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國志‧田豫傳》

看板SAN-YanYi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8年前 (2016/01/11 23:41),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人也。劉備之奔公孫瓚也,豫時年少,自託於備,備 : :   甚奇之。備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歸,備涕泣與別,曰:「恨不與君共成大事 : :   也。」 : :     公孫瓚使豫守東州令,瓚將王門叛瓚,為袁紹將萬餘人來攻;眾懼,欲降。 :            ^^^^^^ :           「東州令」,從字面上看來就是指「東州縣」的縣令。 :           那,「東州縣」在哪個郡呢? :           一查之下,奇了! :           東漢時期並沒有「東州」這個縣! :           原來,這個問題早就被清代的考據學家討論過了。 :           錢大昕、趙一清兩位認為: :            「東州」應該改成「束州」, :            「束州」縣是東漢冀州河間國(郡)下面的屬縣。 :           陳景雲則認為: :            「東州」應該改成「泉州」, :            「泉州」縣是東漢幽州漁陽郡下面的屬縣。 :           「束」、「泉」二字與「東」字的字形都有類似之處, :           那麼到底是哪個說法比較可採呢? :           《三國志集解》的作者盧弼認為陳景雲的說法比較正確, :           因為公孫瓚所控制的地盤是幽州地區, :           從地緣關係來看,應該是幽州漁陽郡的「泉州」縣, :           可能性比較高。 :           所以,田豫與王門對抗的地點, :           應該是在幽州漁陽郡的「泉州」縣。 :           幽州漁陽郡的這個「泉州」縣, :           與現在我們常說的、比較為人所知的福建「泉州」, :           兩者之間並沒有關係,只是剛好同名稱而已。 : :   豫登城謂門曰:「卿為公孫所厚而去,意有所不得已也;今還作賊,乃知卿亂人 : :   耳。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門慚而退。瓚雖知豫 : :   有權謀而不能任也。瓚敗而鮮于輔為國人所推,行太守事,素善豫,以為長史。 : :   時雄傑並起,輔莫知所從。豫謂輔曰:「終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歸命, : :   無後禍期。」輔從其計,用受封寵。太祖召豫為丞相軍謀掾,除潁陰、朗陵令, : :   遷弋陽太守,所在有治。 : -- : 推 boman: 但田豫是漁陽郡人,應可能要迴避在本郡的泉州任職。 01/06 21:16  確實如 boman 所言,  依漢代的制度:   若某人為A郡人,   那麼此人就不能擔任A郡管轄下所有縣縣令縣長。  照這個規定,「漁陽郡」雍奴縣人田豫,  理應不能擔任「漁陽郡」泉州縣的縣令。  不過,我的想法是這樣:   假如盧弼、陳景雲的看法正確,田豫所擔任的真的是漁陽郡的「泉州令」,   那麼,依〈田豫傳〉的說法,田豫之所以「守泉州令」,   是出自公孫瓚的任命;   這個任命看來並不是朝廷的意思,   而公孫瓚也未必會照規定來做。   (從公孫瓚的事蹟來看,他做事還蠻隨己意走的~~)   所以田豫的這個例子,   可能不容易從制度面去判斷他到底當的是哪個縣的縣令。 : 推 yzfr6: "東莞" 好像也有類似的狀況 01/10 21:59  請問指的是:田豫也許當的是「東莞令」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19.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452526883.A.FEE.html

01/12 08:47, , 1F
不是, 指的是同地名, 但古今不同
01/12 08:47, 1F

01/16 16:00, , 2F
瞭解,是我沒意會過來~~
01/16 16:00, 2F

01/16 19:09, , 3F
話說為什麼「東莞」的位置會從山東跑到廣東呢?~~
01/16 19:09, 3F

01/16 22:46, , 4F
逃難吧?
01/16 22:46, 4F
文章代碼(AID): #1MayqZ_k (SAN-YanYi)
文章代碼(AID): #1MayqZ_k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