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會學~序章

看板SCU_P-87A作者 (我被異化了)時間24年前 (2000/06/27 17: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Yup98-609 看板] 作者: Drizzt (我被異化了) 看板: Yup98-609 標題: 政治社會學~序章 時間: Thu Jun 22 16:46:30 2000 序章 社會學的源起 1839孔德於實證哲學(Positive Philosophy)的論集中提出Sociology(社會學)一詞,並提 出實證主義(Positivism)強調實然面的研究.研究方向為是什麼而不是應該是什麼,隱含有 科學之意而放諸四海皆準.之後便以此實證主義為基礎創造出Sociology一詞(在創造出社 會學一詞之前,他曾經稱之為Social Physics,社會物理學以便突顯其實證主義)Sociology 為Social和Logos的組合,而其基本的涵意即是Social Physics.原本的社會學一詞因為易 造成集體主義,因此於60's之後出現批評理論(Critical Theory),認為因該是要追尋人本 而不是將人安置於科學之中. 19世紀之前的哲學觀念 最早的哲學同時追求應然面和實然面,且所有的科學皆歸於哲學.哲學的原文為Philosophy 為希臘文Philien(愛)和Sophia(智)的組合,哲學為一愛智之學,其中不分學科而以達成城邦 利益為目的.至羅馬時期一神教出現,使哲學受到基督教的宰制成為Christianity / Christianism. 於2,3世紀,基督教開始傳播,散佈(平等觀念的提出),至第三世紀羅馬帝國採行容忍態度而 至四世紀之時成為國教,天主教因此興起,歐洲成為基督教世界.遠本哲學的人本主義喪失代 之以神權說,黑暗時代開始.於哲學之下所包含的一切科學全部成為基督教的附屬品聖經成 為學問之宗. 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再生(Renaissance)行動使得人本主義再生.首先,科學脫出於仍臣屬於 神學的哲學.但是於此時期已經有人主張將哲學由神學中抽離出來 馬基雅維里(1490~1527) 此時期的馬基雅維里即主張將哲學由神學的範疇解放出來,使政治學脫出成為獨立學門以去 除玄學和道德色彩,強調該由觀察者的角度而非哲學家角度,應描述實然而非因然,著有君王 論一書 於君王論一書中提及'追求事實的真相非幻象代替存粹的思考方式',此時雖有如馬基雅維里 一般的學者但仍著重於存粹哲學性的思考 孔德的看法 孔德認為第一個脫離哲學的是數學,其次為天文,物理,化學,生態學而未來將是社會學,因為 社會學科常常困於哲學中而使得問題不能解決 提出Law of the three intellectual stages 1. 神學階段(對自然的解釋歸因於超自然) 2. 玄學階段(過度性時期) 3. 實證階段(科學階段) 而進入工業社會之後,於工業社會中實證學問將會較為盛行.若能夠將社會科學化作實證科 學便可以解決問題達到完美的社會 對孔德學說的批評 愛因斯坦:Politics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physics. 政治/文化和自然現象有其相異之處,無法單純的視為相同物且社會科學並非可輕易達成.任 何學派都有其所不足和可議之處,將社會變化的眾多因素過當的簡化成為一個單一要素有其 危險.政治/文化仍不是完整的科學,因此有需多的學者批評將社會科學以存粹科學方式來研 究將可能帶來集權 F. A. Hayek認為知識份子天真的相信使用科學發法可以歸納出所有的社會學科是天真的. 因為其忽視了人創造歷史的因素和行動性.有別於自然科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理現象,於社 會科學中人有其價值好壞的判準且歷史是由人所抉擇的,人的發展和社會一向是處於臨變狀 態,因此不會有所謂完美的制度.一昧的相信社會科學同於自然科學將會抹殺人的人本主義 和多變性. 批判學派~代表為Jugen Hatermas(哈伯瑪斯) & Herbert Marcuss 對人類社會之研究只提實證/科學主義將會把社會不合理的現象合理化使人類失去反省的能 力.於哈伯瑪斯之前,Herbert Marcuss即提出對於科學主義之批判.他認為若任由科學主義 將社會行為科學化將忽略人的意志,抹殺人可以透過意志和行動來積極改變現況而只能接受 現況.將有意,無意地為社會現象背書而不勇於改變革新 社會學學者不僅要經驗分析,同時也需要對大時代進行反省批判,而於做此批判之時不可使 用科學方式.在批判之下使社會成為人本主義的社會以人本主義為指導. 韋伯的主張 實證主義的觀點雖有批評但是仍有部分可用,特別是社會研究者應該有著去解釋社會現象之 意願以分析社會;但同時也接受一般哲學界的觀點,強調去注重人的行動和主觀思想和價值 評斷,使得人生活關係之變化不能以科學衡量只可以歸納其傾向.關係到人的主觀判斷之時 不是以科學所能夠解決而要靠社會研究者去感受;由社會內部去理解分析 以Vestenhen(Comprehension)來體會分析,以補足科學分析之時所只能有的表面分析.能夠 由內部分析乃是社會學科的優點,社會科學亦同時嘗試由外部分析,同時以內部和外部分析 以理解,省思社會問題,這種哲學態度不但不會不客觀反而可以用科學方式分析更是其優點. 哲學可以補充科學意識所達不到的部分,哲學興思考並不是有害的夢想.但是如今社會學上 的成果皆有其可議性無絕對的精確性,所呈述的理論只是近似之狀態或是傾向. 基於上述可歸納出政治社會學的7個基本原則 1. 社會學的最早起源~實然態度,且勇於找事實不可畏習慣做辯護 2. 研究過程中應該保持價值中立的態度,擱置情緒偏好;揚棄情緒化,防範決定論 (Determinism) 3. 對於問題要宏觀,不可忽略大環境 4. 研究方法為比較,別於其他學科使用的歸納方式 5. 防範自我中心主義,尤其是種族中心主義(Enthnocentuism),揚棄狹小地域觀 (Provincialism) 6. 社會處在臨變狀態,無所謂的歷史終結.所有的理論對於未來都無法確切掌握,各學派的 爭議都應該客觀理解 7. 吸收各學派的理論以加強洞察力,理解同時省思,批判不理性的一面,突顯不正常問題 -- 1;32;45m┌────╮ ○ ╭╮ │╭──╮│───╮╭╮╭──╮╭──╮╯╰┐ ││ ││ ──│││╰╮─╯╰╮─╯╮╭╯ │╰──╯│ ╭─╯││╭─╰╮╭─╰╮││ └────╯─╯─╯╰╯╰──╯╰──╯└┘ All I wish is continue my journey. Draw your steel & we shall se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sj78-234.dialup.seed.net.tw -- 1;32;45m┌────╮ ○ ╭╮ │╭──╮│───╮╭╮╭──╮╭──╮╯╰┐ ││ ││ ──│││╰╮─╯╰╮─╯╮╭╯ │╰──╯│ ╭─╯││╭─╰╮╭─╰╮││ └────╯─╯─╯╰╯╰──╯╰──╯└┘ All I wish is continue my journey. Draw your steel & we shall se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sj78-34.dialup.seed.net.tw
文章代碼(AID): #vM6w800 (SCU_P-8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