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八里重劃區路網

看板Road作者 (能登かわいいよ能登)時間8年前 (2016/07/20 01:05), 7年前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各位好,小弟對八里重劃區道路做一點觀察記錄,以下記述小弟自己也覺得冗長, 有興趣的請先看最末段「觀察心得」,再回頭看中間記述。 紀錄範圍為新北市八里區台北港東南側至中山路二段 既有市街間西北側的幾條道路, 在《變更八里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圖》中小部分為商業區, 其他屬農業用地[1]。 按維基百科紀載,「台北港特定區」範圍1138公頃,佔新北市八里區面積四分之一強, 本文紀錄的重劃區道路僅佔台北港特定區其中一小部分[2][3]。 =聯外道路= 省道快速公路台61線(12八里IC) 省道快速公路台61甲線(0台北港端、2八里IC) 省道快速公路台64線(0台北港端、1八里IC) 省道台15線 市道105線 =重劃區道路= 重劃區道路為網格狀路網,方便較易於量開發地區規畫、替代道路便利, 缺點是道路等級較為模糊。 主要幹道為東北-西南向道路與約略直交的西北-東南向道路 幾乎都是4車道以上道路,除了東端八里大道與西端商港路以外, 進入其他道路前都縮減為雙車道道路。 <以下騙批幣> =北-南向道路= 東北-西南方向道路,大致與台15線、台61線平行, 綴有數字者皆編訂為奇數,後文以縱向道路稱呼此一系列道路,相對於橫向道路講的, 本文以台15線方向為南北、台64方向為東西。 -商港五路- 北起橫向商港九路、南至臨港路,西側臨公園綠帶、排水溝(其實有運河等級), 與臨港大道(台61線平面道路)相望。 全線為雙向六車道、無分隔、沿線禁止臨時停車, 兩側有植樹帶、自行車道以及人行道。 南向與商港六路、商港八路丁字路口會縮減外側(第3)車道, 以近障礙物線、駝峰槽化線繪設機車左轉待轉區。 商港五路僅准右轉臨港路,轉彎前3車道,轉彎後側車道僅2車道。 -商港三路- 北端為十三行博物館前形狀有點奇怪的四交叉路口,向北為雙向雙車道博物館路, 向東為雙向雙車道路十三行路,向西為博物館路202巷, 通往博物館後公園與海邊零星住宅區。 路型為雙向四車道、中央分隔、沿線禁止臨時停車, 兩側有植樹帶、自行車道以及人行道,為橫斷面設計最豐富的縱向道路; 商港六路以南路寬縮減、車道縮減為雙向雙車道、停車帶未繪設汽車格位, 兩側有人行道、植樹帶。 商港三路僅准右轉臨港路。 Google衛星圖顯示臨港路以南路段已開闢,但未跨越臨港路。 東側為「八里新社區」、西側為「產業經貿園區」[4]。 -頂罟一路- 北起商港九路南至商港八路,雙向雙車道、分向線允許超車、禁止臨時停車, 實測車道寬度7公尺、兩側人行道寬1.5公尺, 設有號誌桿、燈桿,最小淨寬僅0.9公尺,採用90公分寬L1型溝蓋板。 交叉路口採停標誌管制。 -港區街- 路型與頂罟一路相似。 -商港一路- 北端與十三行路丁字相交,向西南方展開。 商港六路以北為雙向四車道、無分隔,兩側僅有人行道; 商港六路以南路寬縮減、車道縮減為雙向雙車道、停車帶僅劃設少量機車格位, 兩側有人行道、植樹帶。 商港三路臨港路(台64線平面道路)以南路段未開放。 =東西向道路= 西北-東南方向道路,大致與台64線平行, 編訂為商港六、七、八、九路,本文以橫向道路稱呼此一系列道路。 -十三行路- 連接商港三路、商港一路、中山路二段(市道105線)、中華路二段(省道台15線) 雙向雙車道、兩側有人行道。 -八里大道- 雙向六車道、中央分隔,連接商港三路、一路以及兩條編號公路。 兩側有平行式路邊停車格、植樹帶、自行車道以及人行道, 為區內橫斷面種類最為齊全道路。 -商港九路- 西起臨港大道(台61甲平面道路),接台北港區與台61線,東至商港一路。 商港三路以西為雙向六車道無分隔; 商港三路以東為雙向四車道無分隔。 兩側植樹帶外有自行車道與人行道。 -頂罟二路- 雙向四車道中央無分隔,兩側僅有人行道;商港一路以東為無尾巷。 -商港八路- 標準段路形同頂罟二路,商港一路以東路寬不便、車道縮減為雙向雙車道, 設置平行停車格。 -商港七路- 標準段路形同頂罟二路,商港一路以東路寬縮減,雙車道無人行道, 通過中山路二段後接續舊城路。 -商港六路- 雙向六車道無分隔,北側空地禁止路邊停車,南側已建住宅大樓, 臨街有店舖,設置路面邊緣線、禁止停車線與機車停車格 =重劃地區路網橫斷面一覽表= 中 停 綠 輔 自 車 央 車 化 助 行 人 道 分 形 形 車 車 行 路 名 路 段\ 數 隔 式 式 道 道 道 ------- / / / / / / / 商港五路 6 無 紅 帶 - 有 有 商港三路北段 4 有 黃 帶 - 有 有 商港三路南段 2 -- 白* 植 - - 有 頂罟一路 2 -- 紅 - - - 有 港區街 2 -- 紅 - - - 有 商港一路北段 4 無 紅 - - - 有 商港一路南段 2 -- 白* 植 - - 有 十三行館路 2 -- 紅 - - - 有 八里大道 6 有 格 帶 - 有 有 商港九路西段 6 無 紅 帶 - 有 有 商港九路東段 4 無 紅 - - - 有 頂罟二路西段 4 無 紅 - - - 有 頂罟二路東段 2 -- 紅 - - - - 商港八路西段 4 無 紅 - - - 有 商港八路東段 2 無 格 - - - 有 商港七路西段 4 無 紅 - - - 有 商港七路東段 2 無 紅 - - - - 商港六路 6 無 紅 帶 - 有 有 商港六路南側 6 無 黃* 植 肩 - 有 --------------------------------------- 閱讀說明: 1)「--」表雙向雙車道無調查中央分隔形式之必要。