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國志‧朱桓傳附朱異傳》

看板SAN-YanYi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1年前 (2022/11/16 22:43),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朱桓字休穆,吳郡吳人也。孫權為將軍,桓給事幕府。除餘姚長,往遇 :   疫癘,穀食荒貴,桓分部良吏,隱親醫藥,飧粥相繼,士民感戴之。遷盪寇 :   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吳、會二郡,鳩合遺散,期年之閒,得萬餘人。 :   後丹楊、鄱陽山賊蜂起,攻沒城郭,殺略長吏,處處屯聚;桓督領諸將,周 :   旋赴討,應皆平定。稍遷裨將軍,封新城亭侯。 :     後代周泰為濡須督。黃武元年,魏使大司馬曹仁步騎數萬向濡須,仁欲 :   以兵襲取州上,偽先揚聲欲東攻羨溪。桓分兵將赴羨溪,既發,卒得仁進軍 :   拒濡須七十里問,桓遣使追還羨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時桓手下及所部兵 :   在者五千人,諸將業業,各有懼心,桓喻之曰:「凡兩軍交對,勝負在將, :   不在眾寡。諸君聞曹仁用兵行師,孰與桓邪?兵法所以稱客倍而主人半者, :   謂俱在平原,無城池之守,又謂士眾勇怯齊等,故耳。今人既非智勇,加其 :   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馬罷困;桓與諸軍共據高城,南臨大江,北背山 :   陵,以逸待勞,為主制客,此百戰百勝之勢也!雖曹丕自來,尚不足憂,況 :   仁等邪!」桓因偃旗鼓,外示虛弱以誘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須城,分遣 :   將軍常雕督諸葛虔、王雙等乘油船別襲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 :   自將萬人留橐皋,復為泰等後拒。桓部兵將攻取油船,或別擊雕等,桓等身 :   自拒泰,燒營而退,遂梟雕,生虜雙送武昌,臨陳斬、溺死者千餘。權嘉桓 :   功,封嘉興侯,遷奮武將軍、領彭城相。 :     黃武七年,鄱陽太守周魴譎誘魏大司馬曹休,休將步騎十萬至皖城以迎 :   魴;時陸遜為元帥,全琮與桓為左、右督,各督三萬人擊休。休知見欺,當 :   引軍還,自負眾盛,邀於一戰;桓進計曰:「休本以親戚見任,非智勇名將 :   也。今戰必敗,敗必走,走當由夾石、挂車,此兩道皆險阨,若以萬兵柴路 :   ,則彼眾可盡,而休可生虜,臣請將所部以斷之。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 :   便可乘勝長驅,進取壽春,割有淮南,以規許、洛,此萬世一時,不可失也 :   !」權先與陸遜議,遜以為不可,故計不施行。 :     黃龍元年,拜桓前將軍、領青州牧、假節。嘉禾六年,魏廬江主簿呂習 :   請大兵自迎,欲開門為應;桓與衛將軍全琮俱以師迎,既至,事露,軍當引 :   還,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廣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淺者半之,諸軍 :   勒兵渡去,桓自斷後。時廬江太守李膺整嚴兵騎,欲須諸軍半渡,因迫擊之 :   ;及見桓節蓋在後,卒不敢出,其見憚如此。 :     是時全琮為督,權又令偏將軍胡綜宣傳詔命,參與軍事。琮以軍出無獲 :   ,議欲部分諸將,有所掩襲;桓素氣高,恥見部伍,乃往見琮問行意,感激                 ^^^^^^^^^^^^^^^^^^^^^^^^^^^^^^^^^^^^^^^^ :   發怒,與琮校計,琮欲自解,因曰:「上自令胡綜為督,綜意以為宜爾。」    ^^^^^^^^^^^^^^ :   桓愈恚恨,還乃使人呼綜,綜至軍門,桓出迎之,顧謂左右曰:「我縱手, :   汝等各自去。」有一人旁出,語綜使還,桓出,不見綜,知左右所為,因斫                      ^^^^^^^^^^^^^^^^^^^^^^^^^^^^^^ :   殺之;桓佐軍進諫,刺殺佐軍,遂託狂發,詣建業治病。權惜其功能,故不    ^^^^ ^^^^^^^^^^^^^^^^^^^^^^^^^^^^^^^^^^^^^^^^^^^ :   罪,(1)使子異攝領部曲,令醫視護;數月,復遣還中洲。權自出祖送, :   謂曰:「今寇虜尚存,王塗未一,孤當與君共定天下,欲令君督五萬人,專 :   當一面,以圖進取,想君疾未復發也。」桓曰:「天授陛下聖姿,當君臨四 :   海,猥重任臣,以除姦逆,臣疾當自愈。」