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如果龐統和法正都長命一點,三國歷史會 …

看板SAN-YanYi作者 (當妳走進靈魂的窗口)時間14年前 (2009/12/29 17:5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18 (看更多)
這邊我也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好了...... 戰略:隆中對為基礎 時間:佔荊州、益州時期(所以不會有郭嘉、孫堅、孫策等人存在) 1.基本上我也認為諸葛亮留在荊州是有意義在的。因為劉備集團能讓關羽信服的 除劉備外,就是諸葛亮。這從史書對關羽的評價即可知(輕士大夫)。換言之, 諸葛亮留於荊州,是可以抑制關羽反吳的想法。至少在交涉手腕上大可不必激進。 那麼從這觀點去衍伸,其實諸葛亮未必就是被邊緣化。反而是擺在適當位置。 而讓劉備無後顧之憂的與法正以及龐統兩位軍師經略益州。 2.失去荊州這對劉備而言損失是相當大的,因為即便益州沃野千里,但所有軍需補給 全都必須仰賴益州供應。加上蜀道崎嶇難行,單靠益州而想北伐是需當辛苦的。 佔領荊州益州在軍事戰略上,兩州於兵力、糧草上各可自給自足。 3.在東吳方面這點不容否認,的確是投機份子的心態。在屬於鴿派的魯肅過世後, 鷹派的興起,免不了會因為荊州而可能一戰。但是有趣的就在,曹魏的想法。 若蜀吳交戰,可能面臨的危機就是魏的侵略坐收漁翁之利。不論是等兩國兩敗俱傷 魏攻荊州、還是魏分兵攻漢中、合肥讓兩國無法兼顧,蜀吳打的越兇對魏是有利的 再者於國力、謀士武將蜀吳還是比不上魏的。 。這點兩國不可能沒想到這部分。這也是把諸葛亮擺在荊州最適當的理由之一。 依諸葛亮才幹與交涉能力來讓三國維持形成一種「恐怖平衡」。 4.那麼在這樣的基礎上,配合隆中對由劉備、龐統、法正出益州,關羽、諸葛亮出 荊州,聯合東吳進攻魏的確是較可行的方法。當然東吳的態度也可猜出雖出兵, 但是觀看情勢哪方敗就進取該國,這點是可能發生的。 感想 在人才方面蜀的問題就是能決策千里的謀士太少,當然可用在大規模戰爭的武將 亦不多。造成後繼無力的窘境。 ※ 引述《windmai (風城之心)》之銘言: : 先撇開歷史沒有如果的問題 : 我也不認為會改寫,因為多了龐統跟法正,蜀國一開始的劣勢也不會改善 : 問題主要是出在這兩個人能改變多少,以及東吳的態度上 : 龐統跟法正雖然是是人才,但是能否扭轉整個三國情勢,我是很存疑的 : 兩個軍師型人才能改變天下局勢? : 而東吳別說是在關羽負責荊州的時期, : 在諸葛亮還鎮守荊州的時期,就已經一直圖謀著荊州, : 就算龐統不死,諸葛亮留在荊州, : 恐怕東吳最後還是會因為爭奪荊州的問題,而跟蜀國一戰。 : 而且東吳是非常投機的國家,跟蜀國的策略聯盟也不穩定, : 而且在大部分時期根本一直向魏國輸誠,多半只想要自保。 : 蜀國也很難就一己之力對抗魏國,歷史還是很難改變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124.29
文章代碼(AID): #1BET69UX (SAN-Yan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6 之 18 篇):
文章代碼(AID): #1BET69UX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