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三國時魏國的尚書郎

看板SAN-YanYi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17年前 (2007/08/07 11:00),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cabon (低語森林悄悄寧靜)》之銘言: : 尚書省 : 有 吏部 左民 客曹 五兵 度支 這五曹 : 五曹尚書加上兩僕射一令為八座 : 尚書郎則有 殿中 吏部 駕部 金部 虞曹 比部 南主客 祠部 度支 庫部 : 農部 水部 儀曹 三公 倉部 民曹 兩千石 中兵 外兵 都兵 : 別兵 考工 定科 : 青龍二年再加上 都官 騎兵 計二十五郎 : 有人知道 這二十五郎各自管啥業務的嗎??? : 前幾天買了一本錢儀吉版的三國會要 裡面提到的  據我所知,沒有文獻詳細記載曹魏諸曹尚書郎的主管業務內容為何,  想知道各曹尚書郎業管範圍,大概還是得參考其它時代尚書諸曹職掌內容,  再根據這些資訊來推敲曹魏時期的情況可能是如何。  以網路上可查得的文獻來說,像是《晉書‧職官志》、《宋書‧百官志上》、  《南齊書‧百官志》、《隋書‧百官志上》敘述南朝梁官制、北齊官制的部分,  都可以查到一些相關訊息;其中《隋書‧百官志上》所載北齊尚書省官制,  在六尚書所掌諸曹的條目之下,都有小注文字介紹該曹職掌為何,  許多曹目與前代諸曹名稱大同小異,不過北齊畢竟是承北魏的餘緒,  其尚書諸曹比較反映的是北魏消化魏晉南朝制度後,  再配合鮮卑、諸族入主中原後的實際需求而衍生出的結果,  與漢魏之舊總是有距離的。  《舊唐書‧職官志二》與《新唐書‧百官志一》所載唐代尚書省官制,  就六部尚書二十四曹的職掌也有詳細說明,不過唐代制度與曹魏制度之間的差距,  也是需要注意的。  在上面所提到的諸處記載當中,比較原始的文獻是《宋書‧百官志上》,  像《晉書‧職官志》的相關內容,  有不少是沿用《宋書‧百官志上》並加以改寫而成,  《三國會要》也是從這些史書裡蒐集資料的。  這裡便附上幾曹的職掌內容供各位板友參考,歡迎補充,  我這裡弄錯的地方也請各位板友幫忙補正。  三公、比部︰漢代「三公」曹主斷獄,一說主三公文書,        南朝宋時與「比部」曹皆主法制。        那麼「三公」曹跟「比部」曹有什麼差別呢?        北齊的「三公」曹「掌五時讀時令,諸曹囚帳,斷罪,        赦日建金雞等事」。        (這個「赦日建金雞」似乎就是南北朝後期北方的一種慣例,         此前並未出現)        至於北齊的「比部」曹,則「掌詔書律令勾檢等事」。        唐代的「比部」曹,則是管官員俸給福利與義務的相關收支,        跟前代差很多。        「比部」曹於曹魏時首度出現,不知當時這一曹到底是幹嘛的。  南主客︰應是主南方使臣朝聘迎禮往來之事,曹魏的『南方』,      自然是以孫吳、蜀漢為主了,其他南來蕃國大概也包含在內。      不過有「南主客」,怎麼沒有『北主客』呢?      是不是曹魏時的北方異族,對曹魏朝廷來說非奴即虜,      無『客』可言,因此不置『北主客』曹呢?      《宋書‧百官志上》說西晉時期有「南主客」、「北主客」二曹,      而且還有「左主客」、「右主客」這兩個新曹,      大概是西晉一統天下,接壤處增多,往來的異國他族也增加了,      所以增置「左主客」、「右主客」(東主客、西主客)兩曹,      來分擔主客部門的業務吧。      覺得曹魏沒有『北主客』曹,看起來好像有點問題,      不知道是真的沒有呢,還是文獻闕載??  度支︰《宋書‧百官志上》的介紹很簡潔有力︰「度支主算」,     應該類似會計、審計部門吧。  二千石︰應是主諸郡國事務,漢代以來,郡國守相均秩二千石,      因此從西漢成帝以來即置二千石曹尚書。  虞曹︰北齊的「虞」曹「掌地圖,山川遠近,園囿田獵,殽膳雜味等事」。  儀曹︰北齊「儀」曹「掌吉凶禮制事」。  像虞曹、儀曹、民曹這幾個曹,應該都是單名,但單名不便於條列稱呼,  所以像前列度支曹、二千石曹這些曹,在史書上都不綴「曹」字於曹名之後,  但是「虞」、「儀」、「民」這幾個曹,就被連「曹」稱呼為虞曹、儀曹、民曹了。  都官︰翻《唐六典》說這個曹名出自漢代司隸校尉下的「都官從事」,     都官從事「主察舉百官犯法者」,又說主「雒陽(洛陽)百官朝會」,     總之就是管京師百官的行為得失之事,     我想可以理解為監督京師百官的『政風處』吧。     「都官」曹的職掌應該也不外乎此,     不過唐代的都官曹職掌就跟前代差別很大了,     變成是官奴囚虜的管理單位。  考功︰主管官員考績評比事務。  殿中:北齊「殿中」曹「掌駕行百官留守名帳,宮殿禁衛,供御衣倉等事」。  駕部︰北齊的「駕部」曹「掌車輿、牛馬廄牧等事」。  以下三曹的名稱與職掌,我覺得很容易混淆︰  金部︰北齊「金部」曹「掌權衡量度、外內諸庫藏文帳等事」。  倉部︰北齊的「倉部」曹「掌諸倉帳出入等事」。  庫部︰北齊的「庫部」曹「凡是戎仗器用所須事」。  簡單說呢,「庫部」管的是兵器,從製造到收藏運用管理,是其業管範圍,  漢代的兵器貯存處,即稱「武庫」,以前板上貼過的《世說新語‧賞譽第八》8,  裴楷評論鍾會說︰「見鍾士季,如觀武庫,森森但睹矛戟在前」。  「金部」則主管度量衡,如果秦始皇之時也有尚書金部郎,  那麼統一天下度量衡的工作大概就會給金部郎來負責;  以唐代而言,金部還掌官方錢貨財帛的出納事宜,隋唐以前的官俸、賞賜,  常常發給縑帛布匹,這部分的發放與測度,均由金部曹掌管。  唐代戶部尚書金部曹職掌如此,西漢時初置四員尚書郎,  其中有一員的的職司是「財帛委輸」,由於漢代「財帛」如黃金絲帛之類的發給,  勢必需要經過測量程序,以定發放額度的輕重長短多寡,  是以後代的「權衡量度」事務被歸到管理財帛出納部門來掌管,也是事之所需。  「倉部」則是管糧食倉儲與發放,與「金部」所儲存出納的內容不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226.187 ※ 編輯: Makucy 來自: 211.74.226.187 (08/07 11:02)

08/07 12:27, , 1F
有看有推
08/07 12:27, 1F

08/07 19:45, , 2F
我也推..
08/07 19:45, 2F

08/08 02:04, , 3F
推推
08/08 02:04, 3F

08/10 02:26, , 4F
「比部」教育部國語辭典就有解釋XD
08/10 02:26, 4F
文章代碼(AID): #16j-1Rr7 (SAN-YanYi)
文章代碼(AID): #16j-1Rr7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