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世說新語‧言語第二》86(王獻之評羊祜)

看板SAN-YanYi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6年前 (2017/11/04 17:47), 編輯推噓7(703)
留言10則, 7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世說新語‧言語第二》86 : :   王子敬語王孝伯曰:「羊叔子自復佳耳,然亦何與人事?故不如 : :   銅雀臺上妓!」 : 「王子敬」指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 : 王獻之,字子敬(和魯肅的字相同), : 和父親王羲之都是名書法家。 : 「王孝伯」指王恭,他是曹魏時期王昶的遠房晚輩, : 與王昶之間差了六代。 : 王恭家族是東晉時期名門「太原王氏」的代表家族之一, : 對於東晉後期的政局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 王恭的姑媽與姊姊都是東晉的皇后, : 他的姑媽是東晉哀帝的皇后, : 姊姊則是東晉孝武帝(在位期間打了淝水之戰)的皇后。 : 王恭的祖父王濛,板上曾貼過與他有關的《世說新語》故事, : 其中王濛被拿來與「竹林七賢」之一的向秀相比較。 : -- : → colchi: 分兩篇的用意是? 11/03 20:47 就板友的疑問來說明一下。 一直以來在貼三國相關文獻資料的時候, 我都是先單獨貼出原文; 如果有想就原文作補充說明, 或是有從中延伸的討論時, 我就會另開新po文。 一來是因為我個人希望板友可以先獨立地閱讀文獻原文, 先自行理解、體會原文的意思與趣味, 不要受到敝人意見的影響。 (個人這樣的立場與處理方針,  也應用在貼陳壽《三國志》及裴松之注時的做法,  後面也會提及) (由於我貼的古代文獻,都經過我的校字,  必要時也會重新標點或斷句,  因此要說閱讀者完全不受到我這個貼文者的影響∕干擾,  是不可能的,我想盡量減低個人作為貼文者的影響∕干擾程度) 二來是每篇文獻常常各有多個討論角度與話題, 個別討論角度或話題,若各自開啟, 較不會彼此之間夾纏不清, 所以我自己比較常針對不同主題各開po文來討論或作簡要補充。 (也很期待版友們各自發揮自己的思考、補充、說明與聯想,  多多發文、回文) 在貼《三國志》正文及裴松之注時, 還會有另外的的特別處理方式, 也就是第一篇是先貼陳壽《三國志》原文, 最後集中貼裴松之的注, 第二篇則是將裴松之注穿插在陳壽各段原文之後。 用意是請板友先看看陳壽寫了些什麼, 不要馬上就被裴松之注補充的各種說法給干擾, 在那之後再把陳壽原文與裴松之注合併來看, 看看這樣一來會有什麼新的刺激。 關於《三國志》為何要這樣貼,以前也曾經說明過, 精華區的「復板紀事」有收錄這方面的說明文, 有興趣的板友可以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31.1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509788854.A.CD3.html

11/04 18:22, 6年前 , 1F
推板大的熱心與認真
11/04 18:22, 1F

11/04 21:55, 6年前 , 2F
推板大
11/04 21:55, 2F

11/05 09:21, 6年前 , 3F
推板大,另外,我看板大發文的習慣都是如此,所以並無
11/05 09:21, 3F

11/05 09:22, 6年前 , 4F
前文col大的疑問,其實我也同意您的作法,這樣可以針
11/05 09:22, 4F

11/05 09:23, 6年前 , 5F
推推推
11/05 09:23, 5F

11/05 09:24, 6年前 , 6F
對原條文與說明的部份做明顯分別,如同"經"與"注"分開
11/05 09:24, 6F

11/05 09:24, 6年前 , 7F
以免混在一起寫一樣
11/05 09:24, 7F

11/06 23:16, 6年前 , 8F
11/06 23:16, 8F

11/09 20:25, 6年前 , 9F
11/09 20:25, 9F

01/10 16:10, 7年前 , 10F
01/10 16:10, 10F
文章代碼(AID): #1P_OospJ (SAN-Yan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_OospJ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