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孔明初出茅廬是否直接被錄用

看板SAN作者 (封侯事在)時間18年前 (2006/06/16 23:0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 引述《eastpopo@kkcity.com.tw (東方大法師)》之銘言: : ※ 引述《bestbsn.bbs@ptt.cc (飛鼠)》之銘言: : > 三顧茅廬確有其事。 :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 :    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 :    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 :    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   從這段話來看,「三顧」不見得是「拜訪三次」,而是拜訪很多次的意 :  思。再從第二句來看,諸葛亮一開始雖答應出仕,卻並未擔任要職,直等 :  到「傾覆」、「敗軍」的時刻才開始受命主持劉備方的機要。所以說,演 :  義中的三顧茅廬,顯然寫得太戲劇性,真相應該很平實才對,博望坡更不 :  可能是諸葛亮的計策。 三是不是多的意思,如同推文所說,有凡三往乃見的記載,一般解釋應該事實數 但是因為中國文字的不確定,也沒辦法確定,不過這也非重點,不管見了幾次 都是劉備親自去求一個比他年齡小很多的人出仕,以劉備的「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 諸葛亮的「時人莫之許」來看,絕對是相當有傳奇性的一件事。 博望之戰不是諸葛亮的計策不用從這裡來推, 因為劉備設伏兵,燒屯僞遁,並沒有提到諸葛亮。 但也不是不可能,李則芬就持是諸葛亮之計的說法。 劉備剛請來諸葛亮的時候,甚至到與亮情好日密,關、張等不悅的地步 說是沒有委以重任的證據,至少也是身邊極為親信的人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很明顯指的是劉備逃出當陽長阪之危到夏口後 遣諸葛亮為特使使吳之事,這也是有明確記載的文字中,諸葛亮初次展露頭角, 發揮外交才能,幫助劉備取信孫權,達成同盟。 -- 朝真暮偽誰能辨?智愚永是兩公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3.133

06/17 09:51, , 1F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不是指白帝城托孤阿?
06/17 09:51, 1F

06/17 20:50, , 2F
可以從後面的「爾來二十有一年」﹝建興五年﹞往回推
06/17 20:50, 2F
文章代碼(AID): #14aiT_Gg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aiT_Gg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