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胡濟會不會退到太後面了?

看板SAN-YanYi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3年前 (2020/09/29 01:53),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2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銘言: : 姜維的堅壁清野策略: : 初,先主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禦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及興勢之役 : ,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維建議,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 : 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歛兵聚穀,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 : 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 : 散穀,千里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游軍并力搏之,此殄敵 : 之術也。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却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 : 安、建威、武衞、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 : 其中胡濟會不會退得太遠了些? : 漢壽都在劍閣以東了,魏軍入侵這裡已經是第二或第三防線了。 : 何況胡濟是漢中督,如果大將軍姜維不在漢中,那主持這個策略的應該就是漢中督, : 也不能離前線太遠。 : 感覺漢中督防守陽安關口比較合理, : 實際上鍾會攻漢中的時候,漢城樂城都如姜維的計畫沒有陷落,就是陽安關口出問題 : 這時如果有漢中督在陽安關口,那蔣舒要自己亂跑出去降敵的機會就會降低許多。 來猜測一下姜維的調度。 「漢壽」即鼎鼎有名的「葭萌」,蜀漢把葭萌縣改稱為「漢壽」縣, 此處是巴蜀與漢中之間的要地之一。 劉璋託付劉備,授以助守漢中張魯之任, 當時劉備便是率軍屯於葭萌。 後來蜀漢費禕擔任大將軍執政時, 也曾屯於此地(此時稱為「漢壽」)一年多, 最後就是在此處遭到暗殺身亡。 從費禕以執政重任長駐於此這一點來看, 可以判知「漢壽」在當時的地位, 已類似於前進司令部, 在指揮調度乃至於後勤管理等方面, 「漢壽」必然已有相當建設, 可供高階文武官員長期進駐運作。 胡濟當時應是以鎮西大將軍之位來「督漢中」, 若以曹魏的術語來說,可類比為『都督漢中諸軍事』, 其職任是督率漢中地區各城寨圍守的駐軍; 而胡濟等軍所須奉行的戰略,就是在敵軍來犯漢中之際, 收攏各部隊閉守已預先修築的城關要塞, 在防守的同時,也等待時機反擊業已因久攻不下而困乏的敵軍, 戰略目標是一舉重創來犯的敵軍,以「獲大利」! 前線閉守的職責,由各城關要塞守將負責, 胡濟作為此區最高指揮官, 可以不用在第一線直接指揮。 以當時的情況而言,胡濟最重要的作用, 大概是儘快將前線戰況回報給執政者(也就是姜維), 看看姜維下達了什麼指示,胡濟再依策而行。 另一方面,則是胡濟須根據前線戰況來迅速調度後方資源, 前送到需要的個別城關要塞,以資支援; 並且對姜維戰略中佈置於前線應變的各支「游軍」伺機下達機動命令, 實施反擊作戰。 這部分可說是胡濟「督漢中」所需實行的具體作為。 (當然啦,如果姜維及時率軍抵達前方,  此時胡濟應該也不需要再「督漢中」了,  指揮權必然會交到姜維手上吧) 再者,「漢壽」本身作為要地,也不會空無駐軍; 漢中總指揮胡濟駐於後方的要地「漢壽」,可構成防禦縱深, 不至於前沿防線某要點一被突破、後方即無可應付之兵。 推測姜維之所以讓「督漢中」的胡濟駐於「漢壽」, 理由大致如上述。 至於蔣舒反叛降魏,導致陽安關失守, 我想這是另一層面的問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78.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601315600.A.2EF.html

10/03 13:37, 3年前 , 1F
10/03 13:37, 1F

10/10 07:26, 3年前 , 2F
10/10 07:26, 2F

10/10 20:34, 3年前 , 3F
遠端督導 (x
10/10 20:34, 3F

10/10 23:42, 3年前 , 4F
馬後炮馬邈近漢壽還是投降,胡濟靠近蔣舒未必就不降
10/10 23:42, 4F
文章代碼(AID): #1VSYCGBl (SAN-YanYi)
文章代碼(AID): #1VSYCGBl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