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國演義在文學史上的立錐 上

看板SAN作者時間19年前 (2005/06/07 07: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 引述《hni (花座召奴)》之銘言: > 三國演義在文學史上的定位 > 前言 > 「演義」這一體裁正好介於歷史和文學之間,故它長受批評指責為 > 「既非歷史,亦非文學」。因此,演義如能獨立為純文學的話,它 > 的文學立足點在哪裡?這是非常須要界定的。 > 筆者認為「演義」是復原歷史的「實在感」而不是原原本本的恢復 > 歷史的「真實性」這其中的界定是極為重要的。 我個人不喜歡會引起筆戰的討論,但實在忍不住想說幾句。 閣下標題是『文學史上的定位』,全篇卻多次用歷史去否定演義, 進而否定演義的文學價值,可以說『文不對題』到了極點。 撇開標題,我是認同這句話, 『筆者認為「演義」是復原歷史的「實在感」而不是原原本本的恢復 歷史的「真實性」』 但不太同意這句, 『這其中的界定是極為重要的。』若是討論文學,沒必要太在意歷史。 > 中國民間大眾常不能分別「三國志」(正史)和「三國演義」的性質 > ,故把演義當做歷史來讀,這在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竊以為,這只表示『演義比正史更易融入大眾的心靈和口味』。 拿演義內容來討論的人,多半是屬於想討論自己知道的內容, 大概也都知道演義不等於正史,但應該也是有討論價值。 > 比方說,民間崇奉關羽忠義,痛斥曹操奸詐,便是受到演義的影響 > 所致。這種英雄崇拜只是民間的「道德反映」而不是客觀的歷史知 > 識,實在必須加以釐正才是。 道德反映就道德反映,這表示三國演義這小說描寫以為大眾所認同, 文學創作已經成功了。 又何需以不服史實而否定其小說的地位,否定教化人心的功能? > 其次,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其結局雖不像紅樓夢那樣的悲劇收 > 場,但書中悲劇性格的人物(如孔明、關羽、周瑜....等)很多,故 > 這一齣熱鬧的群雄舞台,雖然以「三分歸統一」、「依樣畫葫蘆」 > 收場,但是此書悲劇渲染之效果,猶如月光下沉寂的舞台,自有其 > 嚴肅的蒼涼,這何嘗不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式「悲劇」。 > 1.1 三國演義的文學特質 > 自從羅貫中的三國通俗演義(以下簡稱三國演義)問世以來,迄今將 > 近五百個年頭了(據筆者考究,普遍學家認為最早刻本在一四九四年) > 。這部傑出的歷史演義,就其美學上的意義來說,就好像是一部寒 > 冷無聲的戲劇,清醒的描繪了人類野心的動機壓倒道德使命的悲劇 > 感,在所有的中國古典小說之中,實在是一部極具藝術價值的「人 > 類戲劇」之一。 > 可是,五百年來,它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卻像是月落烏啼霜滿 > 天,始終沒被肯定下來。 月落烏啼霜滿天是何語?煩請指教。 三國演義在文學史上始終未被肯定?竊以為你指的正史吧。 若說三國演義不是正史,大家都知道。 但三國演義是小說吧?小說屬於文學的一部分吧? 如此深入人心的小說,說不定是所有華人唯一最共同閱讀過的小說, 被說成未受到文學的肯定,於是公平嗎? > 1.12 關於三國演義的批評 > 回顧自明清以來,傳統的中國學者以及民國時代白話文學的大師胡 > 適之,都在不斷抱怨三國演義既不是大眾化信實的歷史,也不是純 > 白話優美的文學。這就使得三國演義的文學地位一直難以抬頭。 > 許多人批評過演義「太實」而「近腐」,這就是認為三國演義太落 > 實而幾近於陳腐了,又說它是「七實三虛,惑亂觀者」,這就更進 > 一步的認為三國演義七分寫實、三分虛構的態度,破壞信實的歷史 > 了。然而這類的看法,到了民國時代提倡白話文的大師胡適之,批 > 評就更為強烈。 > 胡適之在他的三國演義序上說:三國演義在人物的描寫上,手段是 > 最拙劣的。