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曹操為何如此看重劉備

看板SAN-YanYi作者 (飛柳)時間11年前 (2013/05/15 07:58),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述《wxynod (虎紋貓)》之銘言: : 采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 : 曹操可能重視過很多人﹐以不同的的形式體現。但是最終其他人都沒能成勢。 : 於是史書就不記錄了。 : 類似的﹐經常有一些記載說某件事之前某個人就說會如何如何﹐時候發現還真讓他 : 說準了。什麼二士入川無一能還之類的。乍看之下很神。但實際上在事前對此評論的人 : 有千萬﹐各有各的說法。而寫書寫史的人都是事後才寫的﹐選一個正好預言對了的人 : 的話拿來配合寫總會找得到。 : 所以﹐一個人預言成功不難﹐難在總預言成功。史書僅僅從中挑選預言成功的來寫﹐ : 隨也不能說是編造﹐但也是一種典型的有意為之的篩選。讀史要想到就算寫的都是真的 : 也存在這種經過篩選的可能。如果將其視為全部而忽略了篩選過的可能情況﹐就會在此 : 基礎上得出一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結論。 英雄有很多種,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誠如wxynod大所言,煮酒論英雄是建立在兩個「成功者」的前提下,所以才讓人不解。 如果劉備失敗了,這段戲也唱不出來了。 至於這段戲為什麼會讓人有疑問?為什麼能看出一個落魄男是英雄?我提出易中天的 解釋來給各位大大討論。 根據易中天的說法,劉備毫無疑問的是個英雄。 劉備在一般人的印象是很窩囊的,這還得多虧了《三國演義》的功勞,讓劉備停留在一個 會跑會哭的小丑。 但事實上,劉備還是有其他長處的。再者,在那個亂世中逃跑和哭一點也不丟人,你得注 意他是為何而跑又為何而哭。史實上,曹操也有狼狽逃竄的時候,亦會嚎啕大哭,卻怎麼 沒人說他窩囊? 可見,打不贏就跑,就跑得有道理;為朋友而哭,就哭得不丟人。 當然相對於曹操而言,劉備跑得多一些、哭得多一點,但沒辦法,誰叫他比別人弱很多! 要軍隊沒軍隊,只得到處跟別人借;要錢財是有,但還是不足以撐大業;而官職?在討伐 黃巾賊後,也只得了個「安喜尉」(類似地方警察局局長)的小官。 更慘的是,劉備還沒有自己的根據地!使得他只能東奔西走地寄人籬下,反覆無常地投靠 他人,五易其主、四失妻子,真可謂半生顛沛流離。所以《三國演義》就 記載這一段話:「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 最後,這傢伙也沒有顯著的戰功來為自己打廣告。「三英戰呂布」還是羅貫中幫他打的, 反而「先主敗績」屢見不顯。而諸侯混戰時,也沒有一個軍閥是被它消滅的。 所以袁術才會跟呂布說:「術生年以來,不聞天下有劉備。」 (見《三國志˙呂布傳》)裴松之註引《英雄記》和《後漢書˙呂布傳》 也因此帶出最主要核心的問題,就是這樣要啥沒啥的劉某人,為什麼會被受歡迎和款待? 投靠曹操時,曹操讓他做豫州牧,表他為左將軍。 投靠袁紹時,袁紹出城兩百里相迎。 接著就要告訴你,為甚麼劉備會被當時許多人看作英雄的原因。 一、劉備有英雄之志三國志˙陳登傳》說,劉備在荊州的時候曾經和劉表一起討論天下英雄 ,這回談到了陳登。一個名叫許汜的人說,陳元龍架子大,不講禮貌。我到下邳看他時, 半天都不跟我說句話,然後自顧自去睡大床,讓我睡小床。 劉備說,足下素有國士之名,惜無國士之實。現在天下大亂,帝王失所,大家都希望足下 「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然而足下卻「求田問舍,言無可采」,這正是元龍所不齒的 ,他為何還要與你說話?換作是我,恨不得自己睡在百尺高樓,讓足下睡地上! 這也是辛棄疾詞「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的典故 或許劉備沉默寡言,但他骨子裡還是有股英雄氣,也是個豪氣沖天的性情中人,比方「 督郵」就是劉備打的,張飛吃了個悶虧。 二、劉備有英雄魂 這個魂,是指他堅忍不拔的毅力。劉備起兵以來受盡各種窩囊氣,屢敗屢戰。赤壁之戰以 前,劉備一直寄人籬下,不斷在敵我友之間周旋,換做別人怕是老早就放棄了。連投靠呂 布時,都被一個小兵直言,劉備「反覆難養,宜早圖之」。呂布不聽的下場,就是死在劉 備手上。 三,劉備有英雄之義 據《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註引《獻帝春秋》,袁紹對劉備的評價是:「劉玄德弘雅有 信義。」 而從關羽和張飛跟在劉備身邊至死不悔的態度,可以看出劉備對人才的重視。 四、其他人的看法 據《三國志˙武帝紀》,劉備投靠曹操時,其謀士程昱曾勸曹操把劉備處理掉。他說: 「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 郭嘉對劉備的看法就很矛盾,曹操為程昱的提議而問計於郭嘉時,郭嘉的回答是:「有道 理,但明公提寶劍而興義兵,為的是除暴安良,靠的是推誠置信。即便如此,還怕招不來 天下英雄。現在劉備因走投無路來投靠明公,明公卻把他殺了,那誰還肯追隨明公?以一 人之患,絕四海之望,這可得想清楚了。」 《傅子》的說法,是郭嘉主動去找曹操,說:「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 ,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 所以歸納起來,郭嘉的意見是既不能殺也不能放,那要怎麼辦? 軟禁他 最後一個看出劉備是英雄的,就是諸葛亮了。 以上是易中天先生的看法,歡迎大家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1.2.84 ※ 編輯: lokiishere 來自: 203.71.2.84 (05/15 08:03)

