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問一個問題

看板SAN作者 (望斷天涯)時間12年前 (2012/04/04 03:04), 編輯推噓10(1005)
留言15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Gadamer (H.George)》之銘言: : 突然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 : 三國時代, 誰是南征北討, 所經過足跡最長的人物? : 趙雲?, 張郃? : 有誰研究過這個的嗎? 原來我推文認為司馬懿應該就是走過最遠範圍的人,但再查考一下,發現 曹操去過青州北部的北海國淳于縣,也去過徐州內部的東海郯縣、彭城 、下邳等國,所以還是把曹操與司馬懿並列為足跡最長的人好了。 原本直接想到司馬懿的理由是他的詩:「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羣穢, 還過故鄉。肅清萬里,總齊八荒」。這也讓我聯想到司馬懿一生辛勞,所謂 「勤於吏職,夜以忘寢,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辛苦的代價是什麼? 不就是成為事功官僚的典範,讓他成為曹魏正始年間的兩大輔政大臣,最後 能夠發動政變嗎?讓我注意的是他忠勤過人的形象,其實並非孤例。如果說 他死前三年(高平陵政變前)是曹魏的最佳工具人的話,那蜀漢和孫吳也各有 一個最佳工具人──諸葛亮和陸遜,可以說都是為國家嘔心瀝血、死而後已 的代表人物。即使是高平陵政變後的司馬懿,在討平揚州都督王淩時,仍然 用了「我寧負卿(王淩),不負國家」來回應王淩的指責,學者仇鹿鳴也注意 到司馬懿抱著老病之軀親征懷南,雖然得到迅雷不及掩耳的效果,使王淩措手 不及而面縛出降,但必然對司馬懿的健康造成損害,所以在平定王淩之後的 四個月後就過世了。推想當時魏人對司馬懿雖然有殘忍好殺兼食言背信的惡評 ,但大概也無法反駁司馬懿的忠臣形象與定位,恐怕「司馬懿之心,人皆不知」 ,才是當時人對司馬懿的最好註解。 不過我認為曹魏還有一個最佳工具人常常被忽掉,那就是有「佳人」之評的曹子丹 曹真(曹爽的老爸)。以他的才能與人格,應該才是讓他的兒子曹爽得到魏明帝託孤 之囑的主要理由(陳壽也婉轉的稱讚曹真是"人傑")。因此如果把三國忠勤過人的 工具人列舉一下的話,最頂尖的四個人應該就是諸葛亮、司馬懿、陸遜、曹真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56.215

04/04 03:19, , 1F
那麼趙雲呢?我覺得他也不錯,能帶兵也到處被派來派去
04/04 03:19, 1F

04/04 03:19, , 2F
忽然想到足跡最遠他也有可能...東北到公孫瓚、西北到漢中、
04/04 03:19, 2F

04/04 03:20, , 3F
東曾入吳國、西南到孟獲那邊...除了隴西好像都去過了
04/04 03:20, 3F

04/04 03:23, , 4F
然後他還可以當護衛...功能性跟勞碌程度也很高,符合工具人
04/04 03:23, 4F
趙雲對國家的功勞遠不如司馬懿等四人。 我其實想要說的是,這四人"忠勤"的特質, 讓他們擁有最強的"人格感染力"。根據日本學者谷川道雄解釋,魏晉隋唐的士族之所以 受人尊敬得"民望",根本就在於士族的人格感染力,能夠讓士族支配屬民或鄉里百姓, 簡稱為"自我抑制的人格支配"。也就是說,士族透過勤儉、謙沖自抑、忠孝等等抑制 自我慾望的方式,獲得人民的敬重,進而運用這種人格力量去支配人民。舉例來說譬如 五胡亂華時的祖逖,在逃難時和同行的武裝難民同甘共苦,所以被推舉為這群武裝難民的 領袖──"行主",最後祖逖就靠著這批難民集團北伐(中流擊楫),並且不斷壯大,成為 與石勒畫黃河為界的河南大都督。這些在永嘉亂後存活的士族,帶領人民逃難時被稱為 "行主",駐留在某地建堡自衛時被稱為"塢主"或"塢堡主"。這些士族和屬民結成了生死 一體的共同體,士族有權支配屬民,但更重要的是保護屬民的生命與安全,一切都沒有 真正的保障,只有領袖的"人格感染力",才是維繫共同體並讓屬民有安全感的最終來源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4.37.56.215 (04/04 03:47)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4.37.56.215 (04/04 04:04)

04/04 04:15, , 5F
推 ~ age兄好文, 我認為曹真應為曹姓最後的中流砥柱了
04/04 04:15, 5F

04/04 10:53, , 6F
04/04 10:53, 6F

04/04 11:35, , 7F
如果要比足跡範圍的話 劉備在西北輸曹操很多 東北小輸
04/04 11:35, 7F

04/04 11:35, , 8F
但是南邊倒是贏不少 曹操說是到過益荊揚三州 不過益州
04/04 11:35, 8F

04/04 11:36, , 9F
只到了漢中 荊州算是到了江陵 揚州只有江北的九江廬江
04/04 11:36, 9F

04/04 11:40, , 10F
曹操年輕的時候就到過揚州丹陽募兵..
04/04 11:40, 10F
其實沒有史料證明曹操募兵到過丹楊。魏武紀只說他到揚州募兵,揚州刺史跟 丹楊太守就給他兵,此時揚州首府在壽春,曹操這時大概只去了壽春。反而是 曹洪有史料記錄他先後去了廬江、丹楊募兵,回頭再跟曹操在沛國龍亢縣會合 ,似乎反證曹操未去過丹楊

04/04 11:48, , 11F
劉備至少也到過成都 荊南四郡 揚州也到過江南的建業等
04/04 11:48, 11F

04/04 11:51, , 12F
揚州募兵真的漏掉了...他該不會年輕時還去過交州吧? XD
04/04 11:51, 12F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4.37.56.215 (04/04 17:42)

04/04 18:36, , 13F
不過塢堡在漢末應該尚未成形
04/04 18:36, 13F

04/04 19:35, , 14F
曹操好像真的沒到過交州 他要追殺劭家還是叫士燮下手
04/04 19:35, 14F

04/05 13:32, , 15F
論功業當然是不如啦!我是以"忠勤"跟"工具人"出發來說的
04/05 13:32, 15F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1.243.141.118 (04/11 11:42)
文章代碼(AID): #1FUqcp97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Uqcp97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