他本來要寫諸葛亮的如何足智多謀,卻什麼借東風、點 > 燈續命什麼的,把他寫成了一個身佩葫蘆,呼風雲喚雷雨的妖道了。 > 張飛史稱其愛君子,併不是怎樣不知禮的,然在他的描寫下,卻變 > 成了粗魯無比,竟和水滸傳中的鐵牛李逵那般彷彿的一個人。關羽 > 也寫的太過火,秉燭達旦一節,固然是畫蛇添足,而顯聖一節,更 > 是非常不近情理的。 > 演義在剪裁方面,本是以陳壽的三國志為藍本,側旁抄寫漢晉春秋 > 以及各種的傳說,取材實在太廣,然而他是不懂得什麼叫做剪裁二 > 字的,只要是三國時代的故事,不論是神話、虛幻,一律都收錄了 > 進去,而且幾乎都是一點都不加以變化,因此書中的故事蕪雜到了 > 極點。 > 在思想方面,他是完全為正統論所支配的了,因為漢朝皇帝姓劉, > 他便以為惟有姓劉的才可以做皇帝,別姓都是做不得的,所以在他 > 的書中,把劉備推崇備至,而對曹操就不免狠狠的扣上幾項千古冤 > 案,像這般的見識、學養,未免是淺陋了一些,綜上三項而言,他 > 在文學史上的價值與地位,確是遠不及水滸、紅樓夢及儒林外史這 > 幾種文體,只能算是第二流的作品。 胡適何以知道演義的作者原本想寫諸葛亮的足智多謀? 張飛寫成李逵樣又如何? 小說原本就是要貼近大眾心情,適合休閒閱讀的。 不深刻刻畫人性,大概不會是成功的小說。 『回顧自明清以來,傳統的中國學者以及民國時代白話文學的大師胡 適之,都在不斷抱怨三國演義既不是大眾化信實的歷史,也不是純 白話優美的文學。這就使得三國演義的文學地位一直難以抬頭。』 又是用歷史來否定文學,這兩者有何相干? 四大文學中,水滸講天上星宿下凡做亂、西遊記更是整本神怪, 紅樓夢也被批評滿紙荒唐言。三國演義反不如之? 沒人會真的相信世上有日行三千里之人(神行太保戴宗), 則水滸其無文學價值乎? 真有人以回唐三藏就是這樣去天竺取經的? 神鵰俠侶改編主角殺死蒙古皇帝,因此整本都是垃圾? 倪匡是否可以自殺了?滿紙荒唐言!(雖然他封筆了) 竊以為小說只要『好看』就好。 硬要用歷史加于小說來批評,這大概只有三國演義才有這種原罪。 隋唐演義等其他含歷史情節的小說,因為批評者或許未讀而倖免, 而其他的小說,如綠野仙蹤、七俠五義、江湖奇俠傳等, 則連批評都不用了... 金聖嘆或許也是白痴,什麼『天下第一才子書』,是『天下最爛歷史書』才是。 > 然而筆者認為幾乎所有人對三國演義的批評,顯然都具有一種共同 > 的傾向,這一傾向,胡適之表現的最為具體。 > 胡適之批評羅貫中收集了所有三國的材料而「一點不加以變化」, > 這便是認為三國演義太落實而不夠小說化了,同時胡適之又批評三 > 國演義把諸葛孔明寫成了「妖道」。 > 可遠在胡適之之前,中國小說史略已批評三國演義「顯劉備的長厚 > 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為妖」把張翼德寫成「粗魯無比」,把關雲 > 長寫得「不近情理」,且對曹操「狠狠扣上幾項千古冤案」,這便 > 是認為三國演義稱不上是信實的歷史了。 『遠在胡適之之前』?長厚近偽、多智近妖是魯迅批評的。 魯迅何如人也?大概和胡適同期。 講誇張一點,一個國民黨、一個共產黨... 抱歉 開玩笑。 魯迅胡適批評的背景時空,或許也有討論之處。 『三國演義稱不上是信實的歷史』有人這樣認為三國演義是信史的嗎? 如果沒有,何用你來批評這句? 原文全篇太長,我也只看到這裡,所以批評到此,以下恕刪。 寫這麼長,若這是你的論文,希望是交出就算。 很久前,看到一篇大陸人的文章,討論觀音姊姊和孫悟空的感情, 看標題原本以為是無病呻吟的文章,結果內容很不錯。 若作者論之,大抵以為『非信史,垃圾也』 小說嘛!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BLOG http://www.wretch.cc/blog 安西教練 我想寫日記 嗚嗚o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211-74-225-134.adsl.static.seed.net.tw
文章代碼(AID): #12fDpu00 (SAN)
文章代碼(AID): #12fDpu00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