05/15 08:56, , 1F
這易中天說了個半天跟沒說一樣...-_-
05/15 08:56, 1F
他只是引述史料(小說?)中的人物看法,和當時環境做比較,純粹就個人觀點啦~ 但針對歷史人物...很多都是歷史學家的意見所堆出來...不知道我有沒有理解錯誤?XD 所以,這就只是"一種看法"而已。 ※ 編輯: lokiishere 來自: 203.71.2.84 (05/15 09:07)

05/15 09:44, , 2F
他的說法連看法都稱不上,就把史料堆一堆給你而已.有發現嗎
05/15 09:44, 2F

05/15 09:44, , 3F
他引注這些話時,有把這些話出現的背景一併說出來?
05/15 09:44, 3F

05/15 09:46, , 4F
像是袁紹評劉備,那是陳登請求袁紹承認劉備繼任徐州牧的回應
05/15 09:46, 4F

05/15 09:47, , 5F
語意比較像是打官腔,這也可以當作是關張追隨劉備的引證?
05/15 09:47, 5F
真的耶...好像有點官腔XD 請原諒我沒有求證這句話的出處... 關張追隨劉備的引證?我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 我猜易中天是要藉由這兩個兄弟來凸顯劉備的仁厚吧? ※ 編輯: lokiishere 來自: 203.71.2.84 (05/15 09:53)

05/15 11:20, , 6F
那兩兄弟追隨他的記載是先主傳別的地方,和袁紹那句話一點
05/15 11:20, 6F

05/15 11:20, , 7F
關係都沒有,硬加在一起很有問題.
05/15 11:20, 7F
喔喔 這是我的不對,沒有打清楚 易中天的表示是分開的,一時不察才打在一起,真的很抱歉 ※ 編輯: lokiishere 來自: 203.71.2.84 (05/15 11:32)

05/15 11:30, , 8F
弘雅有信義應該是劉備要武功戰績沒有,比文采又遠不及士人
05/15 11:30, 8F

05/15 11:31, , 9F
本初兄想不到梗可以稱讚他,才拿句 "弘雅有信義" 敷衍一下吧
05/15 11:31, 9F
有道理 ※ 編輯: lokiishere 來自: 203.71.2.84 (05/15 11:38)
文章代碼(AID): #1Hai_3Xb (SAN-Yan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Hai_3Xb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