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問 楊脩 是如何被殺的 原因

看板SAN作者時間19年前 (2005/05/20 02:0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6 (看更多)
※ 引述《hahabuchi.bbs@ptt.cc (小小羊兒要回家)》之銘言: :  那荀彧呢 沒記錯的話他也是曹植派的 他會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被 :  送盒子嗎 因為我覺得雖然他擁漢不過還是幫了曹操很多忙 曹操 :  應該不會因為立場不同而要殺他吧 我很像也有聽過因為擁曹植這 :  個原因才被送盒子的 因為曹操生前最不喜歡別人結黨營私  司隸校尉丁沖的兩子丁儀、丁廙更是曹植派的中堅分子,是否想過為什麼不在  曹操生時處死﹖因文帝量狹而被誅殺的人物,與魏武親自剷除的人物不宜粗略  混為一談,不然會有疏略的地方。楊家四世三公,楊脩之父楊彪的姻親袁家是  四世五公,與楊家有關連的門生故吏滿布朝野,做為楊家中流砥柱的青年才俊  楊脩是「頗有才策」「為太祖所器」「總知外內」的曠代逸才。楊脩臨死前說  「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司隸校尉丁沖不是太尉楊彪,丁沖的兒子更不是楊彪  的兒子,楊脩的資源太過龐大、才幹太過優異,才是魏武必需要親手剷除他的  原因。「懷璧其罪」,魏武派刺客暗殺周不疑前,對曹丕所說的一句話,可以  做為魏武行事與楊脩地位的注腳。「此人非汝所能駕御也。」 --    站在解釋學的立場,對於古籍的掌握,必然得通過四個層次,從認  識、到了解、到批判、到評價,是好幾次質的飛躍,也就是運思層次的  提升。如果認識上就犯了錯誤或有了偏差,要想取得適當的了解,都大  有問題,何況批判,更遑論評價了。                    ──李明德《行走在地雷上》 -- ◎(bbs.mgt.ncu.edu.tw) ◎[Nihilist]From: 202.159.180.53
文章代碼(AID): #12ZDIC00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2ZDIC00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