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世說新語‧方正第五》50(劉簡無言)

看板SAN-YanYi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5月前 (2023/11/11 04:49), 編輯推噓1(106)
留言7則, 1人參與, 5月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世說新語‧方正第五》50 : :   劉簡作桓宣武別駕,後為東曹參軍,頗以剛直見疏;嘗聽記,簡 : :   都無言,宣武問:「劉東曹何以不下意?」答曰:「會不能用。 : :   」宣武亦無怪色。 : 這則《世說新語》故事的主人翁剛直男「劉簡」, : 他的家族長輩名氣比較大, : 來簡單介紹一下。 : 劉簡的高伯祖(高祖父的哥哥)「劉廙」, : 在《三國志》中有傳,為曹操效力。 : 而在演義裡面,只有第 79 回眾臣四十餘人奏請漢獻帝禪位時, : 有讓「劉廙」列名在領銜奏請的諸臣當中而已, : 演義裡的劉廙沒有其他具體言行表現。 : (或許因為如此,劉廙一直沒有在光榮三國志系列登場。 :  但話說回來,一樣是唯有列名、別無事蹟, :  劉備陣營的「向舉」、「劉豹」卻有機會可以亮相~~) : 除了高伯祖劉廙以外, : 劉簡的祖父「劉喬」也是西晉名臣, : 在西晉八王之亂中數度領兵參戰。 : 劉喬年輕時還曾參與平吳之役, : 當時劉喬是建威將軍、豫州刺史兼竹林七賢之其中一賢「王戎」麾下的「參軍」, : 劉喬與另一位「參軍」羅尚(羅憲兄長之子)一起擔任王戎軍的先鋒, : 率軍攻破了孫吳重鎮武昌。 : 至於劉簡,在這則《世說新語》故事中, : 他也在桓溫麾下擔任「參軍」, : 只是劉簡「剛直」得讓桓溫不太舒服, : 大概就不像祖父劉喬那樣得到長官重用了~~。 : -- : 推 Houei: 陶濬表云武昌以西並復不守 晉書寫武昌守將直接降 接收較佳? 11/07 20:48 : → Makucy: 依據相關文獻記載的文意及當時人的說法,確是攻破。 11/11 01:47 : → Houei: 1.晉書王戎傳 可不是這麼說的 2.攻破可有交戰紀錄 供參考? 11/11 02:32 此役史籍原文多記載為「破武昌」, 如果照搬史籍原文說「破武昌」, 大概就沒什麼好爭議的了。 看來質疑的關鍵是在於「攻破」的「攻」字? 《資治通鑑》卷 81 晉武帝太康元年:  「王戎遣參軍襄陽羅尚、南陽劉喬將兵與王濬合攻武昌,吳江夏太   守劉朗、督武昌諸軍虞昺皆降。昺,翻之子也。」 合攻,表示有以武昌為目標的攻勢,但細節史籍未載。 《晉書‧王戎傳》:  「(王戎)遷豫州刺史,加建威將軍,受詔伐吳。戎遣參軍羅尚、   劉喬領前鋒,進攻武昌,吳將楊雍、孫述、江夏太守劉朗各率眾   詣戎降。戎督大軍臨江,吳牙門將孟泰以蘄春、邾二縣降。」 這裡明言王戎派羅尚、劉喬領前鋒「進攻武昌」, 表示羅尚、劉喬兩人有率軍實施進攻武昌的軍事行動, 至於這進攻的攻勢發展進行到什麼程度, 史籍就沒有明講了。 是否晉吳兩軍曾有在武昌外圍小規模交鋒過呢, 還是羅尚、劉喬與王濬軍分道配合進軍逼向武昌、以勢威嚇, 光這樣就已經嚇壞吳將了呢? 不是只有到攻擊城牆、蟻附攀城的程度才算「攻武昌」, 凡此都是進攻武昌時所可能發生的情況, 只是史籍沒有細節紀錄。 但這沒有關係,既然劉喬等人有攻勢行動(而且是與王濬合攻), 而且最終也導致武昌應有的防備守禦狀態有所破壞。 既攻而後「破武昌」,以攻破武昌來描述, 我覺得沒什麼可疑之處。 另一方面,「投降」與是否曾交戰兩者之間沒有必然關聯, 可能不戰而降,也可能交戰後發現難以取勝而決定投降。 單看〈王戎傳〉說的楊雍、孫述、劉朗投降, 無法直接得到武昌守將皆直接投降的結論。 附帶一提,《晉書‧王濬傳》說:  「(王)濬自發蜀,兵不血刃,攻無堅城,夏口、武昌,無相支抗。   於是順流鼓棹,徑造三山。……」 這段敘述明顯是誇飾的行文筆法, 因為〈王濬傳〉在這段文字前面才剛這麼說:  「二月庚申,克吳西陵,獲其鎮南將軍留憲、征南將軍成據、宜都   太守虞忠。壬戌,克荊門、夷道二城,獲監軍陸晏。乙丑,克樂   鄉,獲水軍督陸景。」 而虞翻之子虞忠,以及陸抗之子陸晏、陸景有何遭遇? 《三國志‧吳書‧虞翻傳》裴松之注引《會稽典錄》記載:  「晉征吳,(虞)與夷道監陸晏弟中夏督(陸)堅守不下,   城潰被害。」 所以上面〈王濬傳〉說的「濬自發蜀,兵不血刃」, 根本就不是事實。 那麼後面接著說的「夏口、武昌,無相支抗」,真的是真的嗎? 考慮到上面這種記載敘事的過度誇張情況, 再加上以《晉書》的行文而言, 在記述戰爭中用到「」字來敘述「某某」者, 基本上都是有交戰的情況。 (其實不只《晉書》是這樣,比如說翻開《三國志》也是如此) 那麼有好幾則史籍相關記載都是以「破武昌」來作敘述, 不由得讓人對於武昌地區的吳軍是否真的「無相支抗」產生一些懷疑。 幾則史籍記載列於下方: 《資治通鑑》卷 81 晉武帝太康元年三月:  「及張悌敗死,揚州別駕何惲謂周浚曰:『張悌舉全吳精兵殄滅於   此,吳之朝野莫不震懾。今王龍驤既破武昌,乘勝東下,所向輒   克,土崩之勢見矣。謂宜速引兵渡江,直指建業,大軍猝至,奪   其膽氣,可不戰禽也!』浚善其謀……」 上面這段《通鑑》記載大致與《晉書‧周浚傳》內容相同:  「時聞龍驤將軍王濬既破上方,別駕何惲說(周)浚曰:『張悌率   精銳之卒,悉吳國之眾,殄滅於此,吳之朝野莫不震懾。今王龍   驤既破武昌,兵威甚盛,順流而下,所向輒克,土崩之勢見矣。   竊謂宜速渡江,直指建鄴,大軍卒至,奪其膽氣,可不戰而擒。』   浚善其謀……」 《晉書‧武帝紀》太康元年二月:  「(王)濬進破夏口、武昌,遂泛舟東下,所至皆平。」 《晉書‧劉喬傳》:  「(劉)喬少為祕書郎,建威將軍王戎引為參軍。伐吳之役,戎使   喬與參軍羅尚濟江,破武昌,還授滎陽令,遷太子洗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31.1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699649397.A.973.html

