節制基本上我看到就砍了 : 就說節制而言 如果一定要節制應該是用在戲曲家比較適合 : 這種題目我通常都會把詞分解 然後去看 : 當然妳分解的不一定對 但是我覺得不中亦不遠矣 : 例如闡發 我那時後是把它拆成闡述跟啓發 或發揚 : 闡述其實有說清楚講明白的意思 可是用在傳說這東西 : 傳說傳說 本來就不是那麼一定的東西 用闡述不太恰當 : 又啓發跟發揚也不適合 啓發應該是知道的去點不知道的 : : 4. 4庫全書...好了...國學常識沒學好... : : 六尺孤不是曾子講的,諸葛亮生了嗎??? : : 一副張飛打岳飛...打的滿天飛... : : 還有明湖很容易被想成劉鄂...誰知道啥麼李清照...還黃清相咧... : 托孤說的是白帝城托孤... : 漱玉集是李清照的詞集 金石錄是趙明誠寫的 他是李清照的丈夫 : : 一堆雲飄來飄去...就要人家選"清妙"???這個太武斷了... : 我猜你應該是 AD 在猶豫吧 : 三昧其實是道家用語 指人的元精、元氣、元神 : 如紅孩兒的三昧真火 就是集中三昧所發出來的火焰 所以連龍王的雨都滅不了 : 因為這樣 我就選了個比較有宗教味道的"清妙" : : 文藝鑑賞之難, 是因為讀者欠缺移情想像的能力 ....看不懂哪有不對阿?? : : 居移氣從文章實在不知道在說什麼...只知道作者很讚賞居移氣.... : : 一個人不會無端端把很討厭的東西放在文章結束的時候標出來... : 以上 一點點自己的想法 以下是我個人的意見,供大家參考: 這一題,只要了解文學的演變,其實不難推敲。 首先,"眾口的□ □",C選項的"闡發",明顯不對。 闡發用在闡明道理,或是歸結出重點,用在這裡就不適當,因為一開頭便告訴你, 傳說的生長像雪球越滾越大,又說到添枝添葉,便可以明白,是從一個母題,加上 眾人言語的渲染,是一種擴寫,自然而然便不是歸結出甚麼道理,是讓一個故事更 加地豐富罷了!所以刪除C選項,B的宣揚格局的確大了些,但ABD或許還說的通。 接著,提到"平話",是說書人的腳本,或是說書完的逐字稿,文學演變至此, 基本上只能算是種說話藝術,例如:相聲,所以"扮演"自然就不適合,因為並不需要 裝扮,也不怎麼需要演,那就剩下"敷演"和"演義",我相信大多數的高中生並不理解 這兩個詞的意思,那麼我們先姑且保留,再看下去。 接著,是戲曲,文學至此不再流於文字或是語言,而有了科(動作),而戲曲最原本的 目的在於酬神,(這也就是廟會常會有歌仔戲或布袋戲等演出的原因),即便大家可能 不懂酬神,那大家也知道戲曲就是要表演給人看得吧!既然是要給人看,為了滿足觀眾, 自然就不可能全照腳本,一定會將一些繁冗的片段刪掉,因為大家都想看爆點,用現代 的說法就是要有"梗",所以選"剪裁"最適合! 基本上到這邊就可以選出正確答案,如果還有所質疑,我們可以看最後一個選項。 小說,就是將文字語言與動作,融合成文本,但又不像劇本般通俗,較注重文字渲染力, 遣詞用字的功夫,所以要將一些過於白話,粗鄙的口白,化為文本,自然就要"修"; 要讓文本能夠增加渲染力,自然就會運用修辭,煉字,就要"飾",所以選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34.175

07/05 03:05, , 1F
幫忙修正一下 戲曲「最早」的起源不是酬神
07/05 03:05, 1F

07/05 03:06, , 2F
應該是角牴戲 本來是比賽勝負的意思
07/05 03:06, 2F

07/05 03:06, , 3F
《說文》對戲的解釋有戰鬥和戲謔
07/05 03:06, 3F

07/05 03:07, , 4F
角牴源於黃帝與蚩尤爭鬥的一種競技表演
07/05 03:07, 4F

07/05 03:09, , 5F
一般民間(歌舞)系統是這樣說啦 另外還有宮廷(敘事)
07/05 03:09, 5F

07/05 03:10, , 6F
起源於古優 是國軍為解悶尋樂而拳養身側之小人物
07/05 03:10, 6F

07/05 03:11, , 7F
不過可以知道酬神這個概念 這題單看戲曲選項就可以判
07/05 03:11, 7F

07/05 03:11, , 8F
斷了
07/05 03:11, 8F

07/05 07:44, , 9F
大推 我要回去研究文學史一下~~ 才會對古文有fu
07/05 07:44, 9F

07/05 18:52, , 10F
推這篇
07/05 18:52, 10F

07/05 21:52, , 11F
不好意思!我指得起源是指歌舞樂,也就是先民巫覡文化
07/05 21:52, 11F

07/05 21:53, , 12F
酬神祭天的儀式
07/05 21:53, 12F

07/05 21:54, , 13F
例如:九歌。東皇太一是主祭之神,其餘是旁祭。
07/05 21:54, 13F

07/05 22:02, , 14F
不過戲曲的嚴格定義確實起源自角牴戲
07/05 22:02, 14F
文章代碼(AID): #1E4WNrD5 (SENIORHIG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4WNrD5 (SENIOR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