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毛宗崗亂改人名

看板SAN-YanYi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3年前 (2020/07/14 00:3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引述《colamonster (可樂怪)》之銘言: : : 我反而覺得這是有意為之,而且就算稱不上巧妙, : : 也算是將錯就錯的一種解救辦法 : : 試問如果這邊按照嘉靖本或正史,仍寫司馬陳珪,會發生甚麼事呢? : : 陳珪在非常前面的章節已經出現過,戲份也不少,而讀者都知道, : : 他是陳登之父,應已有一定歲數,他出場之時作者介紹他,也提到他「在家養老」。 : : 陳珪最後登場的章節是第二十一回,而小說並沒有明確交代他的下場。 : : 那試問在106回突然又冒出個「司馬陳珪」,讀者會有何感想呢? : : 「靠,這人活這麼久喔?」 @@ : : 很自然會這麼想吧。 : : 不像其他幾個同名同姓的如張南、張虎,前一個張南張虎都有明確交代下場(死狀), : : 所以讀者可以很簡單的分辨前後出現的同名同姓人物不是同一人; : : 但如前文所說,因為小說並沒有明確交代陳珪的下落, : : 讀者難免就可能會弄混,甚至毛宗崗直接把這個當作誤筆, : : 或者就算是他有參考過《晉書》,仍覺得這樣的安排有可能會讓讀者混淆, : : 因而把陳珪換成出場背景、時間點都比較不奇怪的陳群,是有可能的。 : : 至於陳群的官位問題....相較之下會拿著正史一一考核當時某人是甚麼官位的讀者, : : 在當時人數應該不多才是,更何況如果真的要這樣斤斤計較, : : 那整本《演義》可以直接燒了算了 \(=A=)/ 一堆這種錯啊 XDDD : : 所以我個人是覺得,毛宗崗在這邊把陳珪改成陳群, : : 至少是一種「兩害取其輕」的作法: : : 犧牲一點考證正確度,來達到讓讀者閱讀順暢的目的, : : 並不像是胡班搞成吳班那樣的錯誤。 : 把《晉書》裡面的相關記載也貼出來讓板友們參考。 : 《晉書‧宣帝紀》(「宣帝」是司馬炎給祖父司馬懿追尊的帝號): :   賊保襄平,(司馬懿)進軍圍之。 :   初,文懿(公孫淵字文懿)聞魏師之出也,請救於孫權,權亦出 :   兵遙為之聲援,遺文懿書曰:「司馬公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 :   無前,深為弟憂之。」 :   會霖潦,大水平地數尺,三軍恐,欲移營。帝(司馬懿)令軍中 :   敢有言徙者斬。都督令史張靜犯令,斬之,軍中乃定。賊恃水, :   樵牧自若。諸將欲取之,皆不聽。 :   司馬陳珪曰:「昔攻上庸,八部並進,晝夜不息,故能一旬之半 :          ,拔堅城、斬孟達。今者遠來而更安緩,愚竊惑 :          焉。」 這位活動期間比較晚的「陳珪」, 導致演義生出了一位像是「陳群」的「陳群」。 受到板友們討論分析的啟發, 在想若是要解決「陳珪」2號導致的疑亂, 除了製造「陳群」之外,還有沒有其它解方呢? 於是乎我想來推薦一位代替「陳珪∕陳群」的人選:   就是前些天介紹過的獅頭丸「陳騫」啦!   (https://imgur.com/xTBFV5U
) 話說「陳騫」在演義裡面也有登場, 他的初登板長這樣: 演義第 111 回 鄧士載智敗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卻說諸葛誕表文到洛陽,司馬昭見了大怒,欲自往討之。   賈充諫曰:「主公乘父兄之基業,恩德未及四海,今棄天子而去         ,若一朝有變,後悔何及?不如奏請太后及天子一         同出征,可保無虞。」   昭喜曰:「此言正合吾意。」遂入奏太后曰:「諸葛誕謀反,臣   與文武官僚,計議停當:請太后同天子御駕親征,以繼先帝之遺   意。」   太后畏懼,只得從之。次日,昭請魏主曹髦起程。   髦曰:「大將軍都督天下軍馬,任從調遣,何必朕自行也?」   昭曰:「不然。昔日武祖縱橫四海,文帝、明帝有包括宇宙之志       ,併吞八荒之心,凡遇大敵,必須自行。陛下正宜追配       先君,掃清故孽,何自畏也?」   髦畏威權,只得從之。昭遂下詔,盡起兩都之兵二十六萬,命鎮   南將軍王基為正先鋒,安東將軍陳騫為副先鋒,監軍石苞為左軍   ,兗州刺史州泰為右軍,保護車駕,浩浩蕩蕩,殺奔淮南而來。 陳騫一開始就很突然地直接以「安東將軍」的身分出場了, 演義也沒介紹說陳騫是陳矯的兒子之類的資訊。 安東將軍是曹魏「征、鎮、安、平」將軍號之一, 可定位為曹魏的中高級將領, 能夠被任命為安東將軍,其人必然已經有相當的資歷或功勳背景。 七實三虛的演義,若把「陳騫」派去幫司馬懿打打遼東淵仔公孫文懿, 提前介紹一下陳騫這號日後為司馬家效力的人物, 應該也滿得其所哉的吧! 公孫淵滅亡是公元 238 年的事, 諸葛誕則敗死於公元 258 年, 前後差不多 20 年的時光, 讓陳騫從「太尉府司馬」慢慢累積資歷升遷到「安東將軍」, 也可說是時日相當呢。 :   帝曰:「孟達眾少而食支一年,吾將士四倍于達而糧不淹月,以 :       一月圖一年,安可不速?以四擊一,正令半解,猶當為 :       之。是以不計死傷,與糧競也。今賊眾我寡,賊飢我飽 :       ,水雨乃爾,功力不設,雖當促之,亦何所為。自發京 :       師,不憂賊攻,但恐賊走。今賊糧垂盡,而圍落未合, :       掠其牛馬,抄其樵采,此故驅之走也。夫兵者詭道,善 :       因事變。賊憑眾恃雨,故雖飢困,未肯束手,當示無能 :       以安之。取小利以驚之。非計也。」 :   朝廷聞師遇雨,咸請召還。天子(魏明帝曹叡)曰:「司馬公臨 :   危制變,計日擒之矣。」既而雨止,遂合圍。起土山地道,楯櫓 :   鉤橦,發矢石雨下,晝夜攻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59.1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594658243.A.628.html

09/24 19:31, 3年前 , 1F
09/24 19:31, 1F
文章代碼(AID): #1V38t3Oe (SAN-YanYi)
文章代碼(AID): #1V38t3Oe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