11/11 05:26, 5月前 , 1F
1.晉書的破 沒有非交戰不可 例如蜀5th北伐 司馬懿稱"破之(
11/11 05:26, 1F

11/11 05:26, 5月前 , 2F
孔明)必矣" 結果鐵龜到尾 2.陸晏"為王濬別軍所殺,癸亥,(陸)
11/11 05:26, 2F

11/11 05:26, 5月前 , 3F
景亦遇害" 沒交代怎麼殺的 不無可能王濬沒損到兵 2陸就被殺
11/11 05:26, 3F

11/11 13:55, 5月前 , 4F
"陸晏,晏弟中夏督景堅守不下,城潰被害" 城潰方式很多種 例
11/11 13:55, 4F

11/11 13:55, 5月前 , 5F
如曹操"引沂,泗灌城,城潰,生禽布" 未必只能選硬攻 而損到兵
11/11 13:55, 5F

11/11 14:03, 5月前 , 6F
陳泰對句安只圍而不戰 "今圍而取之,可「不血刃」而拔其城"
11/11 14:03, 6F

11/11 14:29, 5月前 , 7F
以上是有圍的情況..惟武昌守將沒寫被圍 故稱直接降並無不妥
11/11 14:29, 7F
文章代碼(AID): #1bJfTrbp (SAN-YanYi)
文章代碼(AID): #1bJfTrbp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