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問一下陸遜

看板SAN作者時間19年前 (2005/06/13 02:32),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YANGGUOl.bbs@ptt.cc (生亦何哀死亦何苦)》之銘言: :  陸遜也未必沒有國際聲望 賈詡曾道:"吳、蜀雖蕞爾小國,依阻山水, :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議見兵勢"  一想法是這可以是黃初三年閏五月到十月間的議論,即陸議是破劉備而得到國  際聲望的。 :  賈詡的話相當有意思 他評劉備叫做"雄才" 而孫權卻是"識虛實" :  這個不知道是不是有暗示孫權對於三國同盟的搖擺態度  此角度有啟發性,足資發揮。 :  不過重點是君王之下賈詡各挑了一個臣子 有趣的是在當時諸葛亮被稱為是 :  善治國的人才 真正會用兵的是陸遜 多少可以從這段看出魏國對陸遜的評 :  價 話說賈詡自己就是善用兵之人 在張繡底下時甚至可以將曹操的動向掌 :  握得一清二楚 連賈詡都評陸遜為善用兵之人 陸遜之才當然更加令人敬佩 ※ 引述《godivan.bbs@ptt.cc (澪本命)》之銘言: :  誰說他有篡魏的事實就一定再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就開始準備計畫?  指出時點是好的,說高平陵事件(249)前後生反意已顯過當,說諸葛亮北伐  時(234)即動此心愈不適宜;至少司馬懿到死未受丞相、九錫,即使曹爽、  王淩除後已乏敵手。或者〈讓縣令〉真可做為說明:「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眾  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己離兵為人所禍也。既為子  孫計……此所不得為也。」 ※ 引述《amaranth.bbs@ptt.cc (liann)》之銘言: :  攻西蜀劉備親自上陣,  且為魏武、先主、吳主三方共同的做法;孫權除了往合肥,也在另兩大戰役親  至公安(亦見此武陵主營、荊州舊治之要)、武昌(原鄂縣)。補充一下自己  的角度與PegasusSeiya兄、liann兄、oscarhs兄較有共通點,另馬良則是戰前  往五谿策動武陵蠻,在戰時殞身於茲的。 :  主力將領全留荊州,一方面要預防曹魏反撲/孫吳翻臉,  所以預留了盪寇將軍領襄陽太守關羽、征虜將軍領南郡太守張飛、偏將軍領留  營(武陵公安縣)司馬趙雲及軍師中郎將諸葛亮等。 :  一方面也要避免讓劉璋起疑 實際上攻西蜀諸葛亮有帶兵,他是三路援軍其中一路 ※ 引述《godivan.bbs@ptt.cc (澪本命)》之銘言: :  不對 這邊可以逆推回去 諸葛亮 張飛 趙雲這三個是劉備主動命令 而不是 :  他們自行發兵的 (趙雲傳有清楚提到 劉備開始翻臉的時候就召集他們了)  這部分可以參考《資治通鑑》的繫事或者是《三國志.先主傳》,均在吳懿、  李嚴降後。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之銘言: :  曾研究過入蜀援軍的路線,當中並不存在三路援軍,只有兩路,一 :  是張飛,另一路是趙雲。法正所說的三路,是指從德陽來的張飛, :  從資中來的趙雲與直指成都的劉備形成三路並進成都的局面。  加上不可能是諸葛亮從閬中會師,應是直指廣漢縣與張飛一道前來。劉備主軍  的方向是從綿竹、雒縣而下。 ※ 引述《shonan.bbs@bbs.badcow.com.tw (把kuso發揚光大)》之銘言: :  重點是為何劉備每次都讓孔明鎮守後方?難道當時沒有其他 :  將領可以留守嗎?很明顯的,就是因為孔明適合留守嘛~  或說劉備對諸葛亮如劉邦倚蕭何或魏武倚荀彧之重,「夫功未必皆野戰也」。 ※ 引述《amaranth.bbs@ptt.cc (liann)》之銘言: :  諸葛是軍師,而且蜀漢又有多少"自動要求出外作戰立功"的將領?  或者說「澹泊明志,寧靜致遠」雖是附會,荀彧自傷的也不一定是懷才不遇。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之銘言: :  鄧芝在劉備時已經受重用,蔣琬與諸葛亮一樣是行政方面,  誠然,鄧芝是劉備所賞識,諸葛亮更長於賞拔治中別駕、二千石之才。 :  諸葛亮在這方面還可以,將領方面的選拔才是他的弱項。 ※ 引述《maria.bbs@bbs.isu.edu.tw (是否該戒了.....)》之銘言: :  東吳小說跟正史都出現過這個名詞 可是從未出現西漢這個辭....  "西蜀"的話,可以是東吳(《鍾離牧傳》)、曹魏(司馬昭,《孫皓傳》注)  敵國主臣等所用的稱呼,更值得留意的是「西川」與「西涼」,西川是相對於  東川(三巴,以今重慶為中心)而言的(指廣漢、蜀郡,以今成都為首府),  西涼則是十六國之一在河西地方。"西川"多用於唐代以後,"西涼"更不是漢末  三國名詞(距安定、天水、隴西已遠,更不接近長安)。東吳政權有一個類似  「曹魏」格式的用語"孫吳"。 ※ 引述《spellzhang@bbs.ee.ntu.edu.tw (殘存亦沒路)》之銘言: :  從曹操性格跟司馬懿的官運來看,晉書的狼顧之說不可靠  魏武時司馬懿歷由黃門轉丞相東曹屬、主簿(後來楊脩之位)、太子中庶子、  丞相軍司馬。 : ※ 引述《godivan.bbs@ptt.cc (澪本命)》之銘言: : :  在曹丕曹叡時代根本就是叫重用 :  司馬懿在曹操時代就是曹丕手下的四友之ㄧ。  司馬師陰養死士三千,如果關中軍區都是豈由得曹爽架空十年。 --    站在解釋學的立場,對於古籍的掌握,必然得通過四個層次,從認  識、到了解、到批判、到評價,是好幾次質的飛躍,也就是運思層次的  提升。如果認識上就犯了錯誤或有了偏差,要想取得適當的了解,都大  有問題,何況批判,更遑論評價了。                    ──李明德《行走在地雷上》 -- ◎(bbs.mgt.ncu.edu.tw) ◎[Nihilist]From: 211-74-15-28.adsl.dynamic.seed.net.tw

59.113.5.40 06/13, , 1F
一個人要如何養死士三千又不被發現?
59.113.5.40 06/13, 1F

59.113.5.40 06/13, , 2F
問一下
59.113.5.40 06/13, 2F

140.126.40.47 06/13, , 3F
中國也是用幾石來當作俸祿的數量嗎?
140.126.40.47 06/13, 3F
文章代碼(AID): #12h7-e00 (SAN)
文章代碼(AID): #12h7-e00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