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陸遜

看板SAN-YanYi作者 (承先啟後)時間18年前 (2006/01/10 15: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8 (看更多)
※ 引述《hoiu (存其真我 不為形役￾N)》之銘言: : ※ 引述《Zphoenix (細雨雙羊湖)》之銘言: : : ※ 引述《babylon297 (鬼)》之銘言: : : : 陸抗是被殺的喔? : : : 不是病死嗎 : : : 大惑 : : : 吳末帝是孫X? : : 吳末帝應該是孫皓吧。 : : 話說,陸抗和羊祜兩人深得「攻心為上」的要領, : : 只可惜了孫皓不懂陸抗的苦心。 : : 想當年,孫權獨排眾議拜陸遜為大將時的魄力, : : 對比孫皓對陸抗的滿腹猜疑..... : : 不過陸抗在演義裡應該是病死(憂憤而死?)的沒錯。 : : 一向殘暴的孫皓沒有斬了陸抗,在某種意義上算是天大的優待了... : : 唉........ : 基本上,陸抗在孫皓時期是蠻受重用的。雖然說有些小事孫皓是不會聽陸抗的,像 : 寵臣何定弄權,陸抗上疏彈劾,孫皓置之不理。以往孫皓的反應,往往都是誅殺上疏 : 者;而今只是「不理」,對於陸抗是蠻重用的。 : 東吳建衡二年,東吳左大司馬朱績逝世。皇帝孫皓任陸抗為都督信陵、西陵、夷 : 陵、樂鄉、公安諸軍事,填補朱績遺缺,讓他掌管荊州的軍事。步闡叛變時,陸抗更親 : 自率軍攻擊,所有軍事行動皆由陸抗一手策劃。若非有孫皓對他的信任,這是不大可能 : 的。平定步闡之後,孫皓還升了陸抗的官,任其為大司馬、荊州牧。只是隔年陸抗就因 : 病逝世。陸抗死後,孫皓還讓陸抗之子陸晏、陸景、陸玄、陸機、陸雲統率陸抗舊部。 : 這也可以證明孫吳對於陸氏家族的信任程度。 : 以下是陸抗臨終,寫給皇帝孫皓的奏章(取自〈三國志‧陸抗傳》): : 西陵、建平,國之蕃表,既處下流,受敵二境。若敵汎舟順流,舳艫千里,星 : 奔電邁,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縣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機,非徒封疆侵陵小害 : 也。臣父遜昔在西垂陳言,以為西陵國之西門,雖云易守,亦復易失。若有不守,非但 : 失一郡,則荊州非吳有也。如其有虞,當傾國爭之。臣往在西陵,得涉遜跡,前乞精兵 : 三萬,而至者循常,未肯差赴。自步闡以後,益更損耗。今臣所統千里,受敵四處,外 : 禦彊對,內懷百蠻,而上下見兵財有數萬,羸弊日久,難以待變。臣愚以為諸王幼沖, : 未統國事,可且立傅相,輔導賢姿,無用兵馬,以妨要務。又黃門豎宦,開立占募,兵 : 民怨役,逋逃入占。乞特詔簡閱,一切料出,以補疆埸受敵常處,使臣所部足滿八萬, : 省息眾務,信其賞罰,雖韓、白復生,無所展巧。若兵不增,此制不改,而欲克諧大事 : 此臣之所深慼也。若臣死之後,乞以西方為屬。願陛下思覽臣言,則臣死且不朽。 : -- : 推 Makucy:在猜想孫皓讓陸抗諸子分統陸抗舊部,是不是和所謂「推恩眾 01/10 02:27 : 推 Makucy:建」有異曲同工之意。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孫皓對於陸氏的防 01/10 02:28 : 推 Makucy:備之心。~~ 01/10 02:29 : 推 Makucy:陸抗臨終上書,真正是語重心長啊!…… 01/10 02:34 : 推 hoiu:我認為,孫皓雖然將兵權都分給陸抗諸子,有眾建之意 01/10 11:42 : 推 hoiu:但也看出皇帝對於陸氏家族的看重。不然孫皓大可之前一樣,直 01/10 11:45 : 推 hoiu:接教人替補他的位置就好。 01/10 11:49 : 推 hoiu:以上純屬個人淺見,敬請不吝指教 01/10 11:51  (直接用回文的,為板上增加一些文章數:P)  的確,我想「眾建」之意與孫皓對陸氏家族的看重,兩類動機應該是並存的。  陸氏自東漢末年以來,可以說家族有著帶兵統軍的傳統,這種傳統的形成,  與外在形勢有關,即孫吳特有的『世襲領兵制』,各將領所統率的部眾,  通常在家族內部世代相傳,將領麾下的兵員,幾乎可說是將領自家擁有的『部曲』。  事奉孫吳的陸氏,自陸遜以來常居重鎮,而且宗人、子孫開枝散葉,統兵者眾,  除了陸遜、陸抗一系所統者之外,史書所載還可看到陸凱這一系,  其他史書未記載到的陸氏統兵宗人,尚有許多。  (《世說新語‧規箴第十》記載:        「孫皓問丞相陸凱曰:『卿一宗在朝有幾人?』     陸答曰:『二相、五侯、將軍十餘人。』     皓曰:『盛哉!』……。」)  從而可知陸氏的本部兵眾(部曲)人數必不在少數。  這種情況也廣泛存在於孫吳其他將領的宗族之中,如果孫皓在陸抗死後奪其部眾,  不論是將這些原屬於陸氏的人員收歸中央統領,或者是另派他人統率之,  都會是種嚴重悖離孫吳立國以來傳統(甚至可說是國策)的重大變革行為,  即便陸氏成員個個精忠、人人聽命,只怕其他將領宗族也很難不起心生疑懼。  將領的本部兵員(部曲),不但有著軍事上的意義,亦具有經濟上的生產效益,  軍事將領們主要的經濟來源,差不多就是部下們從事生產所獲得的收益,  這些生產活動,可以是耕田或是打漁,甚至是用水軍船隻往來江中做生意,  剝奪了將領所統率的部隊,不但是罷其兵權,也可說是砸其飯碗。  孫皓面對陸抗之死,若拿掉陸抗麾下的部隊不讓陸抗子孫繼續統領,  恐怕將引起陸氏宗人乃至於其他各擁部眾的將領們之不滿情緒,  有『動搖國本』之虞,於是乎一動不如一靜,  把原來隸於陸抗的部隊打散給陸抗諸子分別統率。  話說回來,陸抗的兒子們應該也不會是酒囊飯袋之類,  從史書記載來看,陸抗之子陸晏、陸景率兵把守的地方,  是孫吳以江陵、夷道為中心的荊州要地。  通常情況下,這種軍事要地,應該是不會讓遜腳來負責防務的。  陸晏、陸景身處孫吳末世,面對西晉籌備多年、順江而下的王濬精銳,兵敗身死。  他們的才能,在那樣的局勢當中,究竟能發揮多少,  大概也不是能依靠史籍文字的寥寥數語記載所能論定的。  我想,孫皓以陸晏、陸景等人負責西境軍務,  那麼某種程度上,孫皓對他們的重視,應該是可以肯定的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85
文章代碼(AID): #13msVMK9 (SAN-YanYi)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討論
8
8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8 篇):
討論
0
1
討論
2
2
討論
1
1
討論
8
8
討論
1
1
討論
6
7
文章代碼(AID): #13msVMK9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