2)停車形式: 「紅」表紅實線禁止臨時停車、「黃」表黃實線禁止停車、「白」 表無限制可以停車、「格」表繪製停車格位。3)「*」:該路段僅 繪製少數機車停車格位。4)「-」表示無設置此單元。5)綠化形式 :「帶」表示連續之植栽帶、「植」表種植單一喬灌木之植穴。 =觀察心得= 經過一番整理後,可以知道此一區域的四車道以上路型大部分未設中央分隔, 由商港八路的例子可以知道,四車道無分隔路型日後經標線變更後,就可以成 為雙向雙車道附停車帶的路段。 承上,日後商港五路六車道路段是否會加上中央分隔島呢?外側(第3)車道就是設計 來讓人紅線停車的呢? 不管如何機車待轉區正對直行車道似乎不太妥, 因為公園用地取得容易,建議在直行車道動線外施作待轉彎, 或是果斷捨棄商港六路至商港九路間的南向第3車道 劃為停車格,商港六路至臨港路間路段一樣維持3車道,儲存右轉臨港路車流。 (商港九路-商港五路丁字路口狀況相同) 博物館路-202巷-十三行路-商港三路口頗為複雜, 從博物館路或202巷方向看來,有兩支紅綠燈在東面路口, 左邊為十三行博物館第2停車場出入口,右邊才是,十三行路; 小弟第一次走的時候還誤入停車場了。 個人認為這個路口可以佔一點西南角公園的用地, 做一個變形的圓環,狗骨頭型或田徑場型, 可以減少此路段車道縮減、橫移、岔路多的麻煩。 (按:交通工程手冊規定停車場出入口應距離交叉路口5公尺以上, 開闢第二停車場時為何沒有考慮此點,不得而知) 附註: 然後我不禁思考市道105線改線可能性, 中山路二段人口稠密商業活動興盛,而且沒有人行道,只能靠且斷且走的騎樓, 以此觀之商港一路、三路、五路的路廊都更適合穿越性公路, 但是商港五路無法簡單的左轉接回中華路三段,應該排除。 目前105線左轉訊塘路與省道台15線在中華路二段共線一個街廓, 不如改走商港路一路或三路、左轉商港七路、續行舊城路、右轉中華路二段, 共線兩個街廓,不過此案缺點一樣會穿越「八里新社區」就是了。 (完) [1]新北市政府城鄉服務網,《變更八里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圖》 http://landzone2.planning.ntpc.gov.tw/uplanPDF/%E5%85%AB%E9%87%8C%E9%83%BD%E5%B8%82%E8%A8%88%E7%95%AB_58.3_/0901116_955.1157_/%E9%83%BD%E5%B8%82%E8%A8%88%E7%95%AB%E5%9C%96/%E5%85%AB%E9%87%8C18.PDF http://goo.gl/Iyh3GS [2]維基百科中文版,《臺北港特定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5%8C%97%E6%B8%AF%E7%89%B9%E5%AE%9A%E5%8D%80 https://goo.gl/MjIiKR [3]維基百科中文版,《八里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B%E9%87%8C%E5%8D%80 [4]新北市政府施政成果網,《亞太國際港灣新都心 臺北港特定區》 https://wedid.ntpc.gov.tw/Site/PolicyDetails/120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127.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468947927.A.130.html ※ 編輯: BillHuang (220.136.127.46), 07/20/2016 01:13:59 ※ 編輯: BillHuang (220.136.127.46), 07/20/2016 01:31:30 ※ 編輯: BillHuang (220.136.127.46), 07/20/2016 02:16:10

07/20 11:42, , 1F
推整理!
07/20 11:42, 1F

07/20 19:55, , 2F
你八里系
07/20 19:55, 2F
※ 編輯: BillHuang (220.136.120.189), 07/20/2016 20:58:44 ※ 編輯: BillHuang (220.136.120.189), 07/20/2016 21:00:17 ※ 編輯: BillHuang (220.136.120.189), 07/20/2016 21:01:36
文章代碼(AID): #1NZbtN4m (Road)