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姓呂的都沒有拜關公?

看板SAN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16年前 (2008/02/26 09:4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zin0083 (十里寒霜雪)》之銘言: : ※ 引述《Prince22 ( )》之銘言: : : 姜太公是姓姜名尚,字子牙 : : 會叫呂尚是因為其祖先曾受封在呂 : : 如果他姓呂,那齊桓公就叫呂小白而不是姜小白了 (不管姓啥都是小白一隻) : : 印象中是這樣啦 : : -- : : → kyo90637:基本上好像不是這樣.... 02/25 12:28 : : → kyo90637:姜好像是後來封地的改姓 吧? 02/25 12:28 : 基本上呂才是封地,姜才是本姓。 : 根據《史記》的記載,姜太公一族的本姓為姜,其祖先後封於呂、申等地,故其封地後裔 : 從其封地姓,也因此姜尚才又叫做呂尚。 : 《史記‧齊太公世家》: :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 : 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 : 從其封姓,故曰呂尚。 : -- : 推 awakim:姜是姓、呂是氏,兩者並存的。 02/25 14:45 : 推 CVC:推樓上 簡單說姓象徵血統 氏象徵封建時代的地位 02/25 23:02 : 推 age317:到戰國之後就以氏為姓了,所以姜太公的後代應該姓齊吧? 02/25 23:34 : → assazin2003:恩 不過春秋齊國跟戰國齊國是不同姓喔~~ 02/26 00:01 : 推 kyo90637:長知識推 02/26 01:02  好玩的問題。  就我所知,東周中後期以來,  淪落的舊貴族子弟有的也搞不清楚自己本「姓」是什麼,  有的就以自己所知、既有的「氏」來當姓,或者說不管「姓」了,只用「氏」,  氏的取法有很多可能,像是用先人名字裡的某個或某兩個字來當氏,  或是用先人或自己所擔任的官名,或用職業名,或用居住地方的地名,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戰國後期以至於秦漢,庶民興起,  那些較有知識的人也仿效身旁一些有姓有氏的人(舊貴族的後裔)為自己取姓氏,  就這樣,原本是沒落貴族不知道自己的姓是什麼了,  甚至也不清楚姓、氏之間的區別而加以混用了,  而那些後來仿效他人自行取姓命氏的人,  當然更無所謂本「姓」了(本來就沒有或是本來就不知道),  從此姓氏不分,連太史公有時候也分不清楚姓、氏之別,  (例如上面引文裡有太史公說姜太公「本姓姜氏」,這話嚴格說來是有些語病的,   因為姓姜就姓姜,不用再說姓『姜氏』)  姓氏的大量出現,  (很多人自己取,到後來所有沒姓氏的人都通通自己取,或由別人幫他們取)  以及姓氏概念的混同、混用,到漢代已經固定下來,  沒有人再去分自己「姓」甚「氏」甚,  只有一些眷戀過往傳統的人還斤斤計較自我標榜而已。  回到姜太公,理論上姜太公的後裔自然還是姓「姜」,  但他們的「氏」應該就會五花八門,不只一個。  以齊桓公小白為例,齊國國君自然是以國為氏,如果要全稱其名氏,  就要叫他「齊小白」,而不是『姜小白』,  類似的情況則是秦始皇,一般常叫他『嬴政』,這是謬誤,  秦始皇生於趙國,以趙為氏,又為秦國國君,秦自然也是他的氏,  所以應該稱他為「趙政」或「秦政」。  「姜」是『姓』,一般只有在稱呼沒有「氏」的女性氏族成員時才使用,  (因為不能使用「氏」這個氏族文字符號)  所以看《東周列國志》前面的章回時,  可以看到好多出身自齊國被稱為『某某姜』的女子,  這時『某某姜』已經變成這些女子的『名』了。  「嬴」這個『姓』的用法與「姜」是一樣的。  另外有個問題:到底姜太公有沒有子嗣呀?  《封神榜》好像說他很老很老才結婚嘛,那他有生孩子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0.118.161 ※ 編輯: Makucy 來自: 203.70.118.161 (02/26 09:53)

02/28 00:48, , 1F
齊丁公(姜伋)是他的兒子,生幾個就不知道了
02/28 00:48, 1F

03/04 11:41, , 2F
增長見問...
03/04 11:41, 2F
文章代碼(AID): #17mt0ue6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mt0ue6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