(2) :   (1)孫盛曰: :       「《書》云:『臣無作威作福,作威作福,則凶于而家,害于而國 :        。』桓之賊忍,殆虎狼也,人君且猶不可,況將相乎?語曰:『 :        得一夫而失一國。』縱罪虧刑,失孰大焉!」 :   (2)《吳錄》曰: :       「桓奉觴曰:『臣當遠去,願一捋陛下鬚,無所復恨。』權馮几前 :        席,桓進前捋鬚曰:『臣今日真可謂捋虎鬚也!』權大笑。」 :     桓性護前,恥為人下,每臨敵交戰,節度不得自由,輒嗔恚憤激。然輕 :   財貴義,兼以彊識,與人一面,數十年不忘,部曲萬口,妻子盡識之;愛養 :   吏士,贍護六親,俸祿產業,皆與共分。及桓疾困,舉營憂戚。年六十二, :   赤烏元年卒。吏士男女,無不號慕。又家無餘財,權賜鹽五千斛以周喪事。 :   子異嗣。 :   評曰:朱治、呂範以舊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聞;呂據、朱異、施績 :      咸有將領之才,克紹堂構。若範、桓之越隘,得以吉終;至於據、異                   ^^^^^^^^^^^^^^^^^^^^^^^^ :      無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時殊也。 陳壽說「若範、桓之越隘,得以吉終」, 指出了呂範、朱桓二人性格上的缺點。 朱桓過度好勝好強,不但犯上, 甚至還衍生出濫殺部屬的嚴重惡行! 那麼,被陳壽拿來與朱桓相提並論的「呂範」, 究竟是做了什麼事被陳壽批評呢? 看起來似乎是〈呂範傳〉這部分的記載, 與陳壽的批評相應:  「(呂範)性好威儀,州民如陸遜、全琮及貴公子,皆脩敬虔肅,   不敢輕脫。其居處服飾,於時奢靡,然勤事奉法,故(孫)權悅   其忠,不怪其侈。」 呂範的問題,是出在「奢靡」,上面這段〈呂範傳〉文字後面, 裴松之注引用了《江表傳》來作進一步補充:  「人有白(呂)範與賀齊奢麗夸綺,服飾僭擬王者,(孫)權曰:   『昔管仲踰禮,桓公優而容之,無損於霸。今子衡、公苗,身無   夷吾之失,但其器械精好,舟車嚴整耳,此適足作軍容,何損於   治哉?』告者乃不敢復言。」 有人向孫權打小報告, 指控呂範、賀齊「奢麗夸綺,服飾僭擬王者」。 這個指控其實滿兇狠的, 奢侈不是重點,重點是後面的「僭擬王者」, 隱然的動機,甚至是想讓孫權懷疑呂範、賀齊搞不好有異心?! 不過,孫權倒沒有往僭不僭越的方向去想, 他不認為呂範、賀齊有到「管仲踰禮」那樣的程度, 而且大方接受呂範、賀齊的作風, 認為這樣反倒可以壯我軍聲勢。 這裡孫權著眼於「器械」、「舟車」方面, 沒有去論及「服飾」的問題。 或許是孫權刻意只去評說「器械」、「舟車」方面的正面效果, 從這個角度去包容呂範、賀齊; 至於「服飾」這方面,孫權則是有意地不去深究, 因為孫權確信呂範、賀齊並沒有起貳心的意思, 他倆就只是比較熱愛華衣華服而已、不用小題大作。 也有可能其實呂範、賀齊的奢華服飾, 真的沒有到「僭擬王者」的程度, 而是告發者心懷叵測、蓄意對此加以誇大指控; 孫權對此情況心知肚明, 於是便直接明白地讚賞呂範、賀齊有益軍容, 至於服飾是否僭越的問題, 對孫權來說,根本是不值一哂、懶於一駁。 以上是《江表傳》裡描述的孫權對呂範、賀齊奢靡作風的反應, 不過這並不是陳壽所寫〈呂範傳〉的內容。 陳壽筆下的呂範,「居處服飾,於時奢靡」乃是事實, 傳文中並沒有出現任何孫權為呂範迴護辯白的解釋說法。 〈呂範傳〉裡的孫權,是著眼於大處, 寧取呂範的「忠」,因而刻意忽視呂範的「侈」。 陳壽在傳末評論用「越隘」來形容呂範、朱桓, 由這一點來看,呂範的「奢靡」, 好像滿有可能真的有到「僭擬王者」的程度。 陳壽所說的「越」,指的應該就是僭越的意思吧; 從〈呂範傳〉的內容來看, 除了「居處服飾,於時奢靡」之外, 並未看到呂範有什麼其它與僭越相關的行為, 看來這個「越」字, 還是要連結到呂範的奢靡行為上才有著落。 (〈呂範傳〉原文在這裡: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550854272.A.BD5.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0.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668609785.A.5DF.html

11/17 07:47, 1年前 , 1F
孫權:自從送了一本樂譜給呂範後,他就越穿越華麗了
11/17 07:47, 1F

11/18 13:38, 1年前 , 2F
呂範以為跟孫策下了一盤十九路圍棋就可以囂張了嗎? XD:
11/18 13:38, 2F

11/21 19:20, 1年前 , 3F
原來呂範會變這樣,都是孫策、孫權兄弟倆造成的~~
11/21 19:20, 3F
文章代碼(AID): #1ZTFRvNV (SAN-YanYi)
文章代碼(AID): #1ZTFRvNV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